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海洋观念亟待提升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9日 18:57 国际先驱导报 | ||||||||||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董晓宾报道 从记者掌握的情况来看,在政府决策者看来,印度洋通道与地区发展密切相关;在战略家看来,印度洋通道更是与国家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对于前者的“热忱”而言,一些普通民众的态度有所不同,“印度洋比太平洋就安全吗?我觉得在印度洋寻找出口对别国的依赖性更大,还不如从自家门口的海洋出去的好。”一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说。
“开通印度洋通道最大的好处只是节省了航程,但是经由他国运输所带来的通关程序,以及途中不确定性的风险,却使成本大大增加。”广州远洋运输公司CI策划处处长陈昆对记者说,印度洋通道只对西部内陆省份有意义。 但专家普遍认为,现在是中国能源和运输渠道走向多元化的开始,应该是多渠道的互补,而不是相互竞争和替代。况且中国东向海路进出口在中国进出口中仍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非轻易就可替代。 “印度洋在什么地方?”“你说的是印度的领海吧!”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也不时听到这类反问。“中国人普遍海洋意识还很缺乏,让他们去判断究竟是该向东还是向西,显然有些困难,”今年已经70多岁,热心海洋知识普及的前国家海洋局高级工程师许森安老人告诉记者,进一步提高大众的海洋意识才是当务之急。 “一个来我国访问的韩国代表团成员曾告诉我,韩国对本国国民的海洋意识培养从幼儿园就开始了。为了培养幼儿的海洋意识,会给他们制作多种有关海洋的玩具。”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韩国形成了一个系统的海洋观培养体系,韩国人所讲的令他“印象深刻”。相比之下,许老有些不平地说,“我们原先编了一本《海洋三字经》,最后征订时,有些内地省份却以‘我们这里没海’为由拒绝征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