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能否不伤及无辜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0日 05:21 中华工商时报 | ||||||||||
程凯 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究竟如何影响经济的各个层面?有些是一开始就可以预计到的,有些则是在初期难以把握的。一开始就可以预计到的,比如不得不运用行政手段来控制信贷规模的方式难免伤及无辜;一开始难以把握的,比如给经济降温是否会减少外资的流入。
对于后者,目前的结果倒是乐观的。尽管担忧一直存在,但是外国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热情不减。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上半年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平稳增长,今年1-6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1688家,合同外资金额726.9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38.8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89%、42.66%和11.99%。 而对于前者,一开始的担忧就是后来的事实。加息这种更为纯粹的经济手段没有被采用,主要是为了避免让原本就困难重重的国有企业陷入更深的危机,进而让大量贷款给这些国企的银行坏账比率进一步上升。于是,政府以前惯用行政手段被迫再一次使用。 考虑到用行政手段难免伤及无辜,信贷控制被限于几个重点行业,而且发改委等部门也多次强调不会一刀切,但是结果仍是不乐观的。事实是很多并非信贷控制的行业,尤其大量原本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根本在如此环境下获得维持运营所需的贷款,甚至出现普遍的民间高利贷现象。这一点被大多数反对用行政手段调控经济的人所诟病。 想要给经济降温,让它回到资源可以承受的轨道,又想让经济活跃健康的部分完全不受伤害,按照中国改革的发展阶段,没有这种两全其美的事。问题的根本解决办法还是加速市场经济改革,尤其是政府行政体制的改革,而同时必须保证的是国有企业的稳定,否则没有社会经济的稳定就一切都免谈。 这样的说法,不是要牺牲民间的活力来保证国有企业的生存。因为经济要发展,最终要靠经济中的良性发展领域。综合来看,由于各方数据已经得出“宏观调控已经初见成效”的结论,那么现在是重新调整政策的时候吗? 上周的7月13日,国家发改委表示,从4、5月份经济运行情况看,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遏制、货币信贷增幅明显回落、基础产品价格上涨得到抑制、部分过热行业生产增速明显回落等几个方面。 不过最后发改委的结论还是“经济运行问题仍大”,例如“投资增幅仍然偏高,投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还比较明显”、“基本建设贷款继续增多,贷款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比较突出”、“煤电油运供求关系依然相当紧张”、“价格总水平上涨压力依然较大”等。发改委因此认为,宏观调控目前的成果是阶段性的,宏观调控仍处于关键时刻,加强宏观调控的决心决不能动摇。 由此可见,基本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不会在近期改变,难道要等待经济的良性面被继续扼杀?庆幸的是紧接着7月14日,事情就出现了转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上半年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的情况,研究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提出了10项工作重点,其中两项涉及到解决调控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个是认真做好货币信贷工作,合理控制货币信贷总量,优化信贷结构,及时为有市场、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的企业提供正常流动资金贷款,切实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建设。 另一个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出台投资体制改革方案,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抓紧研究制定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从第一条来看,应该说“三有企业”的提出只是表明了政府的一个态度,因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谓“三有”还是较难把握的,但是毕竟针对行政手段难免“一刀切”的特点,“三有企业”的提法重新为那些良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开了一道口子。如果把握得好,大量受到信贷压制的“三有企业”会重新获得生机。进一步说,可以把“三有企业”的提法看做一个信号,就是在宏观经济调控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时候,中央政府已经有心把重心偏向保护经济良性部分的那一面。 我看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部门一条基本路线从未改变,就是在任何事情上都“摸着石头过河”,稳定被放在首要地位。这一轮的宏观经济调控也是如此,一步一步地尝试,一步一步地修改。 当然,所有的谨慎都源于我们特殊的经济阶段。都知道深化市场经济改革是攻坚战,是解决大多数问题的根本所在,但是加快市场经济建设也得一步一步来。市场改革不能一步到位的主要原因应该有两个:客观上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取得突破,主观上政府部门改革行政体制的决心还要进一步明确。 这两条都在下半年经济工作另一个重点中被提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出台投资体制改革方案,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抓紧研究制定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如果说,“三有企业”的提法如何操作是这一轮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转机;那么,如何将后一个工作重点中提出的概念落实成具体可操作的政策,将是下一轮乃至今后所有宏观经济调控的转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