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率迅速下降的背后:剥离之后咋办?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2日 15:11 经济日报 | |||||||||
正在加速股改的中行、建行近日宣布,截至今年上半年,两大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分别降至5.46%和3.08%,而两家银行刚公布的2003年年报显示,半年前,也就是2003年底,中行的不良率超过16%,建行的不良率也在9%以上。 有关专家表示,两家银行不良资产率的快速下降主要得益于半月前国家参与实施的两大行2787亿元不良资产的剥离和此前两大行积极从事的不良资产拍卖。而这些被剥离和拍
规模庞大的不良资产 据有关统计资料,截至今年一季度,我国包括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以及资产管理公司待处置的不良资产合计大约为3.5万亿元,这一数据尚不包括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外资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 3.5万亿元的不良资产,即使按20%的回收率计算,不良资产市价总值也将在7000亿元左右,相当于股票市场市价总值的14%,保险公司总资产的70%。这无疑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市场。 与这一庞大数据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我国2006年底金融业将全面对外开放,中外资银行将同台竞争。目前,中国的金融改革和金融市场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关口,距中国银行业完全对外开放尚有不到两年的时间,在这两年的时间内,我国金融市场必须取得突破性进展,商业银行必须迅速提高竞争力,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是要有效解决这3.5万亿元的不良资产。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易纲给出了不良资产解决的大致时间表:到2006年末,我国金融机构不良率明显下降(目前大约17%);2010年达到10%以下;到2015年达到5%以下。 当然,这一时间表要顺利实施是有条件的。一是宏观政策正确;二是不良资产市场建设和不良资产处置,特别是建立一个多层次的不良资产市场。 不良资产市场不可缺失 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谢平形容不良资产市场是一个“迷人”的市场,而这迷人之处来源于其定价的不确定性。 不良资产定价非常复杂,不确定性相当大,确定回收率(价格)的动态因素很多,不良资产的回收率也分布在20%—80%这样一个很大的空间。同时,不良资产市场可与其他任何金融工具衔接,下一步发展的空间很大。 国外投行也深谙这一市场的诱人之处。高盛、摩根士丹利和美林三大投资银行以及花旗、汇丰等金融集团都已经在中国不良资产处置方面有所动作。 尽管如此,人们仍抱怨不良资产定价缺乏透明性和公平性。由于缺乏不良资产的交易市场,投资者当然很难获得准确的价格信息。 同时,缺乏不良资产市场也使债权人丧失了对债务人的控制权,这对于银行、投资者都不利。如果有有效的不良资产市场,投资者可以按市场价购买这些债务,获得对公司的控制权,并解雇不胜任的管理人,这有利于不良资产的投资者通过多种手段盘活不良资产。而目前的情况是,债权人不能解雇公司管理层,即使有不良资产的诉讼,对债务人而言,只是一件麻烦事,并未对其构成威胁,贷款风险不能触动管理层,使其从内心深处害怕。 而从中国处理不良资产的紧迫性来看,也不能不尽快建立起有效的不良资产市场。有关专家表示,如果单纯依靠金融机构目前的盈利能力,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依靠核销方式处置几万亿元的不良资产,现有的不良资产恐怕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核销完,这样的时间成本太高。 可见,建立有效的多层次的不良资产市场已刻不容缓。 加快不良资产市场建设 对于如何建设中国的不良资产市场,央行行长周小川认为政府在立法等方面大有可为。 在立法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有关立法给予资产管理公司在政策和权力方面的保障,赋与资产管理公司更多投行的功能以便其更加迅速有效地处置不良资产;希望新的《破产法》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债权人权益,减少企业逃废债行为并降低银行贷款的风险;建立专业法庭,使资产处置这一涉及复杂金融产品的行为有更高水平、更公正、更立足于全国的裁决,避免在资产处置过程中出现地方保护;加大对外开放,更好地吸引民营资本和外资参与这一市场。 对资产管理公司下一步的发展,周小川表示,尽管在改革过程中中国不良资产总量趋于减少,但仍会高于成熟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或转轨国家市场相近,从这个角度看,今后不良资产处置工作是艰巨的长远的,中国资产管理公司发展有其自身的经验和教训,资产管理公司还有许多工作没有做,还不是关门的时候。 周小川表示,以账面价格剥离不良资产今后不一定会再有,而是会更市场化,利用专业化技能和市场化手段解决这一问题。因此,中国有必要进行政策准备以解决经济发展中不良资产的进一步形成。 文/本报记者 赵晓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