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预警 让每个人都知道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8日 16:20 《财经时报》 | |||||||||
突发性气象灾害信息应让每一个市民共享,即利用一切通道,让更多的人在第一时间获得灾害预报,这是减少气象灾害损失和伤亡的最好办法 本报记者 席斯 “一座拥有1450万人口的国际化大型城市,面对一场暴雨所表现出来的应急能力与
吴正华认为,北京“7·10”暴雨的预报还是及时的,在暴雨前1小时,气象部门就向各有关部门发出了强雷雨警报,但气象局对短时间内如此大的强降水量也估计不足。 “北京气象局一年365天,特别是汛期,每天24小时,从领导一直到下面具体的预报员都在坚守岗位,可以说不存在漏报问题。在预报问题上目前最值得考虑的是如何在通知了有关部门的同时,让全城人民也都及时得到预报,使大家心里有准备。”吴正华说,这是完善气象灾害预警的关键。 以此次北京暴雨为例,如果市民得到了暴雨讯息,知道降水如此大,很多人出行可能就不开车了,这对交通是很大的缓解。也许还有一部分人会取消外出的打算,躲在家里,这也能减少救灾压力。市民还可能做好防雨准备,危旧房、地下室事先采取措施等,可以避免很多意外伤亡和损失。 吴正华介绍说,在香港,特区政府建立有一整套灾害防御法律体系,对香港市民而言,灾害性天气“黑色预报”家喻户晓,社会公众在面临气象灾害时都清楚该如何正确处置自身行为,当地电视台对台风等灾害性天气也会进行全程直播。 而在美国,除了建立防灾法律体系外,还拥有专用警报系统,其天气广播电台能将预警信息发送到偏远山区,当地农民用收音机就可以接收,这种收音机就算处于关闭状态,对预警信息也能自动开启播放。 吴正华认为,一个完善的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应该能够使社会各方力量整合起来,以最高的效率共同执行预警预防工作。 “突发性气象灾害信息应让每一个市民共享,即利用一切通道,让更多的人在第一时间获得灾害预报,这是减少气象灾害损失和伤亡的最好的办法。但我们没有调动这些渠道的权力。”吴说。 据悉,现在气象部门和电视、电台、移 动运营商也有合作,但范围过窄,而且都是常规合作。他举例说,目前,中国移 动用户可以通过01121预订气象信息,气象警报只在预订用户中发送,受益范围有限,但如果要求移 动运营商给每个手机用户发送灾害性天气预报,难免涉及到利益问题。吴正华认为这个工作操作起来并不难,但气象局显然没有这个协调能力,还需政府部门协调部署。 吴正华提出,今后在气象灾害预警机制的框架内,双方最好有一个合作机制——只要气象部门预测到灾害性天气,这些媒介必须在第一时间提供预报平台。而对于气象部门来说,是很乐于将气象预报传播更广、更快的。 最后,吴正华像一位真正的天气预报员一样对未来几天的气象情况做了预报:在7月17日到18日,甚至可能到19日,华北地区可能会有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情况可能会比7月10日这次更强,而且降水不仅影响城区,可能还会出现在山区,所以,一些不设防的农村要防范洪涝和泥石流灾害。他呼吁,其他省市也要吸取北京市的经验教训,未雨绸缪,提前做好预警预防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