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半小时》:缺失的泥石流预报(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6日 22:21 CCTV《经济半小时》 | |||||||||||||||
今天我们来关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刚刚发生的一起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从7月18日开始,云南德宏州盈江县普降暴雨,一场20年一遇的特大洪涝让盈江县的交通、水利、电力、通讯设施严重受损。到了20日凌晨2点左右,盈江县支那乡和临近的盏西镇又发
现场报道:空投救济灾区 记者在现场看到,现在我是在德宏州盈江县当地的一所小学里,这里的操场已经被辟为临时的机场。7。20洪涝泥石流灾害发生后,迄今为止大约有220名左右的灾民被围困在重灾区,由于交通阻断,救济物资无法送达,救灾指挥部决定采用直升机进行空投。 这次空投的物品包括了大米、饮用水、食盐、药品以及被褥、衣服,这些都是目前灾区最急需的物资。由于直升机每次运输的重量有限,总重15吨的物资将分为八个批次进行空投。 空投的目的地是遭受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两个村,支那乡的支东村和芦山村。在一路飞行途中可以看到,通往这两个村寨的道路多处被洪水冲毁,部分地方还出现了塌方。大约飞行20分钟后,直升机逐渐接近了支东村,在预先指定的地点,机上工作人员将救援物资投放了出去。投放点设在支东村的村委会,这里距离下面的村寨还有几公里远,那么救援物资是如何到达灾民手中的呢? 在支东村村口,记者见到了这样一幅场景:这是武警德宏支队的官兵把刚刚空投下来的物资运送到村委会,以便于统一分发。 受灾村寨的村民得到通知后,早早就从几公里外的安置点赶来。在村干部的组织下,每位受灾村民都领到了一袋大米和一包盐,村民们告诉我们,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的这几天时间里,他们的生活过得异常艰苦。 领到了救济粮,村民们急着上路,赶回安置点,虽然这一路他们还要跋山涉水走好几个小时,但是他们说,明天的日子就会好过很多。 记者在盈江得知,7月20日那场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中,这个县共有13个乡镇、51个村委会、11431户村民受灾,其中有5503户共27123位灾民,出于安全考虑,需要搬迁转移。当地政府对他们专门开辟了两个集中安置点,一个在设在受灾最严重的支那乡,一个设在附近的苏典乡。村民们能否得到妥善安置呢?记者在抵达盈江县的当天晚上,就赶到了刚刚启用的支那乡灾民安置点。 探访安置点 记者看到,这次给灾民安置的饭菜基本上是三菜一汤,除了萝卜、白菜、还有牛肉,青笋炒肉等,灾民们在按秩序领完饭菜以后,由于条件有限,他们基本上是在学校操场的空地上找一个地方坐下,围在一起吃得津津有味。灾民告诉记者,“很好吃。” 懂腊路是芦山村人,在这次特大泥石流灾害中,他刚刚建起的新房被完全摧毁,家里的农田也被吞没,在发生泥石流的前半个小时,懂腊路连孩子的衣服都没有穿就带着跑了出来,才得以幸免于难。懂腊路说,“埋了,全部埋掉了。” 不仅仅是懂腊路,这些灾民大部分是经过近7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从发生泥石流的芦山村走出来的。他们都是在短暂的时间内逃生,除了身上的这身衣服,没有带出任何财物。正值放暑假,这所空闲的学校也就成为安置灾民的临时场所。灾民告诉记者,“我们这里面住了25个人,7户家庭。” 支那乡党委书记孟成钟告诉记者,现在在支那乡中学里,这里已经安置了近300人,由于条件有限,灾民们也只能是20多人挤在一起,而为了防止灾后疫情的发生,县人民医院就组织人员在几天之前就开始对这里进行消毒。盈江县县人民医院医生告诉记者,“已经来了3天多了,在医疗方面,给大家做个保障,目前来说,现在主要就是一些外伤,像一般就是感冒,这些有点,再其它大面积疫情,这都没有。” 而在另外一个灾民点,盈江县苏典乡勐嘎中学,记者也看到,在这里已经成立了临时的救灾安置小组办公室,部队的官兵为灾民们搭建好了帐篷,警察和民兵维持着整个灾民点的秩序,在这里蹲点的盈江县县委副书记谢大鹏告诉记者,在这里灾民人数有592人,现在基本上能保证每人一床棉被、一床褥子和一张草席,保证每个灾民的基本生活。盈江县县委副书记谢大鹏说,“目前为止,灾民的吃、住、就医、用电等,都得到了保障。” 记者在当地了解到,这次7·20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是盈江县解放以来遭遇的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虽然这次滑坡、泥石流席卷了盈江十多个乡镇,但是人员伤亡主要发生在支那乡的两个村寨。为什么这两个村寨的灾情会尤其严重呢? 在7·20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中伤亡和失踪的,主要是支那乡支东村和芦山村两个村子的村民。居住在这两个村寨的,基本上都是傈僳族老百姓,这个地区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大的洪涝灾害。那么,这次的灾难究竟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多村民伤亡呢?我们的记者在支东村石洞寨进行了调查。 探访灾区一:支东村石洞寨 走进村寨,眼前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整个村寨都像被埋进了泥里,大部分房屋只露出了房顶。从倒塌房屋里凌乱的衣物和散落在现场的物品不难看出,当时人们离开时是何等的惊慌。除了几只被遗弃的动物在四处游荡,整个村寨就像一座凝固的死城,悄无声息。 村民曹孝林回忆当时逃生的一幕,依旧胆战心惊。他告诉记者,泥石流夹杂着树支,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呼萧而至。当时村民们都惊恐万分,扔下了手中和家中的所有东西,纷纷向四处的高地奔跑,村子里的猪牛羊瞬间就被泥石流埋在地下,正是因为跑得及时,大家才逃过一劫。曹孝林告诉记者,“这个寨子里面一个人也没有,我们的东西都没有办法拿。” 当奔跑到安全的地带后,村民们开始松了一口气,当时村民们以为大河的东面地势相对平坦,山坡并不很陡,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安全的地方,因此,五个孩子一直被安置在眼前的这片山坡上,但随着大雨的浸泡,这片看起来安全的地方,泥石流再度发生了,村民们再次四散奔逃,五个孩子瞬间被泥石流卷走了。曹孝林说,“哗的一下子就全部都被掩盖了,那五个孩子也卷走了。” 泥石流发生后,由县政府和武警官兵组成的搜救队用了一天的时间才艰难到达石洞寨,此时此刻,石洞寨已经不复存在。武警德宏支队二中队队长张红军告诉记者,“有25户严重受损,其中9户被完全埋没了。” 据村民回忆,从7月出开始,石洞寨就出现了连续降雨,到了7月初,盈江县部分地区发生泥石流,曾经有县里和村里的干部向他们发出了警告。曹孝林说,“县里面也有过通知,说是随时准备,随时都会有这种泥石流发生,所以就叫我们都准备,我们心里是准备了,但是没有实际行动。” 到了7月18号,大雨变成了暴雨,村里的河流迅速上涨,村民再次收到警告。曹孝林告诉记者,“我们祖宗几十代就这么住下,肯定也没有什么。” 虽然村民始终心存一丝侥幸,但是到了18号夜里,前所未有的大暴雨导致山洪爆发,村民终于采取了行动。石洞寨村民说,“我们大家一起商量之后就跑啦。” 这个决定最终让石洞寨的150多名村民逃过了灭顶之灾。大难之后,已经被安置到别处的村民不约而同回到熟悉的地方,触景生情,那段眼睁睁看着家园被毁的经历让每一个人都沉浸在悲伤之中。 事后回想,如果村民早一点重视相关警告,如果村干部早一点组织村民撤离村寨,也许这5个孩子就不会丧命,而在另一个重灾区芦山村,这场泥石流酿成了11人死亡、42人失踪的惨剧。为了搜救幸存者,由军队、武警和政府组成的搜救队,这几天来可以说是经历了一次惊险之旅。 主要受灾地芦山村搜救经过 对于芦山村今年只有11岁的欧桂花来说,这一次特大泥石流灾害给她带来的是深深的悲痛,在被泥石流的轰鸣声惊醒后,她就发现,身边的父母亲以及姐弟6人都不见了,一夜之间,她的世界就彻底改变了。欧桂花告诉记者,“爸爸、妈妈都死了。” 父母亲的死使欧桂花一下子变得难以接受,现在年迈的外公暂时照顾她的生活,房子没有了,亲人也没有了,面对以后的日子,年幼的欧桂花不知道该怎么办。而对于另外一个家庭欧正山来说,他的71岁的父亲正承受着失去大儿子一家的痛苦。 在这次灾难中,欧正山的大哥一家6口人也只剩下了一个9岁的女儿,其他人全部被无情的山洪卷走了。 老年丧子,把老人一下子击倒了,这几天吃不下,睡不着,整天躺在帐篷里,靠打点滴来维持着生命。而这位逃出来的村民至今都还心有余悸。 记者了解到,7月20日,芦山村发生特大泥石流时,大约是在凌晨2点多钟左右,此刻,村里的人都正在熟睡当中,毫无防备;因此当时在芦山村就造成了11人死亡,42人失踪,其他幸存的村民都是在被泥石流来之前,被巨大的轰鸣声惊醒后逃生的。参加现场搜救的武警官兵也向我们证实,他们搜寻的遇难者都是在睡梦中被泥石流掩埋,窒息而死。 为什么同是发生泥石流的地方,石洞寨只是因为意外死亡了5人,而芦山村的伤亡人数这么多呢?芦山村的村民告诉记者,他们平时只是预防河道里的泥石流,对于山体滑坡,他们之前没有收到任何部门的警告。 在盈江县国土资源局,记者了解到,对于泥石流的预防工作,一般是通过平时的排查,发现隐患,然后建立监测点,再在暴雨等天气时加强预防;而盈江县国土资源局助理工程师向记者证实,在此之前,他们并没有在支那乡建立监测点。 同时在盈江县国土资源局今年3月11日签发的《盈江县地质灾害防治预案》上,记者看到,芦山村后滑坡作为第一条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也就是说,在这次泥石流灾害之前,在发生灾害的支那乡早就应该建立监测点,以加强预防。 在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以后,7月20日晚上11点30分,51名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警察和部分干部连夜徒步前往芦山村营救受灾群众,经过13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在21日中午12点30分到达了芦山村,此刻芦山村已经空无一人;救援队员继续往山上寻找,终于在后山上找到了这些逃生出来的受灾群众。 经过10多个小时的徒步跋涉,这些灾民终于达到了苏典乡勐嘎村,他们也是这里接收的第一批受灾群众。 其实,泥石流灾害对盈江县来说,并不是一个新名词,就在7月5日,这个县的姐冒、弄璋等19个乡镇就曾经遭受过一次严重的泥石流,造成11人死亡、34人失踪,600多公顷农作物绝收。为什么仅仅7月份一个月,盈江县会接连发生两次泥石流呢?稍后,我们将请专家来分析灾害频发的原因。 记者进入盈江灾区后看到,在一些山体上,远远看上去会发现有一条条的滑坡带,就像是山体被抓破了一样,当地人把这种地形称为“猫抓脸”。洪水和泥石流经过后,在这些滑坡带里,残留了大量残枝断木,甚至几十吨重的大石块,可见当时泥石流的威力巨大。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地质高级工程师,李连举博士就随同第一批救援人员进入了芦山村,对于这里频发的灾难,他是如何解释的呢? 专家分析灾难原因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李连举告诉记者,“盈江县,特别是芦山村这一带,它的岩石结构,比较疏松,而且是一种特殊的岩石,易于风化,风化以后,土层都比较厚,特别是在,陡坡地带的风化土,一旦碰到强降雨,土体,水分饱和以后,再加上,再大的强降雨,就给这种土体一种压力,相当于一种液压,一种持续的液压,在土体承受不了,这种压力的情况下,它就会顷刻间发生滑坡。” 作为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地质高级工程师,李连举告诉记者,虽然这次发生特大泥石流的山上森林植被很茂盛,但由于特殊的地质状况,在长时间的雨水浸泡下,山体就会滑坡,从而引发灾难。李连举说,“在我们这个地方,德宏州的盈江县历史上也发生过类似的滑坡。” 同时李连举还告诉记者,盈江县是云南省地质灾害的强烈活动区,每年都会发生泥石流灾害,就在这次7。20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之前,7月5日发生的泥石流也是类似的现象。李连举告诉记者,“平常如果发现山体有开裂或者有什么异常的情况,通知他们及时转移,还是有可能的。” 记者了解到,到目前为止,云南省今年死于洪涝泥石流灾害的人数已经达到100人,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总数。而气象部门预测,眼下大盈江流域才刚刚进入汛期。在余下的汛期里,这里的百姓如何防范新的地质灾害呢? 让预警机制落到实处 在盈江县气象局,记者看到了一份6月28日签发的《盈江县2004年7月短期气候预报》,上面明确指出7月19到21日有一次大雨天气过程。气象局局长梁刚告诉我们,按照目前盈江气象站的装备水平,他们完全能够预测到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天气。 云南省气象局局长刘建华告诉记者,早在去年5月,他们和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就已经成功开发了一套“云南省地质灾害预警系统”,而且在7月18、19日,这套系统已经对盈江县观测点发出了可能发生泥石流的高等级警告。但是,这套预警系统如何与救灾工作结合起来,刘厅长坦言,目前还存在困难。 盈江县县县委书记杨跃国承认,在7·5灾害发生前,当地干部对泥石流的防灾工作重视不够,大灾过后,他们将吸取教训,全面提高防灾意识。 虽然,盈江的预警机制在这次灾难发生后,得到了强化,可是当地政府表示,现在与加强预警工作同等重要的,是加快救灾的进度。由于交通、气候等原因,一些村寨的救灾物资仍然不能及时送达,妥善安置灾民,当地政府还是有不小的难处。不过,国务院已经先后两次向盈江灾区派出了救援工作组,随着天气的好转,相信灾区的这些难题也很快会迎刃而解。 最后,我再公布一下我们的短信留言号码,13910614001,如果您有什么新闻线索,可以给我们发短信 记者:孙岭 卢小波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 《经济半小时》首播时间:21:30 重播时间次日:12: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