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北京大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8日 15:31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赵 萍

  北京报道

  5小时暴雨

千件数码产品1元热拍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7月10日)那天,下午3点钟左右,雨已经开始下了,但最初的一个小时,(雨)一直淅淅沥沥地,也不太大。大概4点钟的样子,漫天铅黄。我和老公(石先生)一起驾车行至五棵松桥附近,经过了一个过街天桥后,突然眼前就变得白茫茫的,雨水就像洗车的高压水枪喷射出来的水幕一样,打在挡风玻璃上。活了20多岁,没见过这么大的雨,更别说在雨中行车了。”

  虽然已经过了两天,但岳女士向记者讲述当天经历暴雨过程时,还是心有余悸。她说,第一次驶入积水时,也不知道哪里透水,脚底下已经开始湿了,车外的水中开始时不时地有砖头石块被水流冲过来,听着排气管在水里吹泡泡,咕噜咕噜的声音,几乎被吓哭了。

  “真是进退两难。前进,不知道眼前的水究竟有多深,过不过得去;后面不断有车开过来,向后退也是不可能的了;就这么停在路中,又怕哪个更晕的车过来,没头没脑地撞上。”石先生摇摇头补充道,眼中不免流露出了一丝恐惧。

  10日那天,数不清有多少人经历了与石先生夫妇同样的遭遇,也包括记者本人。

  当天,记者恰在淹水较为严重的北京城西南,目睹了倾盆而下的暴雨:主干道上,车辆一动不动地排着望不到头尾的长龙,次级道路上,各种车辆横七竖八地插在路中;西翠路上,十几处塌陷,七八辆车一头栽进去;莲花桥下,积水已经将很多小车漫过后,继续不遗余力地向上爬过大公共汽车的玻璃窗。

  保险商48小时接案数千

  从暴雨开始肆虐的那一刻开始,保险公司接案的电话就没有中断过。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理赔中心穆主任介绍,48小时内,人保北京分公司共接到因为暴雨造成的车辆出险的报案共计1110起,造成企业财产和家庭财产出险的报案不足100起。他说,像这样集中接报因被水泡出险的情景十分罕见,但尚不会对各公司的经营产生严重影响,公司也暂没有因此修改条款或费率的打算。

  当记者问到此次北京暴雨,会导致人保理赔额增加多少时,人保新闻发言人傅助表示,理赔工作仍在进行中,“要按照条款的规定和承保范围来进行认真的处理,大家都在紧急应对这个突发事件,目前无法估计准确的损失程度,但相信不会对公司全年的赔付率造成很大的影响。”

  另据人保北京分公司一位有着多年车险理赔经验的人士分析,仅这次事件人保北京分公司至少要增加近千万元的赔款。

  据相关报道,平安财险、太保财险也相继接到了近千件报案,损失程度不详。

  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车险部李经理表示,因为中华联合的业务并不集中在中心城市,因此此次出险车辆不多,报损案共87件,但仍比平时高出一倍多,预估损失在100万元以上。

  按照目前理赔的情况来看,单车赔款在几百元至上万元不等,其中一辆途经莲花桥下被积水没顶的奥迪A6可能是所有车辆中损失最严重的。李经理说,这辆车要更换发动机、仪表盘、电脑系统、电路、灯,维修清理内饰等,费用合计在10万元以上。

  业内人士按照如上情况估算,京城各家保险公司为这“5小时暴雨”支付的赔款将超过3000万元。

  由于目前没有官方的统计数据,京城此次受灾的总损失情况及未来的隐性损失尚难测算。

  事情进展到目前阶段,保险公司似乎成了最大且最先浮出水面的“受害者”。那么保险公司是否可以通过行使代位追偿的权利来分摊其风险呢?

  人保北京分公司一位资深人士说,类似这样的自然灾难,保险公司很难追偿。虽然道路塌陷可能有市政工程的责任、小区物业的管理上可能也有不足,但是这种追偿是一件非常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在债权转移过程中,也有很多操作上的障碍,以前也没有这样的先例。

  上述人士表示,虽然类似的突发事件往往造成较大的损失,但发生概率不会太大,因此一般不会影响保险公司费率的厘定,对投保人最直接的影响是其在次年投保时,可能无法享受相应的优惠。

  应急体系欠缺

  一场5个小时的暴雨,将各部门的应急系统间缺乏协调、气象预测警报传递不畅、城区排水管网建设滞后、道路交通网络脆弱等诸多问题逼现出来。

  “这只是北京今夏汛期真正到来之前的一个序幕,大规模的强降雨天气通常集中在七月下旬和八月上旬。”北京减灾协会常务理事吴正华说,如果现在不赶紧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汛期真正到来时,将会是怎样的情景谁也无法预测。

  吴正华说,一份数万字的《北京市减灾规划》早在1995年就制定出来了,其中包括地震、洪涝、干旱、泥石流、高温、疾病、火灾、昆虫、化学灾害等各种灾害的减灾措施,工程减灾项目措施及非工程减灾项目措施,《规划》还建议市政府牵头建立公共危机综合应急指挥管理体系。“但是《规划》问世距今已有十年时间,一直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吴正华十分感叹。

  吴称,去年的SARS之后,北京市曾有计划建立减灾应急指挥系统,但目前仍处于方案的制定过程中。

  历史纪录表明,上海、武汉、香港等地区,每小时降雨强度都低于北京,北京并不是一个风平浪静的城市。

  吴正华认为,各部门应该对各自的应急预案进行反思和调整,由市政府综合气象局、交通局、水利局、供电局各部门的预案,建立综合的减灾指挥中心实体,实现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将减灾纳入法制轨道,制定减灾法;建立综合性的应急专业队伍;建立防灾、减灾、抢险的物质储备。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解放军东山岛军演
2003年审计报告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长春人质事件
《十面埋伏》 视频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见证《焦点访谈》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