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告别资本短缺时代 资本流出管制面临放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2日 10:59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王延春 北京报道 资本项目交易限制放松的信号频频传来,最近,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魏本华明确表示,“最近研究的主要是鼓励资本流出的政策”。未来政策趋势如何?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副司长、研究员陈炳才,以学者的身份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政策转向放松资本流出管制 记者:20多年,我们一直坚持“创汇思维”,但最近一些专家警告“资本流入过度”。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陈炳才:应该说,过去坚持的鼓励资本流入而抑制资本流出的政策适用于过去我国资本短缺的状况。但是今天我国的国际收支情况发生了变化,我国已经不属于资本短缺的国家。如果把外汇储备也作为资本流出来看,我国已经是资本净输出国(当年外汇储备减资本项目顺差)。外汇储备增加过快,导致货币投放量过大,不利于货币政策发挥作用。因此,没有必要鼓励资本的流入而限制资本的流出,应该保持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的平衡。对资本流入不应该再给予各种鼓励政策,而应实行国民待遇。并同时适当放宽对资本流出的限制。 在资本流出中,直接投资在目前阶段的开发潜力有限,而到境外进行证券投资和债券投资的潜力比较大。 记者:看来资本项管制政策开始转向,那么这个政策主要将包括哪些内容? 陈炳才:主要包括,继续支持企业境外投资;积极推动保险资金和社会保障基金的境外运作;研究实施境内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QDII);有条件地批准外资跨国公司将暂时闲置的资金调往境外运作等;对于财产汇出问题,已经研究了新的办法,管理办法的研究已经征求了许多部门意见,目前正在进一步完善之中。对于个人是否会通过合法渠道转移违法收益,管理办法在设计中给予了考虑。比如,财产必须合法,并提供权利证明文件,且不得有争议,司法和纪律检查、监察部门限制转移的财产,涉案财产、法律规定不能转移的财产等不予受理。 外管试点扩大到22个省市 记者:随着“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外管局先后批准了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进行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现在进展如何﹖ 陈炳才:今年,国家外汇管理局进一步扩大了境外投资试点范围,已由2002年底的6个省市扩大到目前的22个省市,试点投资总额23.8亿美元。试点办法就是希望支持国内企业海外直接投资,支持中资跨国公司补充其海外公司资本金或运营资金。允许企业在境外投资企业注册成立之前,向境外汇出项目前期资金。前期资金,无需开立境外专用账户存放。外汇资金来源审查所需要的材料也由原来的11项减少到5项。 保险资金境外运作是实施问题 记者:保险资金和社保基金海外投资一直是媒体和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陈炳才:目前,保险资金的境外运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已经获得国务院批准,剩余的事情就是组织实施问题。社会保障基金的境外运作问题,部门之间也正在加强合作和协调,制定有关管理办法。保险公司海外投资的资金应是其外汇资金。如外汇保费收入与外资资本金、保险公司海外上市筹集的资金等。目前国内保险业共有外汇资金近80亿美元。而外汇资金除少量同业拆借和购买境内外币债券外,主要是存放在境内商业银行,没有其他投资渠道,加之境内外币存款利率不断走低,收益率也不断降低,因此,允许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作有利于企业拓宽投资渠道,增加收益。 试点跨国公司资金境外运作 记者:外管局副局长马德伦在国际金融服务论坛上透露,外管局已批准惠普和摩托罗拉等国际著名跨国公司试行部分闲置资金的境外运作? 陈炳才:这是有条件地批准外资跨国公司将暂时闲置的资金调往境外运作,支持中资跨国公司补充其海外公司资本金或营运资金,便利跨国公司的资金全球运作,解决中资跨国公司境外子公司的融资难问题。目前,我们正在研究有关管理办法或通知,考虑允许合格的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通过银行或财务公司以委托放款或直接放款的形式参与外资跨国公司的全球资金调度或满足企业母子、关联公司的资金需求,解决中资跨国公司境外投资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这也是外汇管理部门支持企业走出去战略的一个具体措施。 担心QDII冲击股市“不切合实际” 记者:在2002年出台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之时,国内对QDII也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为什么QFII制度已经推出一年多,但QDII却迟迟没有出台? 陈炳才: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长期以来存在的一种管理思路:鼓励资本流入,限制或控制资本流出。从2001年以来,有关政策一直鼓励资本流入来发展国内证券市场,但是,在鼓励资本流入的同时,管理思想上一直限制和控制资本流出,这一方面在于长期以来对资本管制和外汇管制所形成的管理习惯难以随时转变,也在于对资本流出有种种担心,比如资本外逃,国有资产流失,境外投资亏损导致金融风险等。当然,也有一种恐惧,怕允许境内机构到境外进行证券投资会对国内A股市场和B股市场带来冲击。 记者:对于这种认为实行QDII政策后,对内地股市造成“抽水”,你怎么看? 陈炳才:我认为,国内股市的问题与QDII关系不大。就中国A股而言,国内并不缺乏投资资金,缺乏的是规范的企业治理结构,在于市场还没有形成真正投资的氛围,至于B股市场,外汇持有人是不会去投资的,要投资,早投资了。因此,担心允许机构到境外投资会影响中国股市似乎不切合实际。 我个人认为,制定QDII的管理办法不是时间问题,而是时机或认识问题,人们存在一种担心,担心的结果就是延迟出台。我觉得很多担心理由不充分。 我国目前的形势是限制企业境外债券和证券投资,外汇资源却以储备形式流出了,本质上没有起到限制作用,而且导致了外汇资源配置和投资结构的不合理,也并没有起到限制证券资本流出、让外汇资源投资于境内B股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