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回跌国内照涨不误 石油企业从中牟暴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31日 20:10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相关报道: 国内成品油价今起上调 汽油柴油首次双双涨价 国内油价上涨传言成现实 油价上涨催促中国反思 油价飓风将重创世界经济 本报记者 夏杨 谢孝国 实习生 刘蓉
专家解释原因:燃油价格并未完全市场化,所定基价滞后国际一个月 燃油价格一年之内上调了三四次,却每次难得见其降下来;本月25日国际油价明明在下跌,而国内油价同日却不降反升,而且一直持续至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油价波动越来越受市民关注,昨日几位出租车司机致电本报时反映的问题颇具代表性。记者为此采访了物价部门和有关专家,他们表示,这与我国现行的定价制度和宏观调控政策滞后有关。以目前的情况,国内油价滞后一个多月都是正常的。 国内市场见涨不见跌 据了解,去年12月份,石油价格就有一次提升,今年以来,又有3月、5月和本月25日的三次提升。以用量最大、调价幅度也最大的90号汽油为例,从最低时的每升2.79元已经涨到现在的3.45元。细心的司机发现,每次油价上调之后,国际油价有可能立马降下来,而国内的油价下调要么滞后,要么难得降到国际油价的同期水平。本月25日国内油价的再次上涨就是如此,当时,国际油价在一段时间的高涨之后已经宣布下跌。并且有消息推测,接下来的时间,油价还会继续上升。 国内价格滞后一个月 有市民问,石油价格缘何一路飙升,见涨不见跌?石油企业是不是在从中牟取暴利?对于这个问题,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中心石油市场室主任单卫国无奈地告诉记者,像燃油这种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能源,它的价格是由国家物价局制定的,企业说话哪里算得了数? 为此,记者致电广州市物价局。该局法规与政策调控处雷处长说,从目前的现状看,国内价格滞后于国际市场一个多月都是正常的。“前段时间我到丹麦、挪威出差,发现他们两天之间燃油价格就不同,随国际市场变化很快。但是中国情况不一样,上涨和下跌都有阶段性控制。我国35%的石油依靠进口,国内油价大趋势与国际形势有关。但是升降不会跟得很紧,这是我国的定价体系和宏观调控手段决定的。” 广州市经贸委能源处主任、广州石油行业协会会长袁浩杰说,燃油的定价受国家宏观控制,每次价格都由发改委和物价局联合制定。这种国内的定价机制和有意识地疏离国际市场变化的调控手段,决定了国内燃油价格滞后于国际市场变化。 国家发改委制定基价 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目前采用的是与国际接轨的原油定价机制。原油基准价是由国家发改委根据国际市场相近品质原油上月离岸价加关税公布的。贴水或升水是由购销双方根据原油运杂费负担和国外油种的质量差价及市场供求等情况协商确定。成品油价格则是以纽约、新加坡、鹿特丹三地市场一揽子价格加权平均值为定价基础,根据基本杂费及国内关税,加上由国家确定的成品油流通费用,形成由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再由中石化与中石油公司在基准价上下浮动8%的范围内,制定具体的成品油零售价,每个月调整一次。 广东省价格协会副会长文武汉说,今年以来我国石油价格一路上涨,正是上段时间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反映。但是出于对价格的适当控制,国内价格上涨相对缓慢,由于这种机制上造成的时间差,使国际石油价格出现下跌的时候国内的油价还在上涨。这次之所以国内油价目前还没有出现下降的势头,是因为国际油价还没有下降到一定程度。 放活零售市场抑投机 燃油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国家采取垄断性手段来控制它的销售及价格。有关专家分析,比较去年5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和国内成品油零售价五次调整情况,前者涨幅近100%,而后者总涨幅不到25%。国家对成品油价格的有效宏观调控,将国际原油上涨对国内生产生活的影响,降到了最低,使经济发展减少了很多风险。 这种定价机制虽然有国内外石油企业同台竞争的优点,但被动跟随国际油价态势、国内成本与供求基本不考虑、容易造成投机是其缺点。袁浩杰说,这种机制有必要作进一步完善和改革。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龙朝晖博士说,从理论的角度上看,价格应该由市场来形成并根据市场来进行相应的调节,垄断不利于价格的合理形成。他希望政府能深化体制改革,至少在油品销售的某些环节打破垄断,让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进来。例如,油品的零售就完全可以放开,因为这个环节需要市场竞争来促成零售商之间,以及零售商与供给商之间和谐的关系。放开这个油品的下游环节可以带动和刺激上游环节,例如,价格的逐步完善。从而达到各环节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国外的油价主要由期货市场形成,政府一般很少进行行政干预,他们所做的更多是利用完善的监控体系对市场和企业行为进行监控。近日,上海石油期货市场的建立,预示着中国油价的市场性将会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