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电力 > 正文
 
电力市场化探索 浙江电力短缺出现双轨电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2日 16:01 南方周末

  本报记者 余力 苏靖

  在浙江因电力短缺而自发形成的双轨电价,使发电厂、用户和政府都各得其所。这与众多专家要求电价市场化的观点似乎不谋而合

  7月24日,周末,杭州最高气温达摄氏39度。钱建华医生不得不在电影院里消磨白天
中行新上网抵债资产 理想系列写字楼热租中
无线精彩 无线雅典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的时间———她居住的小区被安排在周末停电,家里要晚上7点才会有电可用。听说这样的“轮休”可能持续半年,钱感到愤怒,“难道接下来我都要在外面晃着过周末?”

  始于去年夏天的电力紧缺在浙江已成为“一场严重的公共危机”,政府在告别配给制多年后,被迫重新以行政方式分配电力。7月下旬以来持续高温,电力缺口突破400万千瓦,电力配给愈加捉襟见肘,工业企业被再次要求延长停工时间,以挤出电力,优先保证民生。

  浙江的工厂为此不得不付出停工的代价———7月24日早晨7点,义乌市5万多家工业企业开始长达10天的停工———高温下,仅居民用电和商业用电这两项需求已超过当地电网最高供电量,已没有电留给工业。“要保市场、保客户,甚至是为留住熟练工人,我们其实没有太大余地。”一位绍兴的纺织企业负责人说,他的企业已购买了数台发电机。

  深受缺电之患的政府鼓励企业自备发电,各地财政除了对购买发电机一次性给予300-500元/千瓦不等的补贴之外,对发电成本也给予补贴,如杭州市规定从今年7月1日开始,自行发电如果上网,能得到0.12元/千瓦时的政府资助。

  迄今,自备发电前所未有地成为了浙江电力构成的主要部分,在许多地方,自备发电量已接近或相当于省里分配的电力,在台州市,2003年省里分配的电力为80万千瓦,而今年1—4月的自备电力已有40万千瓦,预计年底可以达到70万—80万千瓦。

  与此同时,一向由政府制定的电价也开始出现松动。为保证电力供应,企业倾向于接受更高的电价,实现的途径则是多种购电模式。

  双轨电价

  中国的电价由地方政府制定,价格的变动需通过听证,并报国家发改委批准。6月,鉴于普遍性的电力短缺,发改委下文允许电价每千瓦时上涨0.022元,之后浙江电价上调0.04元/千瓦时,涨幅为全国最高,引起各方关注。

  但在现实中,相较于自备发电的成本,“全国最高”的涨幅几乎可以忽略。根据目前的柴油价格,自备发电约1.20元/千瓦时,而浙江大电网的工业电价为0.71元/千瓦时,大部分浙江企业同时以这两种相差悬殊的价格获得电力。自备发电的成本成为了公共电价之外的另一种价格,而且是价格序列中最高的一个。

  以此为标杆,市场上出现了各种购电模式。金华市用电企业与发电厂之间“我买煤,你发电”的协议就是其中一种。

  今年年初以来,煤炭价格一直上扬,浙江当地煤价从200多元/吨涨到7月的500多元/吨,金华最大的热电厂———八达热电厂发电越多亏损越多,上半年亏损1000多万元,不堪重负。而八达的电进入电网销售,上网电价由政府核定,即使企业愿出高价买电,政府也难以批准与煤炭涨幅相应的电价。

  政府价格管制成为发电厂与用户之间难以逾越的障碍。当地政府和企业选择了绕行,提出“企业买煤请电厂加工发电”的方案,至7月16日,金华已有68家企业与八达签约。据悉与该公司签下加工发电协议的大都是市区的重点企业和专线用电户,估计总共会有110多家企业加入。

  浙江今飞机械集团公司是第一家签下协议的企业。该公司副总经理葛础说,这样的方案,“真是场及时雨。这样,我们今年的产值目标有保证了。”对苦于没电的他们而言,即使承担部分电煤涨价的成本,也比自备发电合算。

  另一种同样具有想象力的购电交易也在金华开始实验。

  当地电网最大的用电户浙江华东铝业有限公司是全省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年用电量达10亿千瓦时,占去年全市工业用电量的近七分之一,而该公司销售收入只占全市的0.8%。7月28日,金华市经贸委与华东铝业签署了《停槽让电协议》,从2004年8月1日至2005年7月31日,华铝压缩生产规模,降低用电负荷约1.7万千瓦,每天让出电量约40.8万千瓦时。

  与其他限制高能耗企业用电措施相比,华铝让电的特别之处在于,当地政府提出了市场方式补偿的原则:将所让出电力的用电权进行转让,转让的收入将付给华铝,以补偿其减产的损失。根据有关统计,已有数十个专线和公用线路用户表示了认购意愿。据了解,转让费用低于自备发电的成本。

  管制价格与短缺

  在浙江因电力短缺而自发形成的双轨电价,使发电厂、用户和政府都各得其所。这与众多专家的观点似乎不谋而合——此次短缺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价格没有能正确引导电力供需各方做该做的事”。

  这一次看似突如其来的大范围缺电有其内在逻辑,即“计划赶不上变化”。1998年时电力过剩使电力企业和贷款银行承受巨大压力,负责电力规划和项目审批的国家计委从这一年开始暂缓火力发电厂的审批,并在2000年的5年规划中预计,未来的电力需求年增长不会超过7%。但从2002年开始,中国的电力需求每年以两位数增长,2003年,这一数字是15%。计划和现实数字的差距,累积成为了现今的电力缺口。

  面对短缺,“谁能准确预测电力需求”成了焦点问题。事实上只有一种答案——市场——市场上供求双方角力形成价格,而供求信息通过价格传递。而目前中国的电力市场并不许可自由交易,电价是政府定价,并不反映供求关系。因此,学者提出,建立电力市场,电力价格由市场决定,由价格引导电力供需各方做该做的事,这是解决电力供求失衡的根本路径,无论是对过去的过剩、现时的短缺,抑或是将来可能的过剩。

  市场有自己的规律,当学界仍在为电价是否应当开放而争论不已时,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浙江已出现了自发形成的电价模式,令人对其路迢迢的电力市场化改革之路充满期待。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双轨电价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