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脱钩 粮改迈出关键性一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2日 16:00 南方周末 | ||||||||||
□庞瑞锋 粮改自1985年开始,在曲曲折折行进了近20年后,终于迈出至为关键的一步:让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政府脱钩,真正实行自负盈亏。他们的对手将是经政府批准的私营粮食企业。
7月底,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的核心内容是国有粮企脱钩,走向市场。 它所传达出的明确信号是,粮食价格将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而不是政府之手。令整个粮食系统备受震动和关注的国有粮企改革,不过是其中应有之义。 从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历程看,《意见》的出台正是顺应大势之举。 由于粮食问题事关国计民生,中国政府在粮食问题上一直采取相当谨慎的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在经历过一段短暂的自由购销体制后,从1953年起,粮食和棉花的流通体制迅速进入了长达31年的统购统销时期。 实际上,这种体制也成为中国确立计划经济体制的先导条件之一。 从1985年开始,中央提出对粮食流通要“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扩大市场调节”,粮改由此开篇。此后粮改所经历的一系列历程,从合同定购、国家定购和价格双轨制,到后来的保护价敞开收购、粮食购销市场化试点等,实则是市场力量逐步压倒计划思想的过程。 当然,真理也是逐渐被认识的。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粮食是如此重要,以至于让决策者相信,对粮食的生产、流通乃至粮食的价格,都必须使用看得见的手。粮食购销是国有企业的事,私营企业和个体粮贩收购粮食被严令禁止。 但是效果并不好。如果不是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兜底,许多粮企早就破产了。但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中央和地方财政又都不堪忍受。 至于粮食价格,由于价格信号被扭曲,导致中国粮价往往大起大落。粮价高涨时,大家一窝蜂种粮,结果导致粮食过剩,粮价走低;粮价低迷时,农民无心种粮,结果又影响粮食生产和供应。总之,有了计划经济的痕迹,粮价和粮食生产都很难做到平稳。 所以,粮改进行到后期,几乎所有的人都意识到,粮食购销体制市场化是必然选择。 和以往进行的各种改良式的粮改相比,此次把粮食购销体制的核心主体———国有粮企完全推向市场,可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政策破冰至此,给人一种豁然开朗之感。不过,古语云,行百里者半九十。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历史原因复杂,牵涉面广,如何推进既定改革,也须设计周全。比如,粮企与政府脱钩后,如果资产状况不佳,银行是否愿意为其提供大量贷款去收购粮食,可能就有疑问。去年,至少在安徽就曾发生银行拒贷的情况。 另外,从政策制定看,国家和地方要在全国组建大型国有独资或控股粮食企业集团,并积极鼓励各地县市采取类似行动。如果要确保国有企业在粮食行业中的主导地位,此举自然必要。但如果又怀有借此调控粮价之意,似乎又违背了市场化改革的初衷。 最后,既然改革的目标是迈向市场化,粮企脱钩后,能否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让国有粮企与私营粮企同场竞技,也至关重要。但是从《意见》全文看,对私企在未来粮食市场中的市场准入、经营空间以及政策环境等都甚少提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