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粮改甩包袱 粮企遗留问题自我引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31日 11:31 《财经时报》 | |||||||||
1998年粮改以来,为体现粮改成效,吉林省粮食企业历年发生的粮食损耗都没有在当期反映,迄今账面亏损60亿元,期间损失、损耗约35亿元,均未进账;此次全面核查是在粮食流通领域市场化改革全面推进的背景下进行的,粮食企业都想搭改革的“便车”甩掉历史包袱 本报记者 任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主任谢杨认为,粮食系统目前存在的种种弊病,多是省、地(市)、县、乡等有关政府纵容而导致的。 他认为,如果仅从文件上看,农发行以及粮食系统的监管体制已经细到了每一个环节,很难再找出更多“漏洞”;关键问题是,到了下面,就执行不下去。 谢杨认为,地方政府纵容的客观原因,是地方财政压力太大。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粮食企业的亏空,要由当地财政“买单”。因此,挪用粮食收购专项贷款,除了腐败等因素,更多的是体制弊端造成的。 几方面监管不到位,背后隐含的无疑是政府在推卸责任。“政府在甩包袱。否则,当地政府、农发行、粮食系统为什么不加强监管?”他说。 都想搭改革的“便车” 谢杨的分析,在吉林省农发行的有关文件中也得到了证实。 有关数据反映,此次亏库,是历史积累问题的一次集中暴露。在亏库的43.7亿公斤粮食中,2000年及上一年度发生26.2亿公斤,2001年发生4.4亿公斤,2002年发生6.3亿公斤,2003年发生6.3亿公斤,2004年发生0.5亿公斤。 这说明,2001年以前亏库数量约占整个亏库数量的70%。 农发行文件指出,1998年开始推行粮改以来,为体现改革的成效,实现减亏目标,吉林省粮食企业历年发生的粮食损耗,都没有在当期反映出来。迄今企业账面亏损60亿元,损失、损耗约35亿元,均未进账。 一位粮食专家指出,在以往进行的类似的库存核查中,粮食企业都想方设法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掩盖起来。但这一次,却是企业“主动暴露问题”。 他指出,此次核查是在粮食流通领域市场化改革即将全面推进的情况下进行的。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企业普遍认为,各种历史积累问题如果这个时候还不“和盘托出”,势必在改革后成为企业的“包袱”;眼下只有主动、充分暴露问题,才可能享受粮改政策。 一位粮食企业的职工私下评价:粮食企业对粮改政策存在美好的预期,都想搭改革的“便车”,借机甩掉“历史包袱”。 体制之痛 粮食系统的体制之痛,多年来诟病之声几乎不绝于耳。 目前,中国的粮食储备分为中央和地方的专项储备以及商品周转储备两种。这两项储备的贷款都由农发行核定。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分为两级:中央储备为垂直管理,承担国家粮食安全和一些宏观调控任务;地方储备由地方政府管理,通常地方政府委托粮食局行使管理职责。 中央和地方专项储备的作用,一是确保地方粮食安全;二是当市场价格出现波动异常时,平抑粮价。专项储备用于应付突发事件,不能随意动用;商品周转储备则归地方粮食企业管理和经营。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柯炳生教授表示,解决粮食体制弊端的关键,是将经营和储备分开。目前只有中央直属库分开,入库进行登记,出库由发改委调控,这就没有办法作弊;而地方出库、入库都由自己披露,只有自己清楚是怎么回事。 柯炳生长期关注粮储问题,前不久曾应中央政治局的邀请,专题分析中国农业发展形势。 关于“账实不符”的粮食到底是从哪个粮库里流出来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谢杨认为,发生亏空的往往是地方专项储备。他们通常在商品周转库存和地方专项储备两个库之间来回倒换粮食,多次套取银行资金。 因此,“管理和经营分开、储备和经营分开、储备资金和经营资金分开、储备和商品周转库存分开,这种做法实际上可以解决造假问题”。 “但是,说法已提了好多年,实际上很难操作。”谢说,在基层,若全部实现分开管理,需要重新配备一套人马和资金,增加一笔支出,改革就得多支付一笔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