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业绩下滑开发投入欠缺陕重点企业遭遇三大难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3日 01:29 中华工商时报

  摘要:公司业绩下滑开发投入欠缺偿债能力下降

  □本报记者 边锋 实习生 陈思

  陕西省企业调查队日前对该省150户重点企业发展状况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上市公司业绩下滑、科研开发投入欠缺、企业偿债能力下降成为困扰陕西重点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千件数码产品1元热拍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哪里可以免费发短信?

  此次的调查范围包括陕西省12户国家重点企业、60户全省重点(优势)企业、25户上市公司、9户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在内,这些重点企业是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上市公司处于“病态”

  对25家上市公司的调查显示,陕西多数上市公司已出现“亚健康”甚至“病态”状况。2003年,陕西25家上市公司整体经营业绩下滑,实现利润由上年盈利7.3亿元成为亏损2.6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普遍低于全省重点企业平均发展水平。长岭股份、数码

  测绘、达尔曼等5户企业巨额亏损,宝商集团、西安旅游、西飞国际等5户企业面临风险,仅有标准股份等5户企业盈利在40%(全省重点企业平均水平)以上。

  德隆系崩盘造成陕国投、宝钛股份面临投资国债的巨额资金难回收;达尔曼未经正常决策程序出现重大违规担保;精密股份企业内部管理问题重重,营运能力直线下滑;长安信息长期投资累计过高,影响企业整体资产周转;西安旅游业务缺乏持续拓展,未能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种种迹象表明,陕西的上市公司多数已出现“亚健康”甚至“病态”状况,上市公司强化管理监督机制、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已刻不容缓。

  科研开发投入不足

  此外,科研开发投入不足继续制约着企业竞争力的提升。2003年,陕西省重点企业投入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率仅为1.1%,科技投入力度与上年相比下降0.1个百分点。研究开发费用主要投向装备制造、石油开采、医药生产等行业。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的科技投入力度为5.4%,通讯设备和计算机制造业为4.7%,汽车制造业为3.4%,专用设备制造业为2.1%,医药业为1.2%,石油开采业为0.7%。除通讯设备和计算机制造业的科技投入力度有所提高外,其他各行业投入力度均呈下降趋势,且投入力度均未达到高成长企业所应具备的发展要求。

  以国际上认可的标准来衡量,陕西全省重点企业中科研投入力度超过8%、有足够的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的企业仅有4户;介于5%-8%、具备基本市场竞争基础的企业有10户;介于2%-5%、能够维持企业发展基本需要的企业有17户。多半数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只是为了应市场之急,急功近利的短期经营思想较为严重。企业科研开发的低投入影响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制约企业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对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非常不利。

  资金紧缺阻碍发展

  资金紧缺是长期困扰陕西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此次调查显示,陕西省重点企业中六成企业认为资金紧缺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发展,比率较上年有所提高。2003年,陕西重点企业净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不足四成,产品(或业务活动)成本和财务、管理费用(广告、利息、劳动待业保险以及职工教育等)的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高达90%。

  由于资金缺口较大,企业职工教育费用支出较上年下降26%。在企业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1075.2亿元中,应收账款和存货占用了近50%,使一半的流动资金无法正常运转。资金紧缺造成企业相互拖欠货款,近三成企业因客户拖欠资金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

  以银行贷款缓解资金紧缺矛盾是陕西许多重点企业普遍采取的方式。2003年陕西全省重点企业年末负债1779.8亿元,同比增长15.1%,增长速度较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企业全年支付利息37.3亿元,利息支出占到利润总额的28.8%;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1.5%,与上年基本持平。一成企业资不抵债。

  从衡量企业偿债能力指标来看,2003年陕西重点企业流动比率为97.23%,同比下降6.6个百分点,速动比率为67.72%,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均低于国际上认可的100%和70%的基本偿债能力标准。资产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下降,表明陕西重点企业对负债的支付偿还能力受到阻碍。

  企业实力有待提升

  对此,有专家提出对策认为,首先应加大以多种形式有序推进和规范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力度。2003年陕西确定了77户国有资本重组退出名单,其中28户属于全省重点企业。然而调查显示,28户企业至今仍有21户企业存在股权结构单一现象,其中10户企业仍为国有或国有独资企业,仅有3户企业实现了国有资本的完全退出。

  同时应尽快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建立相匹配的产权激励和约束机制。目前,陕西重点企业管理人员劳动报酬占工资总额比重不足20%的企业超过七成,多半数企业仍未实行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即使是已经实行年薪制的企业,多数高管获得的薪酬与其创造的价值不对称、不匹配,而实现股权激励机制的企业仅有22户,所占比例不足15%。42.7%的企业老总认为在企业深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中,由于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而企业经营者在管理操作上也是顾虑重重,丧失热情。只有建立并完善与企业产权结构相适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才能更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实现产权改革的真实目的。

  此外,还需借助产权优化为名牌输送营养和动力,把名牌产品做大做强,以“陕西名牌”塑造“陕西制造”,从而提升陕西产品和陕西企业的竞争实力,带动陕西经济全面、快速、协调发展。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暴雨考验北京交通
2003年审计报告
日本调查东海资源
第15届世界艾滋病大会
2004高考录取结果查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激战 亚洲杯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