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经济半小时):阜新经济转型 农村包围城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3日 23:07 CCTV经济半小时

养猪户陈向学

点点通个性天气 让眼镜成为历史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海州露天煤矿

  今天我们来关注在东北号称媒电之城的辽宁阜新市。1897年,一个放羊倌在这里发现了一种可以燃烧的石头,于是就在这块土地上诞生了阜新这座城市。现在时间过去了107年,阜新这个因煤炭而生的城市,也走过了它的青年和壮年时代,步入了暮年。阜新的衰老,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地下的煤快挖光了。这让一直靠煤炭生存的城市和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居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经济半小时》的记者曾晓琳对这座城市进行了采访。

  阜新:媒电之困

  记者来到了被称为煤电之都的辽宁省阜新市,这里有50年代亚洲最大的机械化露天煤矿——海州露天煤矿。然而,现在展现在记者面前的海州露天煤矿,已经没有了昔日红火的生产场面,一个宏伟巨大的大坑显示出今日的沧桑。海州露天煤矿宣传部部长杨志刚告诉记者,“现在再也看不到过去,非常壮观的生产场面,但是这些奖牌,记载了海州矿工,五十年来艰苦创业的辉煌历史。”

  在海州露天煤矿工作了20多年的杨志刚告诉记者,这个长4公里、宽2公里,直径深度达300多米的大坑,是海州几代矿工挖了几十年煤挖出来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从这里输向全国各地的煤炭达2。3亿多吨,支援了国家的建设,养活了海州10多万矿工及家属。现在海州煤矿煤竭矿衰,它将在两个月后宣布关闭破产。杨志刚说:“过去最多年产曾经达到过600多万吨,现在年产只能维持在100多万吨。”

  海州露天煤矿是近年来阜新破产关闭的最大的煤矿,在它之前,已有东梁、平安、新邱等三家很有影响的百年老矿破产关闭。在新邱露天煤矿记者见到,当年的采掘机和运输煤炭的机器设备仍矗立在冷清的矿场,机器已经锈迹斑斑。阜新市分管工业的曹元副市长告诉记者,煤矿的破产关闭在阜新还将继续下去。

  阜新市副市长曹元告诉记者,“再往后就是每年逐渐破产多少个煤矿,今年一年有4个矿破产,明年还要有部分矿,现在正在做工作也将陆续地破产,主体就目前已经探明的煤炭,大体上是在8到10年的时间,主体矿井就要结束它的历史使命了。”

  据了解,煤炭资源枯竭,煤矿倒闭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大批的煤矿工人失业。仅海州煤矿,下岗职工就将达到4万多人,加上涉及到的家属,有10来万人生活将失去来源。在海州煤矿,记者走访了几个矿工家庭。海州露天煤矿矿工说:“如果说下岗,我这么大岁数,我还能干啥去,就是那也干不了,也没啥专业特长的话,能干啥呀,准备学一些车工,学一些焊工都行,要是能给我分配工作,是最好的。”

  海州矿的这些职工告诉记者,现在政府和煤矿都在对他们进行下岗再就业培训,他们也做好了另谋职业的准备,但是,他们心里还是没有底。那么,在阜新还有多少人将随着煤矿的关闭而下岗呢?阜新市副市长曹元表示:“到年底破产的时候要牵涉到的职工和家属大体上是四万多人吧,一个海州露天矿就将近四万多人,已经破产的4个矿,大体上涉及到四万五到五万人下岗。”

  据阜新有关部门的资料统计,截止2003年底,阜新共有15。6万人下岗失业,随着破产关闭煤矿数量的增加,预计2005年,阜新下岗失业的人数将达到17。6万人。

  煤炭资源枯竭,煤矿倒闭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大批的煤矿工人失业。据我们了解,仅海州煤矿,下岗职工就将达到4万多人,加上涉及到的家属,共有10来万人生活将失去来源。现在这些下岗矿工的生活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呢?一起来看看。

  阜新:媒电之困

  在阜新市副市长曹元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画册,它记载了海州露天煤矿50年来的辉煌历史。 阜新市副市长曹元说:“您看到的,这个五块钱人民币和这个邮票上所画到,这个铲车,这就是以阜新露天煤矿为背景的。”

  据曹元副市长介绍,建国初期,国家在全国确定了156个奠定我国工业基础的重点项目,其中有58个在东北地区,而小小的阜新就占了4个。阜新这个城市也由此发展起来。曹元告诉记者,“那现在看到的就是露天煤矿,正在建设过程中的场景,这个是1954年,这个是1953版的人民币,五块钱的。”

  像其它所有的产煤城市一样,在煤炭生产大干快上的年代,阜新煤炭生产也是红红火火,甚至常常出现政府关门,各机关学校的干部职工全部到矿区挖煤的现象。曹元表示:“当时就业最高峰的时候,那么煤矿工人是占整个城市人口的百分之七八十以上,当时我们是这个三十万的职工。其中矿区就占了二十几万。应该说城市的工人。主要是从事矿业生产的工人。”

  曹元副市长告诉记者,几十年来,阜新平均以每年1200万吨的采挖速度挖煤,运往全国各地的原煤总计达5。3亿吨。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用60吨的载重卡车装载阜新生产的原煤,卡车排起队,可以绕地球赤道4圈半。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阜新人才发现,阜新可以开采的煤炭资源越挖越少,开采难度也越来越大。曹元说:“全城上下包括市委机关的,所有的干部都到第一线去挖煤,无偿地去给国家,做出贡献,当时工作的重点,甚至是全部就是多挖煤,多发电。”

  据阜新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阜新现在煤炭可采储量仅剩余3。3亿吨,但是,煤层过深,开采成本和难度都很大。一直是靠煤炭资源生存的阜新,过去煤炭工业收入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70%多,现在煤炭资源枯竭了,阜新的经济也随之跌入低谷,出现生存危机。曹元告诉记者,“阜新应该说叫,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留下的呢,却是沉重的历史包袱,特殊的现实困难,就是举个例子说吧,我们全市每五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阜新是全省唯一一个,享受省里补贴的,这样一个城市。”

  2001年,阜新市刚上任的领导班子对阜新市经济进行盘点,得出了几组令人震惊的数据: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在辽宁省是倒数第一名,连续两年增幅不到1位数,比西部地区还低2。2个百分点;人均财政收入全省最低,拖欠工资近5个亿;4个城市人口中,就有1个靠最低保障生活;全市78万人,有1/3下岗失业,居辽宁省之首;108万农村人口中,有近60%生活在贫困线上。

  我们刚才看到的海州煤矿那个即将废弃的大矿坑,记录了它曾经拥有的辉煌。过去50年里,国家对海州矿投资了3.1亿元,换回来的是近百亿元的产值和30多亿元利税。阜新作为中国最早的煤电能源基地之一,在新中国工业史上,写下了浓抹重彩的一笔。可是,随着近些年煤炭资源日渐枯竭,阜新这段不平凡的历史,也走到了尽头。

  阜新:曾经的辉煌

  在2001年阜新召开的第九届党代会上,新上任的市委书记王琼把阜新的经济转型确定为会议的报告主题,决定把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作为阜新经济转型的方向。阜新市委书记王琼告诉记者,“通过经济转型复苏振兴,构筑一个新的,主导替代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作为经济转型的首选目标。”

  阜新政府决定,从2002年开始用4年的时间,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之后再用5年时间,建成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区。在9年时间内基本完成转型。根据这个规划,阜新政府出面,陆续租用12个乡镇农民的8000公顷土地,着手建设50个农业园区,200个以养殖为主的专业小区。把一个工业城市变成一个现代农业为主的城市,将下岗的产业工人变成种养殖业的现代农民,实现经济转型和再就业。政府作出这样的决策,拿惯了采煤机械的煤矿工人愿意去农村当农民吗?新邱煤矿矿工陈向学说:“整个家都搬到这个地方来了,那这个地方和城里相比是不行的,在城里呆着没有钱赚,到这来能赚钱。”

  新邱煤矿矿工陈向学,下岗后做过小卖买,当过出租车司机,但是干的都不顺心。去年,政府在这里建立了养猪小区,陈向学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到这里当了一名饲养员。仅一年半时间,陈向学就通过繁殖优良种猪获利5万元。

  陈向学告诉记者,“当工人只能赚死工资 这个能做大 。”新邱区转型办副主任孙健表示:“像陈师傅这样的养猪户有很多,新邱区转型的园区和基地总共有11个 ,安排下岗员工有850户 政府和投资4700多万,对再就业的职工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对它们进行技术培训和养殖培训。”

  据了解,象陈向学这样选择到农村创业的下岗职工有近4万人,他们被当地群众称为农业工人。曹元说:“现在是用工业化的理念来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比如养猪、养鸡,这种大规模的企业,也需要有技能的工人来操作,我们也考虑到工人有一技之长,种养职业也不是非常复杂,具有工业化的种养模式,又不是高新技术,这样容易发挥下岗工人的特长和优势。”

  就像我们刚才看到的,阜新可以用矿竭城衰四个字来概括,这样的城市,在学术上叫做资源枯竭型城市。目前,这样的城市我国还有几十座,它们都面临着同样的难题,可以说,阜新的命运,就是这类城市的缩影。阜新除了采煤和发电,几十年没有发展其他产业,如今失去了煤矿,整个城市又将何去何从?

  中国社科院曾经对阜新进行过一个社会调查,得出八个字:煤电之城,穷得出奇。据我们了解,建国50多年以来,国家对阜新的投资超过80%都投在了煤电上,地方工业、农业和教育合起只占到12%。单一的投资结构造就了阜新单一的经济结构,也酿成了阜新现在的困局。这样的城市怎样才能走出煤兴城兴,煤衰城也衰的怪圈呢?政府和下岗工人都在想各种办法。

  阜新:抉择

  马树阁是海州煤矿的退休职工,去年全家7口人全部从海州煤矿下岗。马树阁的儿子马立民告诉记者,“大伙儿都哭了,上有父母,下有小。”

  这时恰逢政府在阜新建设奶牛饲养基地,5年免收租金,帮助下岗职工解决再就业问题。马师傅把全家的资金集中起来,再外借一部分,买了19头奶牛,带着全家到这里开始了养牛的生涯。马树阁说:“每天早上都去挤奶。”

  每天马师傅和家人都要把牛赶到养殖园设的挤奶站挤奶。在这里,记者见到,赶着奶牛到这里挤奶的人很多。马师傅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下岗工人。比牛哥奶牛养殖园区场长杨志刚告诉记者,“我们这个基地是公司加农户。统一挤奶。”

  杨志刚告诉记者,与一家一户的传统农业不同,现在阜新的种养殖业都是走的龙头生产企业下接基地再接农户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公司不仅为农户提供科学指导培训,还负责收购生产的产品。这里生产的鲜奶每天就是直接运送到生产公司。杨志刚说:“奶的价格比散户还高,到月末,一个月一结钱,到银行去取钱。”

  据了解,阜新政府已经引进全国龙头企业伊利集团,与当地的企业比牛哥合资合作,计划把阜新建成乳业生产基地。比牛哥乳业公司副总经理张佰义表示:“现在我们扩大建设的这个,叫物流仓库,原来建设的六千平米的加工厂房,现在由伊利来运作,由他们打他们的品牌,进入他们的销售网络要扩大到什么样的程度,这个我们到2010年,全阜新市,及阜新周边地区,要养殖奶牛达到二十万头,到那时候,我们的奶产量,每天就可以生产到两千吨。”

  在阜新现在鲜奶是供不应求。马师傅一家每天的毛收入可以达到300多元,他说照此下去,最多5年时间就可以收回全部投资。记者了解到,到目前为止,阜新已经引进内蒙伊利、河南双汇、上海大江、北京顺鑫等全国知名的龙头企业60多个,通过龙头生产企业带动养牛、养猪、养鸡和特色种植发展起来的基地45个,有些产业已经初具规模。

  记者在阜新采访时,正遇上河南双汇在阜新投资的年屠宰百万头生猪的生产线投产。河南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告诉记者,“双汇集团是我们国家,肉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双汇这个项目,它能够带动我们的养殖业种植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给经济转型提供就业机会。”

  市委书记王琼告诉记者,阜新在实现现代农业的转型上,选择了一条捷径,就是面向全国乃至世界引进知名企业,到阜新落户,通过名牌效应,拉动阜新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使阜新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现代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基地。

  为了加大科学发展的力度,阜新聘请了20多名院士专家,与阜新的企业进行科技对接,促进了阜新企业的发展。辽宁东宁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孔东宁表示:“这次科技进阜新,给我们带来了希望。”

  据阜新统计局统计,今年上半年,阜新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幅度从2000年的0。2%增长到18。4%,增速在辽宁省占第一位,实现再就业3。1万人,输出劳务8。5万人,地方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达到了5年来的最好水平。

  在采访的过程中,曹元副市长也说了,虽然煤炭资源少了,但阜新的土地资源还是很丰富,当地人均土地面积将近6亩,在辽宁省位居第一位,气候条件也不错,这些客观条件决定了阜新可以试试农业的新路。但是,一座工业城市走向乡村,把发展现代农业当成目标,毕竟在国内是一件从来没有尝试过的事情,阜新的这条路到底能不能走得通呢?我们再来看看一个下岗工人家庭的经历。

  这是几天前,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和中国科协在阜新召开的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100多位国内外专家和200多位来自资源型城市的代表。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程东红告诉记者,“本次会议将结合阜新等,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探索资源城市转型,这次的这个高层次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研讨会,是一种通过学术交流,帮助阜新,我们认为实现这种老工业基地的,新的发展。”

  在会上记者了解到,阜新市现在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农业科技人才的奇缺,这对阜新将来要发展成为全国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有很大的限制性。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寿波表示:“赶快认识,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里特说:“现在最需要现代农业企业家,最缺这个 10万矿工中一定有这样的人才,应该从中去发现。”

  我们记者在采访中也感觉到,这些回到农村的农业工人和传统的农民毕竟还不一样,,他们经历过现代工业,水平要高不少,对现代农业理解和掌握得要快得多。他们现在走的路,如果能成功,将为破解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难题,找到一个不错的答案。

  2001年底,阜新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地区,国务院希望阜新市作出的尝试,能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经验。到目前为止,这项试点进行了三年多。那么,阜新的尝试能否为全国提供一个案例?资源型城市如何摆脱受困于资源的境地呢?我们来看看在阜新召开的一次研讨会。

  阜新:世界经验

  专家们告诉记者,在国际上,像阜新这样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也有很多。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经历过,那么这些城市是怎样进行转型的呢?联合国区域开发中心培训部主任高井克明告诉记者,“世界上面来看,这种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过程当中,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它们的成功的共同点,也就是建立发展适合,当地的这种工业,比如德国的鲁尔,日本的北海道西山市。”

  德国鲁尔区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那里有世界上著名的RWE褐色露天煤矿开采区。由于可开采的煤炭资源越来越少,鲁尔区传统的煤炭工业开始走向衰弱。20世纪80年代,德国政府开始尝试一些新的转型方法,投入大量资金,对关闭的矿区进行复垦,恢复生态,因地制宜进行经济转型。现在有些矿区已经被开发成工业旅游区,接待世界各地的游客,效益十分可观。而那些不适合发展旅游的矿区,则根据当地的气候、利地等条件逐渐发展成为甜菜生产基地。日本经济研究开发中心研究发展部主任 森野美德说:“鲁尔能够发展观光业,由此实现城市的振兴,类似这样的案例,在日本有成功的,比如说,像九州的三池市,已经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它如何实现它的经济转型,也是应当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而确定。”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和欧盟国家、日本等工业化发达国家为代表,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基本上是围绕资源产业、城市经济、劳动力就业和环境整治进行的,都是立足于当地的特点,建成了以工业遗产旅游、农牧业生产基地,特色农业经济、大型购物和休闲产业等各具特色的转型模式。

  根据国家发改委土地研究所统计,我国共有典型的资源型城市60座,生活着6650万人口。目前它们中间已经有三分之一,和阜新一样处在资源枯竭的困境之中。而在未来的50年内,剩下的三分之二也将步入这个行列。工业化时代的历史要求,造就了这些城市的经济结构,而我们付出的努力,就是要让这些城市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对阜新的十几万下岗矿工来说,转型的路虽然艰难,但他们已经起步了。

  记者:曾晓琳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 《经济半小时》 首播时间:21:30

  重播时间次日:12:35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