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韩商的家园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5日 13:02 《财经时报》 | |||||||||
【地方风景线】 本报记者 郑重 韩国人杨元皓给人一种“很山东”的感觉:一对特大的眼睛、一副宽大的骨架和略显夸张的动作幅度。每当向朋友介绍自己的时候,他总是用不太熟练的汉语一再强调说:“
杨是大普玩具株式会社会长。他1993年来到青岛,1999年在当地投资了自己的企业。“即使这样,我还一再后悔来青岛太晚了。”他说,“我喜欢青岛有几个理由:一是青岛的气候好,生活非常舒服;二是山东文化让我这个喜欢孔子的人感到特别亲切;三是青岛人特别好,让我觉得青岛特别有亲近感。更重要的是,青岛成就了我的事业。” 他的翻译形容说,杨对青岛市“爱得不得了”,并且认为自己的祖先以前肯定在山东生活过。“有一次,一个青岛朋友的父亲病故了,他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乘飞机从韩国赶回来帮忙料理后事。许多人都为此大发感慨,说如此重情、仗义的人,怎能不姓中国的杨。” 杨已经决定永远留在青岛,并正在为把全家人都搬来做准备。眼下,他的大儿子早已在青岛,正在当地的一所大学读书。他的女儿还在韩国。杨说,他让她读的是中文专业。 现在,共有5700多家韩国企业在青岛做生意,有5万余名韩国人长期在青岛生活、工作,这使青岛成了韩资企业最多和韩国人居住最集中的中国城市。青岛市副市长于冲说,韩国在青岛的投资额已占其在华投资额的近1/4,而青岛实际利用外资中的大约一半也来自韩国;在该市出口前20位企业名单中,韩国企业超过了10家;另外,自1989年至今,韩国人在青岛已雇佣员工33万人次。 正是基于双方过去16年来的经贸合作,青岛市政府与韩国驻青总领事馆在大约20天前举办了首届青岛韩国周。那是青岛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与国外友人的交流活动。于冲说,当地政府希望承接更大规模的韩国产业转移。 韩国驻青总领事辛亨根说:“无论是从地缘、文化还是环境、产业等方面来讲,青岛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最适合韩国人创业和生活的城市。” 住在流亭街道的林永(吉+吉)见证了韩国企业在青岛由少到多的发展过程。林所在的青岛托普顿电器有限公司是山东省第一家韩国独资企业。 上世纪80年代,韩国经济高速增长,国内劳动力不足,人工成本增长,当时一个韩国工人的月收入相当于一个中国工人的20倍。在这种情况下,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要特色的韩国企业开始积极向外拓展,东南亚及中国大陆成为它们转移工厂的主要区域。 林所在的企业也积极到海外办厂。他们最先投资于泰国,与当地企业合资,但两国之间较大的文化差异致使合资夭折,韩方最后撤回了投资。 1989年,他们选择了青岛。“选择青岛主要是从地理位置考虑。”林说,“但在最初的几年里却为交通伤透了脑筋,因为两地没有直航,不仅每次回韩国都要绕道香港,而且原材料在运输途中转运通关需要1个月的时间,公司往往不得不停工待料。” 林非常着急,总是找外运公司查寻货轮到港时间,但当时青岛人服务外商的意识和体系还不像今天这样周到热情,因此得到的答复常常是“我们也不清楚”。 这种情况到1991年发生了根本改变。中韩开始通航,这使从韩国运出的原材料1周即可抵达青岛。 由于是最早落户的韩资企业管理者,林有着比其他韩商更丰富的中国阅历。例如,在给中国工人制定工资标准时韩国人一开始没有经验,也没有先例可循。在韩国,工资结构非常简单,而在中国,每个工人的工资条里却有十几条细目,包括副食品补贴、取暖费、妇女生育费等。最后,青岛市劳动、物价等部门的负责人到林的厂里开现场办公会,制订了韩资企业的第一个工资标准。这对后来的韩资企业在青岛投资起了指导作用。 招工也让林印象深刻。他回忆说,那时外资企业很少,而当地人又非常羡慕外企,所以招工时,有许多人托人向韩商说情,希望进厂当工人。 青岛托普顿电器有限公司招的第一批工人中不少人是有来历的,但今天,韩资企业招工已经有些困难了。在有些区县,外来打工者人数已经超过了20万,比当地人还多,但即便如此,还是不能满足一个接一个开工的外资企业的用工需要。 在如何管理中国工人方面,林也经历了一个摸索的过程。最初,韩资企业用韩国人管理生产,结果发现问题不少。“韩国人都是急性子,与中国工人常发生摩擦。后来我们开始用中方代表管理生产,效果非常之好。”他说。 现在,在流亭的韩资企业几乎家家都有一个极其重要又非常特殊的人,叫“中方厂长”。中方厂长往往由企业所在村庄的村干部推荐,后者都深刻地认识到引进外资对村庄的前景和改善村民生活质量是多么重要。 林每年都把厂里的中方管理者送到韩国轮训或旅游,时间长的一两年,短的一两周,至今已总共送去了20余人。从韩国回来的这些中方管理者与韩商之间的沟通不仅更容易,相互间的理解也变得更深刻了。包括林在内,在流亭的不少韩国人都有在村长家喝酒被灌醉的经历。 韩商与青岛人的友谊在过去的16年中经历了考验。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时,流亭街道在危难之中向韩商伸出了援手。比如实行减缓税费之类的政策,帮助韩资企业渡过难关。“我们好感动啊!”林说。他现在每年都代表企业向当地小学捐助3.6万元以表心意。 中韩两国人在一个城市生活久了,通婚的情况也出现了,林手下就有一个韩国小伙子爱上了一个当地姑娘并结了婚。这样的婚姻在流亭近两年还有好几桩,而将来肯定还会越来越多。28岁的青岛海洋大学韩国留学生金秉豪说,他现在“最大的愿望”是学好汉语,以便将来从事中韩之间的国际贸易,而且“特别想找一个青岛的女朋友”。 比同胞杨元皓“永远留在青岛”的决定更早,林早就把妻子接到了青岛,并且在青岛生了3个孩子。有着与林相同生活经历的韩商越来越多,目前,在青岛市中小学就读的外籍子女共有1600多人,其中韩籍子女1400余人,约占90%以上。林的妻子因此改行开了间幼儿园,专门招收韩国孩子,生意不错。 林说,这些年来有许多韩国同胞向他询问青岛的投资环境,而他总是回答他们说:“你们来看看就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