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刘金宝被免职 > 正文
 
刘金宝案“余震” 中银香港三位高管免职幕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7日 10:35 经济观察报

  特约记者 邹光祥 文静 北京报道

  就在因财务结构重组复杂而传出有可能推迟上市之时,中国银行再次面对危机。

  8月3日凌晨,中行旗下的中银香港(2388.HK)发布紧急通告,宣布接获中行通知,中国司法机关正在对该公司副总裁朱赤和丁燕生涉嫌未获授权而将合并前成员行控股股东所拥
周旋于几个男人间的她 斗三国与众将一拚高下
无线精彩 无线雅典 走入香港梦想之都
有的某些

  资金分配作个人用途一事进行调查。该公司董事会亦获通知,这些资金并非该公司、其附属机构或其任何客户的资产,而且是在2002年7月公司上市之前即已被分配的资金。

  8月5日,中行发言人王兆文表示,中行总行的高级研究员、前中银香港总裁办公室总经理张德宝目前正在接受调查,与朱、丁涉嫌挪用资金调查有关。

  记者最新获得的消息显示,中银香港方面正在评估此事的影响,目前朱赤和丁燕生两人已被拘留,他们的职务已暂由总裁和广北、副总裁林炎南和运营总监督李永鸿接替。

  中国银行行长助理朱民指出,该事件不会对中银香港的财政及债务水平构成负面影响,但令声誉受损;而中行发言人王兆文表示,不会影响中行的股份制改革及上市计划。

  而央行副行长李若谷8月4日在澳门也指出,中银香港已按香港上市规则披露事件,而事件亦不会影响中银香港的业务。

  业内人士称,类似中银香港事件属历史遗留问题,它同时也表明,中国有意加强银行的治理结构。而这也反映在中银香港股价,至记者截稿时,中银香港股价报13.25港元,与8月2日基本持平。

  刘金宝的嫡系

  据消息人士透露,中银香港是在8月2日中午左右接获母公司通知的。随后,中银香港紧急召开董事会,商讨应变策略。下午2时许,朱赤、丁燕生被通知至会议地点,董事会宣布从即刻起二人停职接受调查。

  此前,朱赤、丁燕生二人均在正常上班。朱赤的最后一次公开露面则是在7月15日在香港举行的“中银企业网上银行”服务仪式上。

  据了解,在被免职前,朱赤和丁燕生分别为中银香港第二、三把手。朱赤负责业务规划及财务策略业务单位,现时亦负责中银香港企业银行及资金策略业务。丁燕生则负责业务支援服务策略业务单位,同时还担任中银香港人力资源部总经理,是名副其实的实力派人物。张德宝原任中银香港总裁办公室总经理。这些身份意味着他们与中银香港前总裁刘金宝有过密切的工作关系。

  据消息人士透露,朱赤、丁燕生实为已被免职的前总裁刘金宝的嫡系。2001年10月,香港中银集团完成重组,包括时任中银港澳管理处主任刘金宝在内的5名高管成为日后上市的中银香港首任管理团队。另外4人分别为林炎南、柯文雅、朱赤及丁燕生。此前,因为周正毅事件,刘金宝和柯文雅相继被解职。目前,在5人管理团队中,只剩下林炎南。

  “在最先的人士安排中,林炎南的排名在朱赤、丁燕生之前,但在刘金宝的安排下,林炎南被排在了朱、丁二人之后。目前,林炎南为中银香港第三副总裁,主管零售银行业务。”

  据记者了解,朱赤、丁燕生在王雪冰时代就已担任中行要职。朱赤今年49岁,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银行,随后开始了其在中行的职业生涯。

  中国银行内部人士透露,朱赤在中行的“仕途”颇为顺畅。1992年10月,朱赤出任中行综合计划部副总经理,1995年3月擢升为中行行长办公室总经理。一年后,朱赤再获提升,连续6年担任中行董事。1998年6月,朱赤由总行调任中行澳门分行总经理至2001年4月。期间,朱赤还担任另一重要职务:中行港澳管理处副主任。2001年8月,朱赤获委任为香港公益金董事、香港总商会投资次级委员会委员。

  50岁的丁燕生银行经历则稍显简单,只有8年时间。1996年3月丁进入中行后,一直担任中行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及总经理,2000年8月至2001年8月兼任中银国际董事。2001年4月至9月,出任中行港澳管理处人事部总经理。

  朱、丁二人随刘金宝一路走来,在中银香港可谓顺风顺水。“朱与丁二人均为刘金宝的左膀右臂。”消息人士称,2003年5月22日,中行召刘金宝返京开会,随行的就是朱赤。由于此前有关刘金宝的传闻满天,刘本人对回北京是福是祸难以判断,因此带上朱赤。

  疑与周正毅案有涉

  尽管中银香港的公告语焉不详,但业内人士分析,此番朱赤、丁燕生、张德宝三人遭免职,可能与周正毅案有关,案件发生地肯定在香港,所涉资金仍将是一笔不小的数额,有关人士透露是在香港中银集团重组之时。

  在周正毅案爆发后,中行随即对中银香港管理层做出调整。中行今年2月初对外发布的调查结果表明,除为周正毅的问题贷款负有职务失察责任外,刘金宝实际上与周正毅案无干。

  知情人士指出,朱、丁二人出事可能与其二人同时兼任中行港澳管理处副主任、人力资源部总经理有关。彼时,刘金宝任中行港澳管理处主任。“他们正是在香港中银集团重组时结成了同盟,并由此犯下了‘错误’。”

  “他们极有可能在中银香港上市前,私分了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的资产。这笔数额不菲的资金可能被当做了‘小金库’。”上述知情人士认为,而刘金宝在私分“小金库”问题上也难逃干系。

  重组前,中行香港地区的8200亿资产由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广东省银行香港分行、新华银行香港分行、中南银行香港分行、金城银行香港分行、国华商业银行香港分行、浙江兴业银行香港分行、盐业银行香港分行、宝生银行、华侨商业银行、南洋商业银行、集友银行等12家银行机构和若干专业公司组成的香港中银集团管理和经营。 这些分行名下都有一些资金可以自行支配,但并不记账。这些资金类似于国内的“小金库”,在香港则称“福利金”、“福利会”、“康乐委员会”等。包括在全国统一社保体系未建立前各分行自留的职工养老保险金、退休金等,另外是来自买卖股票等非营业收入。数额从几百万到上千万不等。在参与和指导处理这些资金期间,朱、丁均有职务上的便利与方便。朱、丁很可能将其挪为己有,至于挪用资金的数额与流向,目前还无法判断,有待朱、丁二人甚至张德宝的交代。

  一种猜测是,刘金宝在“双规”中交代了问题,司法部门顺藤摸瓜带出了朱、丁。另一种判断是,中行正在重组上市,对海外资产进行审计时发现了上述问题。此前,中行正在大规模清理海外不良资产。7月23日,中行新闻发言人王兆文向媒体披露,中国银行召开了海内外机构负责人会议,认真总结不良资产处置中的经验教训,进一步部署对造成不良资产有关人员的责任认定与追究工作。

  据悉,中行今年3月成立了股改不良资产责任追究工作领导小组和审核小组,总行专门抽调近百人进行审查核定,对责任追究工作的原则、标准、程序做了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各一级分行和直属分行相继成立了责任追究审核工作组。同时建立了“责任追究工作审核台账”的数据库,上半年此项工作已在全辖全面展开。

  王兆文8月5日还表示,中行正在进行更加彻底的自检工作,目前正在对全国所有的分支机构进行自我检查,并将在本月内公布第一批检查结果。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刘金宝新闻 全部中银香港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