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罗甸县:西部资源对接市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1日 07:20 中国青年报 | |||||||||
《贵州日报》记者 罗舒 陈富强 黄燕书,去年以来,一直忙着陪客人去蒙江转悠。他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水利局总工程师,跟高山陡谷打了30多年交道。在罗甸县方面看来,客人们的到来,让蒙江昂首挺胸跃入“西电东送”大市场成为可能。
蒙江是涟江河与格凸河汇合后的称呼,在罗甸境内河谷间奔腾129公里。对蒙江感兴趣的这些客人,都是冲着整个流域所蕴藏的丰富水能资源来的。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罗甸便已着手对蒙江流域的水能资源进行开发。到上个世纪末,尽管干流上的石门坎、雷公滩两级电站及支流上的坝王河电站等相继建成,但开发规模仅3万千瓦,不到规划的1/10。 作为一位“老水电”,黄燕书记忆犹新:上世纪70年代他亲历的石门坎电站建设发动了全县干部群众投工投劳,干了7年,仅仅让一台3200千瓦的机组发电。 反观眼下,让他感叹的是,作为蒙江流域梯级开发的龙头,计划装机12万千瓦、位于涟江河与格凸河汇合之处的双河口电站在协议签订当年便破土动工,建设方还提出,力争今年内实现截流。 县委书记宋建将“圈河运动”视为“西电东送”背景下市场对资本进行基础性配置的体现,他说:“如果说洪家渡、构皮滩等电站建设体现了国家在战略部署上对贵州的扶持,那么,蒙江流域发生‘圈河运动’则是西部资源主动对接市场选择的结果。” 这种主动对接意味着,整个蒙江流域梯级开发进行期间,有7亿至8亿元的投资将在罗甸境内转化为消费,而开发完成后,每年可为罗甸提供6000万元以上的财政收益。 正因为如此,县里一直在为这场“圈河运动”推波助澜。不久前,该县又发布公告,准备将已建成的石门坎和雷公滩两级电站进行资产转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