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万车位220万车辆 停车难成北京城市神经之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9日 10:43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8月9日电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停车难已成为各大城市交通的主要负担,北京尤为严重。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现有机动车近220万辆,预计到2008年将突破500万辆。而现有停车位只有60万个左右,停车供需比为1:4,这还不包括众多的外地来京汽车。北京机动车每年的增量是10%至15%,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与城市停车场建设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
4个萝卜一个坑 7月23日上午11点左右,记者来到公主坟翠微商厦停车场,这时停车场已停满了车。停车场管理人员告诉记者,这里有近100个车位,一天的停车数量最高时有上千车次,车位的数量严重短缺。 近日有媒体报道,2010年前,北京将大力解决停车位短缺的问题,要求凡合法注册的机动车都要拥有合法的自用停车位,初步建成与道路交通容量相匹配的停车系统,基本实现停车位“一车一位”。 “一车一位”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愿望,但实现起来真的那么容易吗? 就停车占地问题,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北京市大中型公共建筑停车场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规定,停车场建筑面积小型汽车按每车位20平方米计算,到2010年,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以500万辆保守估算,停车车位面积共需要1亿平方米。这个数字超过了东城、西城、宣武和崇文四个市区面积的总和(约91平方公里)。 问题是,北京会有这么多空闲地来兴建停车位么? 中国汽车工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贾新光认为,北京现有汽车保有量以每天600至800辆的速度增长。城八区内每天约有近30万辆机动车无处停放,解决停车问题是当务之急。而“一车一位”的概念似乎不太实际。自用停车位就是上班地点和回到家里都有固定的停车位,现在有几个城市可以做到这样?如果以挤占道路为代价建立停车场,那是非常不合理的。道路是纳税人交钱修的,有车人每年还要掏出许多钱交养路费,购车时还要交一大笔购置税,有关部门随便在路边一划就成了停车场,收费还挺高,这极不合理。中国应该学习泰国的先进经验,给停车立法,所有新建建筑必须建足停车位。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刘俊海表示,“北京提出的目标非常好,但具体执行不应该由一个部门说了算,需要听证和公示,征求大家的意见。政府应在建停车场的土地使用权上给予优惠,允许民营资本参与停车场建设。道路两边设立停车场不当。原本不宽的道路被人为分割得一块一块的,加剧了拥堵。此外,应该调查一下停车费的钱都收到哪去了,干什么用了?” 规划不合理是病根 北京的现有车位只有60万个左右,可谓“僧多粥少”。调查中,有车族们异口同声地抱怨:停车费太高了。在金融街工作的彭先生9点上班,为了给爱车找个安身之所,他每天7点就赶到公司旁的胡同“占地儿”。他算了一笔账:停车场一小时5元钱,每天按8小时算,一个月就是880元,一年下来,光上班停车就要多花一万多元,实在心疼。于是彭先生只好在周围胡同里“打游击”,抢地盘。 贾新光认为,与国内外其他一些发达城市相比,北京地上停车场收费其实算不上贵。东京和香港要买车必须先买泊位,十几万的泊位费相当于一辆车的价钱,上海中心区临时停车费每小时高达二三十元。 贾新光认为,停车难的问题根本在于停车位供应不足。一直以来,北京的城市建设中停车规划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至于当购车热不断升温的时候,问题一下子爆发出来了。上个世纪80年代,汽车能否进入家庭还在争议中,在发展城市规划时根本没有考虑兴建停车场。事实上,北京市原来有规定,市区内建筑物必须配有停车场,但实际上有的荒废掉了,有的改成地下商场。历史欠账加上资源限制,使得北京停车场需求大于供应,根据市场规律,供求关系不平衡必然带来停车费高。 据悉,今年北京将有条件的胡同基本上都建立了停车场,以此来解决老式小区停车位不足、乱停车等问题。此外,还开辟了一些临街时段性停车位,以弥补大型公建、商业网点、机关单位、学校医院、交通枢纽停车位短缺的问题。 但有关部门表示,即使这样做,仍然很难解决需求,而且占路停车不仅影响了道路的畅通及交通安全,一旦发生火灾险情,消防车根本无法通过。许多胡同、小区完全没有考虑停车安全问题,其拥挤程度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小区停车问题日趋严重 刚买了新车的张先生正在为车位犯愁。今年他在南三环购买了一套商品房,由于购房时没有买车的打算,因此没太在意小区里停车位的数量。买了新车后他才发现,小区里已经没有停车位,询问小区物业公司后才知道,所有停车位都已经出租了,只要租赁者不在车位租赁合同期满时停止租赁,张先生就无法在小区内找到停车位。 张先生告诉记者,小区内像他这样“有车无位”的业主已经有十多个。现在他们的车有的是停在小区外,有的则只能停在一个离他们小区不远的收费停车场。“没有办法,总不能停在大马路上吧。”张先生一脸无奈地说。 目前,像张先生这样为车位郁闷的人越来越多。据北京金地停车场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事业部总经理邓明介绍,现行的北京居住小区停车位配套规定明确规定,普通住宅及经济适用房在三环路以外(包括旧区改造和零星加建的住宅)地区的,车位设置标准为1∶0.5,即每千户500个;中高档商品住宅按每户1个车位标准设置;高档公寓和别墅按每户1.3个车位标准设置。按照这个规定,只有少数小区达到标准,多数新建小区车位配置都严重不足。与此配套指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私家车的不断飙升,据有关部门数据显示,北京现有机动车220万辆,其中私车128万辆,每年新增机动车27万辆左右。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徐成峰向记者表示,在私家车数量猛增的情况下,一些新建楼盘的车位数量与实际的需求已开始脱节,尤其是一些小户型的项目,停车位紧缺的问题比较严重。一些小区因为车位不足而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车位不足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不但旧小区存在,新的小区一样严重,已经成为北京住宅小区物管工作中十分严重的问题。 六大问题困扰北京停车市场 停车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北京城市交通的重要因素。专家认为,目前,北京市停车市场主要存在六方面问题: 一是路边停车泛滥。北京设立了许多路边停车点,这不仅加重了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的矛盾,而且与“促进路外设施发展,逐步减少路内停车”的长远目标不相适应,严重干扰了动态交通。经统计,北京市内白天有1/3的停车占用道路面积,夜晚有100万辆左右的机动车没有合法车位。 二是停车场发展战略与政策的滞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停车行业发展与政策未能及时做出调整,由于政策滞后,无法吸引和筹集停车场的建设资金。目前,停车场所的管理缺乏专业性的规划指导,现有停车场利用效率极不平衡。 三是收费标准不合理。现行的收费标准没有留出利用经济手段加速车辆流转以提高停车场利用率的余地。北京市的地下停车场总体收费标准高于地面停车场,导致地面停车拥挤、地下无车停放的局面。北京市物价局2002年4月曾召开停车场收费标准调整价格听证会,通过了停车价格的调整方案,新的标准大幅度提高了地面停车的收费,相对缓解了地面停车场的供需矛盾,促进了地下停车场的利用。但地面停车价格仍比地下停车便宜许多,在有地面停车位的情况下,地下停车就会无人问津。 另外,计时方式的不合理,也是造成停车位周转率低的主要原因。北京市内地上停车场每个停车泊位平均日周转率为3辆次,长时间的占用车位造成了停车场地的紧张。在停车高峰时平均每6辆车才拥有一个停车位(包括地上、地下停车位),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占道停车、无序停车的现象。 四是停车业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行业规范。形形色色的停车场公司、物业公司纷纷涉足停车行业,有些公司只以盈利为目的,采取不科学、不负责任甚至是非法的手段来经营或建设停车场,造成停车行业的混乱,这包括小区内的乱停乱放问题严重;停车管理者随意设置路边停车位;已有的配建停车设施被挪作它用;已建成的专用停车场缺少标志引导,使用效率低下;建有公共停车场的商业中心缺少停车诱导系统,不能引导司机们进入尚有空余车位的停车场所,使公共停车场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停车管理以人工管理为主,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等现象。 五是保险业没有涉足停车行业。目前,停车场的经营者很少有为其经营的停车场投保的,保险公司也很少有针对停车问题的保险条款。停车保管和物品丢失造成的民事纠纷不断,使消费者的停车利益和经营者的利益都没有保障。 六是停车场所的建设长期以来都是政府补贴项目,建设停车场的资金较高,资金回收周期长。由于停车场所在市场经济中还没有作为商品,所以投资回收难,土地价格得不到体现。立体停车是解决停车位缺少的一个有效办法,但立体停车楼(库)的建设投资更加巨大,建几百个车位的停车楼(库)就需要上亿元资金。按现行收费标准,建停车楼(库)的投资要四五十年才能收回,因此开发商不愿投资建停车场,致使开发、经营专门停车场所的市场无法形成,专门的停车场所增长速度缓慢。 一方面是停车管理秩序的混乱,另一方面求大于供的停车场现状。北京停车产业的建设为什么会陷入如此尴尬的境界呢?有关专家说,其实城市停车管理、停车场建设发展滞后等问题早已进入了管理部门的视线。但是,多年来,中国多部门管理的游戏规则,使责任界限一直不明。例如建停车场,不是一家说了算的,建设部、规划委等哪个环节的脱节都有可能使停车场“夭折”。但现在这些矛盾还无法避免。采访过程中,很多主管部门都以“不归自己管辖”为由拒绝采访。到底这个行业由谁管理,至今没有单位明确答复。一位知情的专家告诉记者“停车管理对政府来说目前是个‘敏感话题’。目前政府在对停车产业专门的管理以及合理的经营方式、政策引导和发展规划做进一步的调整,时机成熟后自然会对市民有所交待。” 为此专家建议: 促进停车产业化。中国的停车行业刚刚起步,私人轿车拥有量每年正以20%至30%的速度增长,年均新增停车位300万个左右,停车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停车场所的建设是一个独立的产业,包括项目选址、筹备资金、设计造型、选择设备等。产业发展得好,就能活跃市场,加快建设。因此,应把停车作为产业,使其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从而加快停车行业的发展。 利用政策扶持、鼓励民间投资。采取多元化投资体制促进停车场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停车设施的民营化,将停车场所的建设与经营管理交给民间团体或个人负责,以促进城市设施发展的良性循环。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建议政府采取对停车市场干预的方法,加快停车行业发展的进程,通过合理的提高停车收费,制定、执行停车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来加强对市场的引导。政府部门出台适应当前形势的建设、管理停车场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管理能够做到有法可依。 逐步减少路边停车,有力分流地面停车。道路是动态交通的主要场所,利用道路停车是不经济的。路边停车带的设置,应以该地区路外停车位不足为前提,并应视道路宽度及交通状况来规划设置。城市干道严禁设置路边停车位,路边停车场应随附近专门停车场的增设逐步予以废止,以保持道路原有的功能。同时,要从根本上改变停车状况,使地面停车比地下停车费用高,有力分流地面停车。路边停车应采用累进收费方法,培养人们科学合理的停车行为习惯,确保路边和专门停车场的功能明确。(本报记者 洛涛 宋奕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