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中国GDP增长与宏观调控 > 正文
 
明年有可能出现通缩 宏观调控方式应否有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5日 14:12 新浪财经

  7月25日,《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这一决定隐含着一个信号:在今年上半年宏观调控取得成效情况下,下半年国家在宏观调控方式上将从行政性转变为市场性。此间,有专家预测,明年一季度经济增长可能低至6%。如果现在的各项措施再持续一段时间,明年将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况。就当前的经济形势,是否应当尽快撤消或减弱行政性调控措施呢?

周旋于几个男人间的她 斗三国与众将一拚高下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报道:

  下半年宏观调控将趋于“温和”

  文/新浪财经特约记者 黄乐桢

  7月25日,《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发布,此间相关研究人员预测,这一决定的发布透露出一个隐含的信号,即在今年上半年宏观调控取得成效情况下,下半年国家在宏观调控方式上将从行政性转变为市场性。这种转变则意味着,下半年国内部分投资领域的信贷控制有望稍稍放松,宏观调控将趋于“温和”。

  “到6月底,整个投资的增速下降,从第一季度的43%下降到上半年的28.6%,接近去年26.7%的增长水平。”7月24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在中国经济与宏观调控论坛上说,“夏粮增产、货币信贷的增速也放缓,宏观调控收到比较大的成效。”

  此前,中央一方面采取更多的是传统的行政手段;另一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或称市场手段)来达成宏观调控目标。去年6月份,中国人民银行颁布“121号文件”,大幅提高了房地产行业的贷款门槛;8月,央行又首次宣布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1个百分点,开启了此后不到八个月时间内连续三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门槛。而在运用行政手段进行调控方面,陆续出台了诸如控制建设用地、清理整顿在建和新建项目、提高特定行业的建设项目资本金比例等多种措施,特别是4月份,国务院以罕见的严厉姿态查处“江苏铁本案”。

  7月24日,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指出,由于前一轮宏观调控使用了较多行政手段,一旦宏观调控收兵,投资热度很可能还会反弹,而且反弹力度会更大。目前不能沾沾自喜于这次宏观调控中行政手段的效果,要解决市场经济的问题,主要还靠市场手段。

  对此,专家认为,《决定》的出台就是一个“温和”的信号。《决定》不同于今年上半年“急刹车”式的调控措施,对政府核准权限做出了公开披露,指出各领域的投资门槛有紧有松。因此,《决定》从内容上看,目的很明确:下半年宏观调控将趋于温和,宏观调控的手段将向市场手段转变。

  对话:

  行政性宏观调控可否淡出

  主持人:黄乐桢嘉宾:

  庄健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

  赵振华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

  张立群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行政性宏观调控措施不应该取消

  主持人:近来,随着中央宏观经济调控力度的加大,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预测,明年一季度经济增长可能低至6%。并提出应当防止减速过急,如果现在的各项措施再持续一段时间,明年将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况。就当前的情况来说,是否应当尽快撤消或减弱行政性调控措施?

  庄健:鉴于宏观调控的目的是实现经济的“软着陆”而非“硬着陆”,我赞成根据经济运行状况适当调整调控力度的观点,但不完全同意宋国青教授的“尽快撤消或减弱行政性调控措施”的说法。根据当初对投资过热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的投资扩张,特别是大量的“开发区热”、“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的判断,不转变政府职能,不理顺投融资体制,单纯依靠经济性手段显然难以克服政府主导型的投资过热。如完全撤销行政性调控手段,暂时压下去的投资欲望,很快就会反弹。

  宏观调控的本意是有“控(控制)”有“调(调整)”、有压有保、有抑制有发展。不能只强调“控制”、“降温”,而不关注“调整”、“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宏观调控不会在短期内结束。但是,继续坚持宏观调控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继续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应根据经济运行的动态,适时适度地把握调控的力度和方向。因此,适当淡出而不是撤销行政性调控措施,在提高经济调控手段有效性的同时,加快投融资体制、金融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步伐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赵振华:当前的行政性宏观调控措施不应该取消。如果仅仅看到部分行业过高的投资增长率降低下来,就认为要取消行政性宏观调控措施是不合适的。一方面,各个国家在任何时候都需要宏观调控;另一方面,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行业的投资冲动依然存在,如果取消宏观调控必然是新一轮的投资过热。当然,调控的手段要更多地以经济手段为主,通过经济政策来改变市场变量;同时,要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宏观调控的力度,特别是有的政策手段存在“时滞效应”,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就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适时淡出行政性调控

  主持人:在这一轮宏观调控过程中,中央采用更多的是行政性调控措施。采取行政性调控措施的背景是什么?它对经济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庄健:中央之所以要采用行政性调控措施,主要原因在于单纯采用经济手段难以抑制地方政府主导的部分行业的投资过热。

  由于抓住了土地、信贷等引发投资过热的关键环节,行政性的调控措施增强了综合宏观调控手段的有效性和影响力,特别对地方政府投资起到了立竿见影的降温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过渡依赖行政性调控措施的副作用。疾风骤雨式的的行政性宏观调控可以在短期内治标,却无法治本。治本之策,不应是堵而抑之,而应是疏而导之。在加快有关改革步伐的同时,应逐步淡出行政性调控,转到以货币和财政政策为主的真正意义上的宏观调控上来。

  张立群: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宏观调控,控制的重点:一是地方政府的土地开发和批租;二是银行系统的资金供给。既调控这些要素供给的总量,也调控其投向(明确了控制发展的行业);既使用经济手段(例如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也使用行政手段(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进行直接审查,对投资项目进行全面清查)。其机理是通过经济和行政手段控制土地和资金等关键要素的供给,辅之以对部分行业投资的直接管理,约束经济自主增长的速度,减缓低成本迅猛扩张的力度。这些措施在控制经济低成本快速扩张方面收到了显著成效。

  主持人:众所周知,我国去年以来出现的经济过热,主要表现为投资过热,而且是部分行业、部分地区的局部性投资过热。您刚才也谈到现在不能完全取消行政性调控措施。行政性宏观调控措施能长期使用下去吗?

  庄健:行政性宏观调控措施能不能长期使用。如前所述,在目前单纯依靠经济手段难以有效遏制部分行业、地区投资过热的情况下,行政性调控措施不能完全撤销。但考虑到上半年,特别是最近几个月经济运行的下行趋势,当前的行政性调控也不宜加强力度,应该做的是冷静观察,保持政策的相对稳定性,在深化改革、增强经济调控手段有效性的基础上,适时淡出行政性调控。否则,如在较长时期内强化行政手段,将势必延缓多年致力于改革的目标—让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导致经济“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困境。政府直接干预市场主体行为,不仅破坏正常市场信号的传导机制,也容易产生权力滥用和腐败蔓延。

  主持人:有专家认为,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今后的宏观调控中应逐步发挥经济手段的主导作用,您是否赞成这种观点?若不取消行政性调控措施,应如何规避通缩风险?

  庄健:如果我国的市场化程度足够高,经济手段将在宏观调控中发挥基础性和主导性的作用。在我看来,通货紧缩风险并不简单地和行政性调控相联系。通货紧缩说到底还是一种货币现象,是由需求不足和信贷过渡紧缩造成的。只要货币信号的传导渠道畅通,市场化程度足够高,完全可以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调整,刺激投资和消费的增长,从而达到化解通货紧缩风险的目的。

  张立群:当前的宏观调控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环境下进行的,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稳定需求和控制风险。宏观调控的重点应该转向总量方面,以经济增长、物价、国际收支为核心;应该尽量减少行政手段,增加经济和法律手段。注意通过利益、风险责任之间的联系约束企业行为,同时加快制定征地补偿标准,制定国土资源和城市发展规划,制定各行业准入标准等法律法规,约束地方政府或企业对公共利益的损害。

  宏观调控影响GDP

  主持人:此前有报告说,即使不再采取新的调控措施,下半年经济增长也将呈现回落态势:预计全年投资增长率将达到25%左右,GDP增长率将达到9%左右。那么,宏观调控是否一定影响GDP增长?二者的关系怎样?

  庄健:经济出现过热或出现过热迹象,才要进行宏观调控。因而,宏观调控必然要影响GDP的增长。从长期看,宏观调控的目的是消除经济增长中那些不健康、不能持续的部分,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在提高增长质量的基础上,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增长。

  赵振华:从一般意义来看,宏观调控一定会影响GDP的增长,因为宏观调控本身就在于调节市场,调节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就意味着GDP会有所变化。另外,宏观调控并不都意味着要降低经济增长率,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即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经济过冷时,提高GDP增长率,如1997年以后,我们采取的各项宏观调控措施意在提高经济增长率;在经济过热时,降低GDP增长率。

  主持人:既然宏观调控一定会影响GDP的增长,GDP能否作为衡量宏观经济好坏的一个指标?

  庄健:GDP是联合国国民核算体系(SNA)中最重要的总量指标,为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当然,GDP指标也有其局限性。如它不能反映经济增长背后的环境、资源、生态成本,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效益和质量,不能反映社会财富的总积累,不能反映收入分配和社会公正等等。因而,GDP只是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应过分夸大GDP的作用和片面追求GDP增长。衡量宏观经济运行好坏的指标除了GDP以外,还有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等三大指标。强调环境、资源、生态等成本因素的绿色GDP指标,也值得认真研究,并适时加以应用和推广。

  赵振华:GDP可以大体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状况,但并不完全。一般而言,GDP增长快,表明经济增长强劲,相反,则表明经济增长乏力。但GDP也存在一定缺陷,因为它只能反映量的变化,而不反映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行业之间的结构状况、居民收入状况;不反映投入、产出状况;不反映经济增长对环境影响等。

  主持人:在未来,我国的宏观调控脉络和走向将会是怎样?

  庄健:关于未来宏观调控的走势,国务院提出了48字方针,即“稳定政策、冷静观察、巩固成果、防止反复、区别对待、调整结构、深化改革、加强法制、统筹兼顾、远近结合、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对这48字方针,可以有以下几点理解:(1)不会再出台新的更加严厉的宏观调控措施,对已出台的有关调控措施,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不轻言取消和放弃;(2)密切关注经济运行的动态情况,灵活掌握调控的力度和方向;(3)突出结构性调控和建设性调控理念,把从部分过热行业、地区“降温”所获得的资金、资源等引导到急需加强的能源、交通、农业、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方面来;(4)加快投资体制、金融体系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消除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5)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当前和长远、整体和局部的相互关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

  赵振华:未来的宏观调控将更多地放在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上,以经济手段为主,并根据国民经济运行状况采取相机抉择,既克服部分行业的经济投资过旺而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又要保证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张立群:随着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市场竞争的风险,包括生产过剩的风险,将主要由企业、居民等市场主体承担,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特征(周期性的过剩,通过破产失业消化过剩;各种价格对生产和要素流动起主要调节作用等)将逐步明显。因此,今后宏观调控体系的改革方向应该是:进一步减少直接的行政手段对市场活动的干预;规范和稳定宏观调控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提高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预测水平,通过宏观调控目标的适时调整,协调财政、货币政策,引导市场主体的活动,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优化经济结构。调节模式应该向市场化、规范化、法制化、透明化方向转变。

  资料1:

  全国人大财经委:宏观调控不能放松

  十届全国人大财经委7月14日、15日举行了全体会议。委员们在分析上半年经济形势时认为,我国宏观经济总体形势是好的,但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要继续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委员们认为,党中央和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有利于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已经取得成效。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虽然有所缓解,但投资规模仍然偏大,新开工项目规模过大,煤电油运供求状况还相当紧张,货币信贷结构有待改善,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物价水平仍然较高。有的地区对投资项目清理决心不大,甚至持观望态度。因此,目前宏观调控不能放松,要进一步统一认识,继续坚决全面落实中央确定的政策措施,防止出现反弹。

  资料2:

  减速政策不能退缩 宏观调控不能松懈

  今年二季度,中国GDP增长9.6%,不仅比一季度的9.8%轻微下降了,而且明显低于此前市场预期的10.5%至11%的水平。有些人据此认为中国经济软着陆可能即将到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也表示,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初步抑制。

  其实不然。首先,不论按什么标准,9.6%仍然是一个极为快速的增长率—比中国经济的20年趋势水平高出0.5个百分点,并稍高于去年官方公布的9.1%水平。其次,最新的GDP预测数据可能较宽松地低估了实际的增长情况。

  事实上,中国近期工业发展趋势的确演绎了一个非常有别于GDP数据的故事。工业产值6月份维持了16.2%的增长,虽然比今年前两个月高峰期的19.4%下降3.2个百分点,但仍大大高于过去10年10%的趋势增长水平。依我所见,工业产值需要下降至8%至10%区间,并维持最少6个月,这样才可以正式宣布经济软着陆。

  此外,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从今年1、2月份高峰期的53%增幅下降至5月份的18.5%。固定资产投资是中国最有可能出现泡沫的行业,而政府通过行政手段紧缩投资的举措显然已奏效。但是,导致投资泡沫的元凶—银行信贷增长仅从3月份的20%回落至6月份的16.3%,仍然远高于10%至12%的趋势水平。

  与此同时,中国的通胀压力似乎有点缓和。尽管消费物价指数已上升至5%关口,但大部分增长仍然集中在农业产品。

  而且,中国没有对全球其他地方的经济活动产生多大影响,是中国经济减速不够的另一个证明。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由于中国进口的持续增长,而这最能反映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力。

  我对中国总理温家宝最近在国务院会议上的发言感到相当安慰,他告诫“宏观经济调控的困难和复杂性”,并提醒不要对经济能否软着陆进行“盲目乐观”的评估。这恰恰是在内部追求增长的力量作出反击时,中国所需要的一种忍耐和坚持。另一方面,假如中国在行政主导的减速政策上有所退缩,金融和投资泡沫将肯定会导致悲剧收场。对于仍然过热的中国经济而言,目前是处于顺势下滑的关键时刻。我深信中国是不会动摇的。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

  资料3:

  经济预测:三季度GDP估增8.5%

  在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继续显现的情况下,下半年经济增长将继续小幅回落。初步预计三季度GDP增长8.5%,比一、二季度分别回落0.5和0.3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累计增长9.3%左右。

  至于三大产业,第一产业发展将继续较快,三季度农业增长速度将高于以往年份;工业生产的巨大惯性及近年来的高投资已部分形成有效产能,将导致第二产业快速增长;第三产业将平稳增长。

  随着各项政策的效应逐步显现,经济景气开始回落,集中表现在投资、信贷、货币供应增幅明显下降,工业生产、物价涨势趋于稳定,企业家信心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均有回落。在这种条件下,在宏观调控政策的把握上应保持一段时间的观察期,不宜再出台紧缩性政策措施;调控政策操作的重点是在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的同时,集中解决好调控手段转型问题和解决经济运行中的制度性顽疾。

  通过历史回归分析得出,中国经济增长与投资增长高度相关,几乎每轮经济扩张都伴随着投资冲动与高增长,经济增速下滑又与投资动力不足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当前在宏观调控已经取得明显成效的情况下,行政手段应当适时退出,让位于经济手段。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周景彤)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宏观调控新闻 全部通货紧缩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赵薇邹雪纠纷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