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钢铁业 > 正文
 
贵钢岭南割袍断义:国资流失还是利益之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8日 09:29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刘涓涓 贵阳报道

  “战争”突如其来。

  贵阳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贵钢”)坚称,他们当前的一切行为都是合理的。而他们的对手——民企广东岭南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岭南”),一度是他们亲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精彩手机赛事全攻略
雅典猜猜猜千元悬赏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密的合作伙伴。

  双赢还是单赢

  一切的争斗都源自于两年前启动的那个商业合作项目。在贵钢与岭南之间,曾经有过一份长达6年的租赁合作协议。

  2002年5月31日,通过一场以贵钢为主导者的“有限公开”租赁招标会,以及长达3个月的研究磋商,贵钢与岭南相互选择,签订了一份3年期的合作契约。合同约定,贵钢将其所属的第二炼钢厂和第三轧钢厂(双方将其简称为新系统,其它老厂称为老系统)及所属一切设备整体租赁给岭南经营,年租金为600万元人民币。

  在整个钢铁行业持续走低的当时,双方的合作至少看起来“是非常愉快的”。因此,这项合作得到了除双方董事会以外的包括贵钢职代会、党委会的讨论通过,还拿到了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包括省经贸委、省冶金部门的同意批文。特别是省经贸委在批复当中还曾建议租赁期“可考虑三年,也可考虑六年”。也因此,仅仅在合同签订的半个月之后,贵钢就又提出了一个将租赁期延长至6年的补充协议并得到岭南的同意。

  岭南为此设立贵阳岭南钢铁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岭南钢铁),并前后调集了1.8亿资金来运作这个项目。根据当地招商局的不完全统计,在所有入黔投资的民营企业当中,这个投资额可进入前15名,是广东民企入黔投资排行榜上的第2名。

  根据政府相关部门所证实的,岭南钢铁在进入贵钢新系统之后,开工第一个月的产值就超过了贵钢的历史月生产水平,直接聘用新系统职工达560多人,并额外负责了超过100多个下岗工人的生活补贴,与贵钢发生的关联交易解决了相关单位1000多人的就业问题,一年向政府纳税近1000万。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曾多次以文件形式表示,岭南“对濒临破产的贵钢的稳定和脱困是作出了贡献的”。

  但是合作还不到2年,贵钢突然以“职代会”名义提出,由于当初合同制订得“不公平”,以至于整个合作方案导致了大量“国有资产流失”,造成贵钢亏损而岭南“单赢”的局面,因此在短短的3个月之间,连发数个公函,提出将租约金额提高10至12倍乃至直接中止合同的要求。由于双方始终无法达成协议,之后尽管有贵州省政府相关部门的反复协调,双方的关系还是变得剑拔弩张。

  现在看起来,一切似乎都已无法挽回。

  2004年4月,贵钢在与岭南钢铁的租赁合同尚未解除的情况下,将当初租给岭南的场地转租给另一家“贵阳汇力钢铁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力”)经营;

  2004年5月,贵钢单方面解除了原来被岭南聘用的钢厂职工与岭南的劳务合同,宣布将所有工人召回,并按照岭南公司的工资水平恢复与这些职工的劳动合同;

  2004年7月底,贵钢强行扣留岭南价值8000多万元的钢材和原材料,并进入新系统场地开始恢复生产。

  与此同时,岭南一方的生产系统和经营业务全面陷入瘫痪。

  极为微妙的是,相关政府部门的措辞,也渐渐由当初的“希望可以继续协商合作”,转为了“赞成双方启动司法程序”。

  “我们终于收复了我们的失地。”2004年8月12日,贵钢一位高层如此评论整个事件。

  “腐败,以及国有资产流失”

  与以往发生的种种企业纠纷不同的是,除了纠纷本身,围绕在事件周围的更多措辞是“腐败,以及国有资产流失”。更加令人惊异的是,双方在互相指责时使用了同一说法。且这些说法尤其是部分来自贵钢的说法,已经开始演变成为不同版本的故事在坊间流传。

  能够以每年600万的价格,租到价值6亿多的新建先进设备,这可能是后来的贵钢对于当初的岭南最为心怀不满的一个依据。有不愿具名的贵钢高层甚至将这个合同与当年的“马关条约”相提并论,认为这是“经营决策上的重大失误”。

  另一方面,根据双方都承认的说法,在当初有限公开的租赁招标会上,曾经有公司拿出了每年缴纳1500万元租金的价格,但最终贵钢却还是选择了600万的岭南。

  这构成了贵钢方面认定当初的合同签订涉及“腐败”,以及“国有资产流失”的全部内容。但根据贵钢办公室主任郑智贤介绍,当年亲自在董事会和职代会上力挺岭南的前任董事长王林全通过了离职审计,完全没有问题。

  于是在贵钢工人当中开始流传一种说法,即当年在任后被双规和判刑的一位刘姓原副省长,被指在合同签订当中起了相当作用。贵钢高层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只是含糊地表示情势复杂无法表态,有领导甚至言语暧昧地表示“我们是国企,当然要听政府的话”云云,但始终对此谣传没有进行正面的承认或者否认。

  岭南方面则指责贵钢是在故意以已经落马的政府高层为幌子,掩盖其因钢材市场好转而试图赶走岭南取而代之的真实用意。

  对于当年在10多家投标企业当中能够雀屏中选,岭南钢铁总经理李上龙认为,岭南所拥有的10多年钢铁行业从业经验以及拥有与新系统完全配套的生产设备和专家、技术,还有当时贵钢最为缺乏的流动资金,是最主要的因素。

  虽然李上龙也认为600万的租金有些偏低,但是根据他所出示的双方的关联交易清单来看,单单去年的关联交易就达到1.3亿多,贵钢当年所产生各种成本费用岭南承担了80%以上。

  另一方面,由省经贸委、国资局提供的数次多边协商会议记录来看,岭南方面对于贵钢所提出的修改合同并且适当增加租金的要求,是认同的,但是由于贵钢坚持将年租金底限提高为7000余万,并且认定任何低于此金额的租金都将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对于这种基于突然上提10余倍租金基础上的谈判,岭南方面斥责其为“开门招商、闭门打狗”的典型事件。

  岭南认为,如果年租金必须在7000万元,那么即便是当初那个肯以1500万元的价格接受贵钢的企业,恐怕也将难以逃脱被指责为“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罪名。

  在他们看来,一个租赁行为的产生,除了要看租赁物本身的价值之外,也需要参照当时的市场行情。2002年岭南接受贵钢的时候,正处于整个钢铁行业全行业亏损的低谷,那时的钢材价格仅为2500多元/吨,而当时的贵钢总资产不到17亿,负债却高达14亿,面临破产边缘,占整个贵钢80%产能的新系统已连续停产8个月。

  “即便以600万的低价去接受这样一个需要恢复生产的老国企,也是一种冒险,我们公司前后经过了3个月的考察和可行性研究才做出这样的决定。而贵钢在市场最低迷的状态下,选择了让岭南救市,偏偏又在钢铁市场回升到5000多元/吨的时候选择与岭南割袍断义,这算哪门子的正义?”李上龙说。

  一位曾经被贵钢邀请前往实地考察的中国钢铁行业协会老专家,也对岭南的某些说法委婉地表示了接受。这位曾经对贵钢以超低价格将先进设备租赁出去的行为大为光火的老专家表示,如果不计市场因素的话,用600万的价格来租赁这样的一套设备绝对是钢铁行业的一种耻辱,但是“市场毕竟是市场,比起破产和停产来说,维持设备的运转才是最重要的”。

  但无论事情会如何发展,贵钢已经开始了抛开合同之后的新生活。

  2004年8月,贵钢新系统厂区宣传栏上,贴着贵钢自办的厂报,上面全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复工景象。

  据一位在厂职工介绍,自新公司接手新系统并且复工之后,已经生产了1万多吨的钢材,“效益跟岭南在的时候差不多,也还不错”。

  市场之争

  根据贵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所提供的资料表明,取代岭南公司与贵钢签订新的生产合同的汇力公司,是于今年4月刚刚成立的一家新公司。令人感到吃惊的是,在新签订的合同上,生产场地的标注措辞含糊(仅有面积而无具体地址),且租赁费用仅仅只有100万元。

  贵钢曾经向记者确认此事,表示汇力所租赁的生产场地的确为新系统。

  那么,贵钢为何以7000万的标价逼退岭南,却又以100万的低价转租新公司呢?

  按照当地工商局资料上所显示的,该汇力公司是以贵钢“工会委员会”为大股东,工会法人代表宋红兵为企业法人,贵钢董事长胡支国为首的11位高层领导为自然人股东成立的一个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1010.5万元。

  贵钢对此的说法是,这个公司是贵钢在岭南停工之后,为了尽快进行生产自救、减少经济损失而成立的一间公司,“工会委员会”是全体新系统职工的代表,里面有工人们的集资和工会经费,让贵钢的领导们出任独立公司的股东,其实是领导们带着工人拼搏的象征。

  事实上,相关的尝试贵钢在一年以前就在进行。

  去年3月,贵钢曾以同样的形式,即贵钢“工会委员会”为大股东,工会法人代表宋红兵为企业法人,贵钢8位高层领导为自然人股东成立了一个独立的合资公司,名为“贵阳汇诚实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以每年12万元的金额租赁了贵钢的老系统开始生产。

  2003年,整个钢材市场突然反弹走高,从2002年12月最低谷时期约2000元/吨一直上涨到2003年底的5150元/吨,再到2004年2月之后的4300元/吨。在这种形势之下,该公司一年的税后利润为6万多元。

  但在当年,贵钢仍然巨亏达1.1亿元。反复研究之后,贵钢认为其中超过6000万的设备折旧和银行利息是亏损的重要原因,而这些是应该由岭南来负担的。郑智贤指出,当初与岭南签订合约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职工意见并未充分表达,所以没有考虑到折旧和利息,因此整个合同是“显失公平”的。他认为,贵钢80%的生产能力和收入都来自新系统,7000多名职工的命运也维系在新系统上,所以与岭南的合约“必须修正”。

  岭南方面认为,正因为年产能不到贵钢20%的老系统都使汇诚公司赚钱了,因此贵钢又采取了同样的手段成立汇力,以达到夺取已完全恢复生产能力的新系统的目的。李上龙认为,更重要的问题在于贵钢高层的参股,独立于贵钢之外的汇诚、汇力两公司,再与贵钢发生关联交易时,“其中必有猫腻”。

  事实上,由于贵钢在操作过程当中采取了一些比较粗暴的方式——赶走岭南背后隐藏“猫腻”,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观点。

  甚至连贵钢自己的员工也在私底下对此议论纷纷。不止一个新系统的员工在与记者聊起岭南与贵钢的纠纷的时候,选择在道义上站在岭南一方,认为贵钢单方面撕毁合同的做法不可取。虽然他们也对当初贵钢放弃1500万选择岭南的事情疑惑难解,但是岭南入驻贵钢之后对于他们的待遇提升显然让他们铭记难忘。尤其是贵钢在单方面撕毁新系统员工与岭南的劳务合同时,采取了以“彻底下岗”和“停办三保”的办法,强制员工回厂,这种做法让很多工人心里都存留了一个不敢说出来的问号。

  但是,事情似乎已经真的无法挽回。

  就在岭南方面已经积极组织律师团,准备于9月正式启动司法程序的同时,据贵钢一高层透露,其董事长胡支国则在最近召开的工作会议上为大家鼓舞士气,“让他们折腾去吧,我们埋头做我们的事。”

  而政府部门已经不再愿意向外界表露更多的观点。省国资委一位曾经参与过协调工作的处长说,“企业想要怎么做,政府怎么好插手呢。”

担保

  相关文章

  “红眼病”?国资流失?岭南与贵钢面临一拍两散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国资流失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UC音频直播奥运赛事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余秋雨绝唱:借我一生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