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租欲换大排量、大尺寸车型遭到媒体质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9日 14:38 中国青年报 | |||||||||
北京换出租车的事,最近又闹得沸沸扬扬,说它“又”,是因为这几年已经折腾好几次了,尽管有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包括出租司机在内的市民强烈反对,风头一过,管理部门就又旧话重提。每次所谓的“理由”,都是不值一驳的套话,什么“城市名片”啦,“建立国际大都市”啦。当然每重提一次,管理部门便宾客盈门,各汽车企业都不遗余力地前来“公关”,切切实实让人感受一把权力的威力和殊荣,也许还会有利益。
有所不同的是,这次管理部门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换车标准:车身不能短于4.5米,发动机排量不能小于1.8升。在今年中央刚刚提出科学发展观,北京奥运都在“瘦身”的大背景下,北京出租管理部门却背道而驰,要把出租车统统换成大排量、大尺寸的车型,实现所谓的“与国际接轨”,不由让人想问一句,你们可听过“可持续发展”? 稍具常识的人都知道,汽车尺寸小,排量小,省油、省钱、省空间,在各种资源紧缺的今天,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国际上,1.3升到1.6升一直被称为汽车的“黄金排量”。即使在发达国家集聚的西欧,这类车子也要占据总保有量的70%以上。在人多而物不博的中国,难道用车标准非要超过西欧、日本不成?尤其是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每桶原油一度曾接近50美元,北京道路的拥堵更是日甚一日,有车族为停车伤透了脑筋。北京出租车统统换成大尺寸、大排量,不是要给拥挤的交通、能源紧缺的形势雪上加霜吗? 出租车用大排量、大尺寸,还要拿“奥运”说事儿,就显得冠冕堂皇。我们知道,历届奥运会的申办,从来没有对申办城市的出租车提出要求。2002年北京申办奥运高票当选,就是佐证。我们承诺的只是大气指标,也就是说汽车只要尾气排放合格,就有资格为奥运会服务。而且排放标准相同的车子,排量越大,耗费的能源越多,排出的废气也越多,连小学生都懂得的简单道理,出租管理部门的官员们是不是故意不想弄明白?为了适应北京的排放标准,天津一汽新近专门开发的夏利N3已经达到欧3标准,但因车身尺寸小,而无缘进入北京出租市场,这是不是在拿奥运说事?问问从希腊奥运归来的人们,雅典街头的出租车不仅车型杂乱,而且显得脏兮兮的,在铺天盖地的奥运报道中,可曾看到有关这方面的指责吗?因举办奥运会而更换全部出租车,在奥运史上从无先例,算是北京出租管理部门官员们别出心裁的一大创举。 一些主张出租换大排量、大车型的吹鼓手们,总爱拿欧美发达国家做参照系,说什么德国出租车用的是奔驰,美国出租车用的是林肯,英国出租车则用沃尔沃。且不说我们人均国民收入和这些国家相差十多倍,美国3000美元是贫困线,北京的低保标准在全国算比较高,也不过290元人民币。单说出租车的功能,我们和这些国家也完全不同。 在欧美,轿车普及率很高,一般家庭都有几辆车,自己出行都开私家车,不会坐出租车。记者一行曾在摩纳哥外出,因巴士路线不合适商量改乘出租,酒店服务员立即对我们说:“出租车太贵,我们都不会坐,你们没问题。”一次在伦敦,我们几个人返回酒店,因怕坐公交车迷路,导游便教我们如何“拼车”,即数人合打一辆出租,车费大家均摊,我们觉得挺难为情的,但英国人却处置泰然,因为对普通英国人来说,坐出租车是很奢侈的。在发达国家,出租车主要用于商务和少数公务活动,出租车自然需要高档、豪华,因为是给高官和富豪们准备的。 在中国则恰恰相反,官员和企业老总们出行都有公车相随,档次也都不低,有民谚说:“不管哪一级,人人坐奥迪。”出门打车是有失身份的,除非他就是想隐身自由行动。如果你用出租车接送一位官员,肯定会招他不高兴,本可以到手的批条就可能飞了;如果你用出租车接送不熟悉的大客户,他会怀疑你的信用和经济实力,甚至认为你的办公室也是临时包租的,这单生意准砸。所以一些私营小老板,宁可蜗居负债,出入也要坐一辆“大奔”。 在中国,即使经济水平较高的大城市,出租车也主要是为下层办事员服务的,一些钱不多的普通市民,探亲看病也会打车。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是便捷、实惠,即使为了面子,在离办事地点远一点地方下车,也要打一辆价钱便宜的车,这就是夏利一面遭人痛骂,一面却抢着被人打的原因。 至于说到出租提档是为了客人安全,更是无稽之谈,难道只有出租车才需要安全吗?私家车就可以降低安全标准吗?任何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车子,就是一个马路杀手,它不仅关系到乘驾者本人的安全,更关乎马路上其他人的安全。所以所有的汽车都必须符合安全标准,否则就根本不允许上路,而不是能不能做出租车的问题。如果一定要说对安全标准有不同要求的话,出租车一般在市内行驶,车速相对不高,而且驾车的司机都是有一定驾龄的专业司机,出事故的概率应当相对较小。 作为城市的窗口,出租司机要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而不是简单地强调车子尺寸、排量的大小。如果只要车子豪华高档,就是提升城市形象,那哈尔滨、长沙两个开宝马撞人的女人,岂不是他们现成的“城市名片”?再说出租车的数量在汽车总保有量中比例很小,如果说小尺寸、小排量的出租“与北京的首都地位不相称”,更大量的小排量私家车就不影响“首都形象”?为了提升首都形象,是不是对1.8升以下的私家车也统统要逐出北京城?或者给这些家一家发一辆大奔?主张出租换车的决策者们,你们走遍了世界各地,为什么对巴黎、伦敦、罗马、柏林、东京这些真正的“国际大都市”满街的小尺寸、小排量车子就视而不见呢? 中国入世快3年了,市场经济的框架已基本形成,大家都在说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用什么车型做出租车,本来是开出租车与坐出租车人之间的事情,即由市场选择,有关部门只需审核出租司机的资历,监督他们遵纪守法,向国家照章纳税就行了,可是北京出租车的管理者们自己不坐出租,却偏偏要越俎代庖,为当事人做主,规定必须用什么车,不许用什么车,还自诩在为大众服务,而在大众看来,却认为他们是把持审批大权不放,另有所谋。为你们着想,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还是少干、不干为好。(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