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牵头企业走出去 “工程换能源”战略起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7日 12:02 《财经时报》 | ||||||||||
中国与巴西价值10亿美元的“工程换能源”协议最后敲定,与安哥拉20亿美元的工程换石油协议也将在年内草拟 本报记者 钮键军 李先生是中铁十二局海外部的一名管理人员。上周末,在一次关于中国企业“走出
参加这次会的大多数代表怀着同样的心态。 记者从中国商务部有关部门了解到,在有关“走出去”的问题上,中国目前的政策是“助富而不扶贫”。政府并将引导中国企业前往拉美和非洲地区,为中国获取稳定的原材料供给,包括能源。 今年1~6月,中国外贸逆差达68.2亿美元,主要原因是中国对原材料需求较大,而原材料商品价格居高不下,商务部牵头的“走出去”战略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一状况。 商务部研究院一位研究员告诉记者,中国能源企业对外投资,参与海外油田开采,已经为中国获得了50万吨的份额油。随着中国能源企业在海外力量的扩张,这一数量还将大量增加。 新思路:用工程换能源 今年5月,巴西总统卢拉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巴两国30家企业签订了近百亿美元的投资贸易合同。 中国商务部也同巴西有关部门签订了“工程换能源”的合作备忘录。据此,中国将负责对巴西的一处港口进行投资建设,投资额为10亿美元;作为回报,巴西将向中国提供等值的铁矿砂、石油以及铝矾土等原材料。 据商务部人士向《财经时报》透露,有关该备忘录实施细节将在两周内由中巴双方官员和专家最后敲定。 今年4月,与此项合作有关的中国企业对巴西进行了详细考察,其中包括中国五矿集团、中国港湾集团公司、上海宝钢集团等。一位参与谈判的人士告诉《财经时报》,这次同巴西的合作开创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个新的模式——利用工程换能源,这实际是投资换供给的一种形式。 这位人士分析,此前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偏重于本行业投资,比如工程部门专注于在外国建筑市场的发展,能源企业则偏重于获得能源合作。这样做的最大弊端是中国企业在海外不能形成合力。特别是能源企业,为了获得海外油田开发权费尽周折。比如,中国此前曾希望开采伊朗的塔什干油田,但最终败在了日本公司手下,原因是中国的投资额不能满足伊朗方面的需要。 “但现在,中国利用在工程建筑方面积累的资本,可以通过参与外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能源及初级产品的开采权”。同时,中国的工程公司也将扩大在外国的业务领域。 《财经时报》从商务部国际合作司了解到,中国正在积极运作与安哥拉有关“工程换石油”的协议。有关人士透露,两国有望在今年年底达成这一协议。安哥拉希望中国能对安哥拉进行20亿美元的投资,安哥拉今后将向中国提供等值的石油。 商务部研究院跨国经营研究部一位人士指出,今后中国这种“以工程换能源”的方式会迅速扩大。因为目前拉美、非洲国家为了吸引外资,都在“大兴土木”优化当地的硬件设施,提升本地区的投资环境,但普遍缺乏资金和技术,这正是中国企业的优势所在 。 准许外国银行参与? 中国商务部显然意识到这一发展趋势,正在着力引导中国企业把海外投资的目标向拉美和非洲扩展。据商务部统计,今年1~5月,中国对外投资达到7.67亿美元,近80%集中在亚洲地区。 商务部的一位司长对此表示,对亚洲的投资符合中国目前的外交政策,但拉美地区丰富的资源也不应放弃。 据了解,商务部正在和财政部有关部门进行磋商,研讨出台允许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利用外国银行贷款的方法。国家外管局一位主管人士透露,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用汇限制已经有了较大放松;只要在用汇额度范围内,中国企业用汇只需相关银行进行真实性审查后就可获得。 但是,由于投资基础项目的资金需求都十分庞大,仅靠企业用汇额度远远不够。特别是拉美等地投资动辄需要上亿美元,而且中国的银行对当地的投资环境也不十分了解。因此,中国建设银行的一位人士认为,如果中国允许外国银行乃至银团参与中国对外投资的融资业务,中国企业将会更多地获得项目所需贷款,也可以顺利地规避投资风险。 尚存疑虑 但是,商务部国际合作司一位官员对新政策出台能否有效促进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存有疑虑。 “此前,商务部和财政部曾就中国企业参与俄罗斯远东森林开发问题进行磋商,决定中国政府向该项目提供10亿元人民币的贴息优惠。但截至目前,只用掉了1亿元的额度,其余资金还闲置在那里。”他说。 这位官员说:“我不知道企业为什么不来申请这一优惠政策。这让我们这些政策制定者感到尴尬。政策被利用得少,将会被上级领导认为是政策制定的失误。因此我们今后工作中将更加谨慎。” 这位官员认为,好的政策只有被企业熟知并充分利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中国的‘走出去’战略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除了商务部牵头,关键还要看企业对政策的利用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