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中国经济与宏观调控论坛 > 正文
 
宏观调控六省行--河南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4日 18:09 CCTV《中国财经报道》

  

宏观调控六省行——河南:农业大省调控中发展

点点通个性天气 让眼镜成为历史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身处中原腹地的河南有两个第一让人格外关注。粮食总产量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人口数字超过一亿,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那么,这样一个经济特色鲜明的大省,在这一轮宏观调控中,采取了哪些调控措施呢?经过调控,河南的农业、工业以及投资、消费、就业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带着一连串的问题,记者从北京出发,赶往河南实地采访调查。

  河南省长李成玉,用一句话,概括了河南落实宏观调控的秘诀:“在这一次宏观调控中,我们选择了一个在发展中顺应调控,在调控中谋求发展。这是我在总结了我们去年一年和今年上半年工作的时候,在最近政府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提出的一个观点,那么这个观点应该说我们全省上下还是比较认可的。”

  李省长给了记者这样一组数字说明河南调控的现状:“今年上半年,我们的国内生产收入增长了13.9%,这个固定资产投资城镇以上的大概还增幅在41%,这个四月份比前三个月回落十一个多百分点,现在我看了一个五月份、六月份、七月份的经济指标都是比上一个月环比,都是回落的,那么这也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在逐步的显现,这个固定资产投资过快的趋势在我们这种中部地方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李省长介绍,今年上半年,河南财政收入增长也超过了40%,此外,河南的出口在去年增长40%的基础上,今年增长30%,农业方面,夏粮生产已经突破了500亿斤,增长了7.9%。记者发现,在各项数字中,农业是李省长提到最多的。在一个个农业方面的数字背后,我们感到,他的笑容充满了自信,他说:“今年农村的情况现在是农民确实欢天喜地,一个是粮食丰收,粮食价格上涨;第二个是国家的政策兑现。农民用一句很这个形象的话说,今年的农民是笑哈哈,没想到现在政策这么好。上半年农民的收入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一点多,剔除价格因素,增长了百分之十四点多,第一次超过了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这在过去多年来农民收入低速徘徊的这种状况下,应该说是一个转折。”

  记者注意到,在评价农民收入时,李省长用了转折这个词,那么,河南的农民感受到这种转折了吗?对于宏观调控,当地农民又是如何理解的呢?记者来到河南的农业大市焦作进行采访。

  虽说还有个把月才到摘玉米的时节,但农闲在家的郭清富有时也闲不住,时不时要到自家的地里去瞧一瞧,看着这长势良好的四亩多庄稼地,郭清富不但账本算得清楚,调控这句词也常挂在嘴边。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农民郭清富说:“像去年(缴税)一亩地就是67块,通过这调控,像我这家六口人,去年(缴税)300块钱,今年粮食减税,搭上这地方补助,像这几亩八分地,每人(缴税)一亩不到十块钱,就是50多块钱,这里面差距就是二三百块。总共搭上这减轻负担,或者是粮食增产,宏观调控,粮食价格上涨,大概一个人再增加,全年是多400块钱吧。”

  今年,郭清富每亩地得到了政府直接补贴15块钱。他说如今种粮补钱,政策这么好,种地也得种好。今年春天,郭清富和其他农民一样,接到了几份这样的通知书。《粮食补贴通知书》和《农业税纳税通知书》,而《农民负担监督卡》则成了农民的护身符。知道哪些钱该交,哪些钱不该交,遇到乱收费便可以按卡上的举报电话向有关部门反映。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农民郭清富说:“这都清楚了,这里全部都有,一个是粮食的补贴卡,再一个就是税的解决。这是个监督卡,这就是专门举报的,这个详细情况这都是应该交的。这是通知书。”

  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在焦作,为了增加农民种粮积极性,落实宏观调控扶持三农的政策,地方政府又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自掏腰包额外挤出1937.6万元,把农业税率再调低一个百分点。粮食直补资金也增加到3591万元。

  河南省焦作市市长毛超峰说:“到目前为止,我们整个通过这一次降低农业税的税率和粮食的直补,我们等于说今年整个农民的负担减负是83.4%,这个降低幅度是非常大的,比上一年相比较我们今年农民的实际负担就下降了43块多钱。0450全市目前还有67个贫困村,从今年开始整个这个农业税全部取消掉。”

  减税补贴让农民感到肩上的担子轻了不少,今年,河南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补贴资金总额为11.56亿元。宏观调控政策有效的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今年,河南省的夏粮播种面积达到7408万亩,比上年增加63万亩,夏粮总产量达到2520.98万吨,增产7.9%,创下历史最高水平,此外,河南秋粮播种面积达6172万亩,比上年增加132万亩。

  通过宏观调控,河南今年的粮食产量得到了保障,那么拉动粮食生产的,除了减税补贴之外、还有什么奥秘呢?记者在采访回来后,告诉我,对两个壮观的场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是上千人在一个车间共同包饺子的画面,真是难得一见。另一个是大山之中水库开工建设的火热场面。这两个印象,和粮食的增产,有什么关联呢?

  在郑州的这家食品企业里,这只是一个中型的生产车间,最多时,这里一个车间有三千人同时包饺子。

  河南省郑州市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泽民说:“生产的速冻食品每天有一千多吨,他主要有200多个品种,有一千多吨的产量每天,那么它的原料全来自农村,你像这个面粉呀,糯米粉呀,花生芝麻,红小豆啊,等等这些原料还有蔬菜,肉蛋禽,等等它的原料全来自农村。”

  河南发达的农业为当地农业产业化奠定了基础,反过来,农产品加工的热火朝天,也让农民种粮增加了信心。食品加工业在河南已成为支柱产业,占全省工业增长值的19%。河南知名的速冻食品生产企业几乎占据了全国速冻食品的半壁江山,此外,盛产小麦的河南,也令不少知名的方便面生产企业云集在此投资办厂。有人说,全国每十袋方便面中就有四袋出自河南。快速发展的农业产业化不仅使粮食增值,还解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就业。

  河南省郑州市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泽民说:“我们的员工现在有两万多人,这两万多名职工,大部分也来自于农村,很多都是来自于老少边穷的贫困农村来的职工。我们所用的农副产品,包括它的种植,养殖,粗加工还有它的包装运输等等加起来,我的上下游大概有30多万人为这个企业配套服务。”

  随着宏观调控的进行,河南省财政从今年起将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贷款贴息和出口企业奖励,支持农产品开拓国际市场。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是河南在这一轮宏观调控中的首要方向。这一点,位于河南安阳市的林州人也是感触颇深。这条蜿蜒几里的红旗渠是六十年代修建的跨省调水工程,也是林州市供水的生命线,而在这里,记者却看到了这样的情景。随着漳河上游用水量的不断增加,红旗渠年引水量开始逐年下降,林州农民百姓的用水成了问题。到了每年干旱季节,生活在山区的林州人不得不到山西去买水,为此要付出几百万的资金,严重制约了林州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河南省安阳市发改委副主任杨奇才说:“山区里边的老百姓吃水,应该说除了红旗渠水之外就是靠天,靠天吃水,因为连年干旱的话,吃水遇到了巨大困难,很多牲畜,大小牲畜老百姓没办法都买掉了,而且生活用水需要到几十里之外拉水。”

  正是看到了国家宏观调控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大力支持,为了缓解林州的用水困难,保证正常生活生产,令红旗渠不断流,红旗渠补源工程马家岩水库在国家补助资金尚未下达的情况下开工了。除林州人自筹资金外,省财政还专门拨出部分款项进行水库的初期建设。建成后的马家岩水库总库容将达2795万立方米,每年可向红旗渠补水4540万立方米,林州县的生活生产用水和工业用水都将得到很好的缓解。统计显示,河南省财政安排农村公益事业发展专项资金350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3500万元,节水灌溉资金1900万元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这些都是今年新设产的专项资金。

  河南的农业宏观调控政策开始卓见成效,那么在这种前提下,河南的工业如何调控、怎样在调控中发展的呢?下一步河南调控的目标是什么?重点又是哪些?带着一连串的问题,记者对河南省省长李成玉进行了独家专访。

  记者:“河南的电解铝生产能力达到180万吨,位列全国第一,同时,河南还是水泥生产大省,目前生产能力达到5000多万吨。这些工业项目在调控中又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呢?”

  河南省省长李成玉说:“这我们河南又是一个建材工业大省,国家调控的这几个重点行业,有些可能还是我们的支柱产业,那么在这个发展中我们就得接受、顺应国家的调控,所以我们还是比较主动的。那么我们现在的电解铝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180万吨,在全国是第一位,但是在我们这两年里面,我们就取消的在建项目和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已经控制了有80万吨电解铝的生产能力, 水泥生产我们近两年控制了生产能力有600万吨,就是有些规模小的、生产工业落后的、布点太分散的、污染比较严重的,我们全部停止了。那么钢铁我们在全国应该说占的比重不是太大,我们还是重点放在发展骨干企业上。”

  记者:“经过宏观调控,河南的经济增长保持了13%的速度,而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也逐渐回落,在这样的前提下,未来的河南,调控的重点会在哪里呢?”

  河南省省长李成玉说:“对我们自身来讲还是严格地按照国家宏观调控出台的这些政策,向国家鼓励发展的一些产业去进行,来加快我们的基础设施、能源、这个农业的一些条件的改善。那么这个我就讲一个观点,就是在发展中要顺应调控,这个我们作为河南,我们并没有过多的去强调我们是中部地方、我们是农业省份,我们过去的产业层次比较低,我们就不接受国家的宏观调控,所以这一点上我认为我们做的还是比较好的。那么在发展中,在调控中谋求发展,因为国家这一次调控它是有区别的,是有保有压的。那么中央也提出还要支持中西部地区,要加快发展,那么现在中央比较支持的方面,河南都具备条件,比如说交通,河南就是我们国家,在我们国家的版图上是中心腹地,我们无论是铁路和公路都是国家的交通枢纽阶段,所以在发展交通上我们就有优越的条件。 所以现在我们固定资产投资大量的还是交通事业,我们确定了一个目标书按照国家的路网规划,到2007年底,河南的高速公路要达到4000公里,在那个时候我们可能完全处在全国前列的地位,这样对河南的区位优势也会更加明显的显现出来。”

  在对李成玉省长的独家采访中,有一句话令我们印象颇深,他说,今年的农民是笑哈哈,的确,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河南可能比任何一个地方都更关注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他们希望的是,在这一轮宏观调控中,继续农业稳定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寻找到新的优势和新的机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