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经济伤亡事故占全国二分之一以上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8日 07:18 中国青年报 | ||||||||||
记者 李健 本报北京7月27日电 “社会转型期,结构性矛盾对安全生产的影响非常突出。”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座谈会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这样分析制约我国安全生产状况
这位负责人从四个方面剖析“结构性矛盾”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一是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使安全生产工作面临新课题。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但从总体上看,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还很薄弱,伤亡事故多发。非公有制经济总量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伤亡事故则占全国的二分之一以上。 二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加大了解决高危行业安全问题的难度。煤炭、非煤矿山、建筑、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和领域,目前仍然存在布局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管理体制不顺、技术水平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高危行业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 三是区域经济机构的差异,使安全生产工作更加艰巨。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普遍落后,安全生产条件较差,重特大事故多发。东部地区在快速发展中,事故总量呈上升趋势。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总量快速扩张,也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几率。2003年事故伤亡总数排在前四名的广东、山东、浙江、江苏,都是经济大省。 四是从业人员结构的变化,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随着用工制度的改革,农民工、临时工和外来工已成为企业职工队伍的主体,加大了安全管理难度。 据了解,目前,矿山企业每年因事故死亡8000人左右,约90%是农民工。 除结构性矛盾外,这位负责人还分析了影响我国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的其他三个深层次原因。一是相当一部分企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甚至缺乏最基本的安全生产条件。据调查,近年来,工矿企业约半数以上的伤亡事故,都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条件导致的。 二是体制上的矛盾。截至目前,全国还有14%的地市、30%的县区没有专门的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已经建立机构的地方,也普遍存在设置不规范、力量不足、权威性不够等问题。 三是小企业发展中的问题。我国多数小企业目前仍处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普遍缺乏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能力,安全保障程度低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