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中国投资》2004 > 正文
 
中国企业抢滩海外市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5日 14:42 《中国投资》杂志

  从菲律宾到俄罗斯,从柬埔寨到墨西哥,如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都能看到中国企业的面孔,越来越多的带着“中国制造”标识的商品打入海外市场。随着中国政府正在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机和条件基本成熟,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也在摩拳擦掌,准备跨出国门到世界各地去寻求新的发展。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江小涓的预测,未来几年中国的对
千件数码产品1元热拍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外投资将提速,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2006年至2010年)有可能达到每年80至100亿美元。看来资本输出并不一定是富国的专利。一般说来,资本应当向那些能够实现最大增值的地方流动。统计数据表明,如果一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00美元左右就会在资本输入的同时出现资本输出。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虽然内地有些省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停留在600美元上下,但是,东南各省已经超过了5000美元。因此,在中国必然同时存在资本输入和输出。

  虽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外面的世界也很惊险。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1/3的中国对外投资是亏损的。因此在对外投资过程中我国企业自身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前两年,南联盟战后重建,国内有媒体打出动人的“口号”:“到南联盟赚钱去!”这着实让许多企业家激动了一阵。但很容易被忽略的是,发展中国家诱人的市场背后也布满陷阱。香港的亚洲电视台曾作过系列纪录片《寻找他乡的故事》,记下了华人在世界各个角落的身影。一组组镜头告诉我们,海外市场的种种风险,让许多身处他乡的中国企业家在商海中翻了船。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局并不稳定,市场秩序混乱,消费者心态也不成熟。虽然发展中国家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也急需引进外资,但为了保护民族工业又对外资设置了种种限制;加上走私盛行,关卡重重,官方办事效率低下,官僚主义严重,“走出去”的企业一不留神就可能陷下去。

  不论是国有还是民营企业,如要“走出去”并能持续发展的话,都必须遵循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因为在国际大舞台上不仅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涉及到企业背后的机制。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都有在国外蒸蒸日上的,但也不乏铩羽而归的。最终决定企业在海外能否蓬勃发展的,还是企业自身。

  相关报道:

  中国企业“借船出海”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解放军东山岛军演
2003年审计报告
伊武装绑架菲律宾人质
长春人质事件
解读顺驰地产扩张之谜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