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人民币争议再起 中国仍应坚守汇率稳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7日 07:10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美国大选白热化,劳工组织又发难。人民币争议再起,中国坚守汇率稳定。

  国际金融报记者 苏蔓薏 发自上海

  人民币汇率的最终放开是肯定的,但是目前的条件还不成熟。汇率放开的前提条件只能是中国经济运行的平稳,GDP每年保持稳定的增长

  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社论说:“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争论将仍然持续,中国受到国际社会的压力也可能不会改变,但是现在,这个问题的主动权已经掌握在中国政府的手中了。”

  自从去年9月美国财政部长斯诺离开北京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论就渐渐淡出人们视野了。一些海外媒体认为,由于中国在汇率这个问题上态度强硬,中美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论最终将不了了之。然而时隔一年后,美国企业再次对人民币汇率发难。9月9日,美国最大的工会组织劳联-产联组织联合26家纺织、钢铁、农业公司组成“中国货币联盟”,向美国政府提出一份长达200页的文件,要求美国政府根据美国国内贸易法301条款对中国是否操控货币进行调查,并实施制裁。时隔一年,人民币汇率争论似有再次升温之势。

  不过当记者就此事采访国内专家时,大多数专家对这件事并不以为然。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国际金融室主任曹红辉博士在接到记者电话后表示:“我们不必把美国民间组织的这些行动当回事”。

  而事实上,在劳联-产联组织提出调查中国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诉求后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布什政府就迅速作出回应,拒绝了这个诉求。一份长达200页的报告仅用几个小时就遭到拒绝,这对于美国政府来说并不多见,按照程序,布什政府实际上可以有45天的时间来考虑是否要接受这个申诉。

  鲁莽诉求

  在布什政府拒绝了“中国货币联盟”的诉求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立即发表了声明。发言人米尔斯说,这项诉求是“鲁莽的”,寻求额外征收40%关税的补救措施将给美国围起高墙,损害美国的出口,破坏美国的就业,危及美国经济复苏。布什政府称那样将使美国“倒退到经济孤立主义中”。

  这份诉求被拒并不出人意料。早在今年4月,美国四位内阁部长就已经明确表示,不会接受对中国货币问题和劳工标准进行调查的诉求。当时,也是这家劳联-产联,要求美国政府根据美国国内贸易法301条款对中国进行调查,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货物课征77%关税的要求,但几个星期后,这个诉求遭到布什政府否决。随后,布什又否决了另一家劳工组织———美国全国制造业联合会指控中国政府操纵汇率,造成不公平贸易的申诉案。

  有意思的是,在这次申诉中,这个早前曾参与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货币和劳工问题施压的美国“全国制造业联合会”并没有参与“中国货币联盟”的诉求,虽然此前该协会曾对提交这份请愿书表示支持,但后来它收回了支持,他们解释说,这项诉求对政治的关心超过了对货币价值本身的关注,政治色彩越发浓厚,这导致其成员的立场出现了分化,而且中国即将到华盛顿参加七大工业国会议。布什政府不会在这个时候接受审理这项申诉案。

  据贸易专家介绍,“301”条款是美国《1974年贸易法》中第301条款的简称,其主要含义是保护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权利。对其他被认为贸易做法“不合理”、“不公平”的国家进行报复。根据这项条款,美国可以对它认为是“不公平”的其他国家的贸易做法进行调查,并可与有关国家政府协商,最后由总统决定采取提高关税、限制进口、停止有关协定等报复措施。

  提出按照301条款调查中国的劳工组织认为,中国为了确保出口商品的价格低廉,采取了一整套不公平做法,人为地压低人民币的汇率,使得中国出口商品价格比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上便宜了40%,中国还禁止工人成立自由工会谋求公平合理的报酬等。在接到这类诉求后,布什政府有45天的时间来决定是接受还是拒绝这个诉求,如果接受的话,政府将花费一年时间来进行调查,并通过谈判解决,如果谈判不成,就将上诉WTO。

  但是现在布什政府仅仅用了几个小时就拒绝了这项诉求,消息传来,民主党候选人克里当即攻击布什政府在保护美国工人方面表现失败;正在外地进行竞选活动的布什回应说,对于诸如与中国贸易的问题,要通过外交手段而不是采取经济孤立主义来解决。而提起诉求的货币联盟愤怒地质疑布什政府是否看了这份长达200页的报告。

  政治秀

  在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争论已经明显降温之际,美国劳工组织旧事重提,对于其中原因,几乎所有接受记者采访的学者都认为,这是因为美国总统大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11月2日是美国大选投票的日子,但美国经济仍然在为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而苦苦奋斗,对于美国正在忙于大选的政客来说,现在是个指责中国廉价货币和廉价劳动力的理想机会。在这个关键时刻,经济贸易问题难以摆脱浓厚的政治味。

  虽然布什政府拒绝了来自劳工组织的申诉,但为了安抚愤怒的美国工会组织,米尔斯称,布什政府追求的是实际效果,美国会继续向中国施压以改革货币制度。他还扬言,如果中国没有实现货币可自由兑换,美国就不会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美国财政部发言人尼科尔斯当天也发表声明说,财政部长斯诺相信中国正在采取正确的步骤准备改革金融系统以实施更灵活的汇率制度等等。

  据中国方面的统计,去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为586亿美元。而据美国方面统计,这个数字达到1240亿美元;今年,中美贸易顺差还可能有继续扩大的势头。美方预计,今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将到达创记录的1500亿美元。随着2005年1月开始纺织品配额的全面取消,美国纺织业面临失业压力。许多美国人抱怨,中国的贸易和货币政策导致了美国人失业,他们要求美国行政当局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已经成为美国的一个政治问题,并且已经成为这个总统大选年的竞选话题。

  去年9月,西方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在美国财政部长斯诺访问中国之际达到了一个高潮。对于斯诺此行的结果,媒体多有猜测。此后,美国商务部长埃文斯访问中国,美国劳工部长赵小兰也随同访问中国,分析家们认为,派遣商务部长和劳工部长访问中国,是布什政府应对国内批评的举措之一。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国际金融室主任曹红辉认为,在汇率问题上,美国事实上没有办法对中国施加压力,美国劳动力成本太高了,即使人民币升值了,中国出口产品也会由墨西哥等其他国家来代替。对于美国政府来说,真正的问题不是人民币汇率问题,而是中美贸易问题和美国国内的政治问题。人民币汇率争论本来就是出于美国国内的政治需要,是美国政府做的一场“秀”而已。

  经济学家指出,事实上人民币升值对美国未必是件好事。虽然2004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预计还是比较大,但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丁剑平教授表示,即便人民币升值,美国贸易逆差的状况还是不会改变,人民币升值的结果只不过是让其他国家取代中国的出口。对于这一点,丁教授认为美国自己也是很清楚的。

  专家认为,布什政府事实上也认识到,要求人民币升值不会有任何结果,美国政府只能仅在表面上作出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姿态,而不会将其转化为实际政策。

  以不变应万变

  一个多星期前,APEC发表声明说,欢迎成员在浮动汇率制度上采取的措施,但表示这些步骤只有在“适当时”才可进行。而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对中国经济做的年度调查报告也指出,中国改变利率制度的具体时间应由中国自己安排。这些组织对人民币汇率的论调比起去年时都已经有了微妙变化。

  而国内学者的讨论也已从人民币是否被低估转到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上来了。丁剑平教授认为,人民币汇率的最终放开是肯定的,但是目前的条件还不成熟。汇率放开的前提条件只能是中国经济运行的平稳,GDP每年保持稳定的增长。他反复强调,总的来说,现在的汇率制度还是以不变应万变为宜,因为目前中国市场机制形成过程不成熟,而在完善的市场机制形成前,还是维持现在的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最好。

  丁剑平表示,浮动汇率制度的好处一是由市场形成一个实际汇率;二是可以使供求达到均衡,除此之外浮动汇率制度没有任何好处。所以如果我们在这两个目标都达不到的情况下,还不如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但是中国60%的经济增长依赖对外贸易,对外贸易摩擦注定会越来越多。曹红辉认为,在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中国对外界的压力完全不予考虑“也是不现实的”。但是汇率机制的改革是个系统性的工程,如果没有配套措施,只会导致新的风险。

  “从目前的汇率制度到真正放开需要多少时间,很难说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汇率政策虽是宏观经济政策中的重要政策,但不是最重要的政策,宏观经济政策还是以国内经济增长平稳为主要目标,汇率机制应该是水到渠成的经济政策中的一环。”丁剑平表示。

  事实上,对于人民币汇率的种种市场猜测已经比一年前有了变化。今年1月,国际远期不可交割人民币汇率市场预计,到2004年年底人民币汇率将上升6%,但现在这个数字已降至3%。9月12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社论说:“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争论将仍然持续,中国受到国际社会的压力也可能不会改变,但是现在,这个问题的主动权已经掌握在中国政府的手中了。”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