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03年企业纳税百强榜 谁在为中国创造税收?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5日 07:19 21世纪经济报道 | ||||||||||
烟草业:沙滩上的第一利税大户 本报记者 王凤君 北京报道 在连续15年成为中国创收大户之后,烟草业不负重望,再创佳绩。
在《中国税务》杂志2004年第9期刚刚推出的2003年度中国纳税百强排行榜中,烟草业荣登榜首:34家烟厂上榜,共纳税850.64亿元。 烟草大户易主 一个更加引人瞩目的事情是,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第一烟草纳税大户的云南红塔集团,此次却退居二线,取而代之的是上海烟草。上海烟草(集团)公司以96.30亿元的纳税额列百强排行榜的第二、烟草业第一。 红塔集团对于此事选择了沉默。但一向低调的上海烟草却显得格外兴奋。 “这主要得益于我们的管理非常规范,在战略上选择做精做强。”9月14日,上海烟草集团办公室唐主任说,做精做强和做大做强是不一样的。 据了解,从1988年至今,红塔利税一直保持全国前10强的地位。但1997年似乎是红塔的转折年份。其年1月份,发生了褚时健事件,红塔的销量随之下滑。在换帅风波后的第一年,红塔税利比前一年度下降近3亿。而在此后的2000年稍有反弹后,2001年又急剧下滑。换帅之后,红塔新领导制定了3年发展目标:第一年减缓下滑;第二年止住下滑,并略有增长;第三年实现恢复性增长。红塔内部人士称,今年正是恢复性增长的一年。 一位红塔的高层分析,除褚时健事件外,有几个因素对红塔的打击是致命的。 一是红塔专卖店被取缔。从1994年开始,红塔利用自身的影响在全国开设了12000个专卖店,实际上是变相取得直销权。但在褚时健入狱的当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出台了“双控”政策,红塔专卖店被取消。伴随着专卖店的撤销,各地方抵制红塔的运动也开始了。 二是假烟的猖狂。“红塔山”成名后,假“红塔山”似乎就和真“红塔山”一样纵横市场。假烟不受专卖体制的限制,不仅能获得更多的利润,还匪夷所思地获得了更好的发展空间,甚至出现了生产假“红塔山”的专业县。为对付假烟,在高峰年份,红塔每年要支付高达4亿元的打假费用。 销售自主权被剥夺、地方抵制、假烟猖狂,被束缚住手脚的红塔无可奈何,“红塔山”的销量急剧下滑,从高峰时的90万箱锐减至30万箱。 而上海烟草的情况正相反,唐主任说,上烟这几年主要是在“精”上下功夫,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2001年以来公司开发出了多个品牌系列的高端品种。“而在品牌上,上烟也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现在上海烟草除了利用“中华”外,还有“双喜”、“牡丹”在国内开辟大后方。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我们的卷烟产量不是最高,但我们的利润却不低,每年保持10%的增长率”。 更让上海烟草自豪的是,这96.30亿元的税额,并不是整个上烟集团上交的,而是集团下边的上海烟草公司“一个公司所交”,这和中国石油等一些以集团为主的纳税大户绝然不同。 去年11月重组京津卷烟厂后,上烟的卷烟产量已经达到了200万箱,重组后的效益过几年会显现出来,唐主任估计,今年的利税会更高,将有100多个亿。 利税大户面临考验 烟草税对中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数字显示,目前,烟草税收已经占到中国财政收入的1/10强。以云南这个中国第一烟草大省为例,烟草提供税收已经占到云南财政收入的70%左右(2003年实现利税381亿元),而在20多年前的1980年烟草税收还只占当地财政收入的32%。 但是这种情况却不能不让人产生另一种担心,中国财政靠烟草养活过日子这种情况还能维持多久? 据了解,中国烟草行业近20多年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最为主要的就是因为国家实行的“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烟草专卖管理制度。 就体制而言,烟草业长期以来是在计划经济的体制环境下发展的,烟草专卖实际上是一种政府垄断行为。 但是目前,这种专卖制度正在随着入世的脚步被削弱。国家烟草专卖局经济研究所政策室主任汪士贵对媒体表示,中国取消烟草专卖制度已经是大势所趋。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局长左克斌说,WTO所有规则的前提,几乎都是将企业作为经济贸易主体而不受行政干预──目前烟草专卖全包全揽的管理方式无疑要变。 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对此也有类似暗示:国内烟厂不要过分依赖现行的专卖政策。而国际上,实行烟草专卖制度的国家和地区也越来越少。中国最大的烟草商——红塔集团的一位高管人士表示,2005年后,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今年1月1日起,中国已经取消特种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数以万计的卷烟零售商只要持有普通许可证即可摆卖进口卷烟。从2005年1月1日起,中国对国外烟草制品的配额数量分配制将全面取消,国内烟草市场将进一步放开。 由于中国烟草企业由于规模较小、产品结构单一、市场营销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较弱,而且缺少参与市场竞争所最为需要的知名品牌,在自家门口遭遇来自跨国烟草公司的强大竞争压力将是难以避免的,而由此带来的后果之一可能就是企业利润减少,国家来自烟草方面的税收降低。 “事实上,现在那些小企业已经受到了影响。”唐主任说,只不过他们的每年纳税不多,所以目前对国家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唐主任表示,这个时候,国家的政策导向对企业的命运就显得十分重要,烟草如果像家电那样,一下子全部放开,中国烟草也会瞬间被国际大跨国公司湮没。 不过烟草专卖局有关人员表示,中国不会完全放开对烟草的垄断。 但是退一步讲,即使我们能够与国外大公司抗衡,“吸烟有害健康”的意识,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未来市场给烟草留下的空间也并不多。而因吸烟造成的疾病、早亡、病假工资、医疗费用等经济损失,烟草利税永远也弥补不了。 下一步,沙滩上的第一利税大户仍将面临严峻考验。 房地产:财富巨人与纳税巨人的距离 见习记者 阴 雪 北京报道 恐怕连潘石屹自己都没有想到,他的红石建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他更愿意别人知道SOHO中国有限公司)纳税额会位居房地产业全国第二。虽然他对本报记者并未表示出太多的惊讶,“我没少交一分钱的税,也不会多交一分钱的税”。 在由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公布的2003年度房地产开发经营行业纳税十强榜中,潘及其夫人张欣领导的红石建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1.7788亿元领先排名第五的万科,位居第二。 遗憾的是,房地产业虽然被看作是财富大量聚集的行业,但在国家税务总局近期公布的“2003年度中国纳税百强排行榜”中,不曾有一家房地产企业入围,即便是房地产行业中的纳税状元深圳华侨城房地产有限公司,纳税额也仅为19900万元,与全国百强中的最后一名(87323万元)尚有数倍的差距。 分散性行业的“税经” 对此,潘石屹表示,房地产业是分散性行业,财富巨人不是纳税巨人是很正常的事。 地产业虽然是资金密集型行业,但这一行业却在全国拥有4万多家大大小小的房地产企业,并且在这些企业中,没有哪几家甚至哪一家的实力异常强大,最大的地产企业万科占全国的市场份额也不过1%,因此比起电信、石油、烟草等垄断性较强的行业,房地产业的有限资金被分散到庞大的队伍中,其密度无疑是极低的,相应的每一家企业所缴纳的税款数额也并不能达到人们料想中的水平。 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也使得一些房地产企业可以减少纳税。“比如在北京的一些远郊区县注册公司,就可以少缴纳35%的税,而这些公司的开发区域却没有任何限制。”潘石屹认为地方政府的种种优惠政策的确能够起到吸引投资的作用,但同时也使国家的应收税款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流失。 房地产成税务稽查重点 理由虽然充分,但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量与纳税程度失衡的现象屡见不鲜。同时从网络上众多的房地产企业纳税筹划研修班火热招生的状况也不难看出,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不少企业把不应花费的力气用在了研究纳税筹划空间、规避纳税风险上。 这种现象逐渐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去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先后下发了《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83号文件)和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征管的国税发200389号文件。而今年,国家税务总局把房地产行业列为本年度专项纳税检查工作重点,一些省市也纷纷出台专门针对房地产企业的纳税新规。 尽管如此,潘石屹还是认为,其实房地产企业想要逃税也是不太容易的。“因为都是不动产,跑得了房子跑不了地。”此外,银行贷款也要实报实销,如果虚报计税价格,开发企业得到的贷款也会相应不足。 同时他还认为,随着房地产业内不断出台新政策规范市场,开发商想要非法避税将会越来越难。例如:近期房地产行业内的大动作、被业界形象地称为“8.31大限”的国土资源部71号令为协议出让土地时代的终结划定了最后期限,如今随着招标、拍卖、挂牌这扇大门的逐步打开,全国的土地交易开始走向全面的公开透明。 开发商原来的收益主要为土地收益和销售收益两大部分,协议出让使土地收益成为开发商收益的主要来源,有些甚至不需要很好的销售收益也能取得不错的整体效益,由此导致业界存在一些“大公司”,人们却不知道他们开发了哪些产品。相应地,暗箱操作的增多和销售收益的减少使得这些公司能够最大限度地规避税负。 而土地交易的公开透明无疑使开发商们取得土地的成本逐步与市场接轨,随之而来的土地收益变得极为有限,企业要想盈利,更多地是依靠于销售产品以及服务的收益。因此,潘石屹分析认为:“土地交易的公开透明,也增加了开发商纳税的透明度。” 地产纳税巨人仍很遥远? 对于纳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责任,在商言商的潘石屹表示“我没少交一分钱的税,也不会多交一分钱的税”看来,有“商人中更为纯粹的商人”之称的房地产开发商,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他们的终极目标。而作为纳税人应尽的义务及责任,可能更多地需要国家制定税务制度来保证。 为了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纳税行为,使每一位纳税人更好地履行应尽的义务,税务制度的不断完善是非常必要的。 潘石屹从纳税人的角度表示,今后税务制度的改革应该本着便于纳税人纳税的原则,例如纳税的税种及计税方法等较为专业的规定应该更加简单明了,便于理解。 纳税制度也应该更加公开透明,“如果那些享受纳税优惠政策的公司与正常注册的公司竞争同一地块,显然大家不在相同的起跑线上,竞争起来难免会使这些正常纳税的开发商感觉心理不平衡”。因此,潘石屹认为不适当的优惠就应当取消,这样才能保证纳税过程中应有的公平,同时也为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 但是即使各方面政策的不断完善并联合产生作用,潘石屹认为房地产企业照章纳税的额度也很难达到目前纳税百强的前列水平。“现在的政策会使小企业逐渐灭亡,但即使将目前的数量减少四分之三,全国仅剩一万家房地产企业,单个企业的纳税额度也不可能名列前茅”,虽然万科只占全国房地产市场份额的1%,但也并非很多企业能轻易追上万科。 曾有业内人士预计,房地产行业中出现占市场份额10%的企业都不是短时间内轻而易举的事。因此今后即使开发商之间大举合纵连横,催生出地产界航母级企业,也不会出现像如今的石油、电信等行业那样近乎垄断的情况。 也许,地产界的财富巨人们永远不能成为纳税巨人,但纳税巨人或许也并不应只是简单地以单个企业的绝对数量来衡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