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温州市委书记李强:今日温州再寻突破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09日 01:24 中华工商时报

  本报记者叶正积李爱明 赵民

  在改革开放初期,富有开拓精神的温州人敢为天下先,创下了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第一个中国农民城,第一条包机线路等等众多的全国第一。而闻名于世的永嘉桥头纽扣市场等十大专业市场的建立,更让世人敬佩温州人的创新意识。

千件数码产品1元热拍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哪里可以免费发短信?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建立市场经济的历程,如今的温州,原来的那些先发优势日渐淡化、削弱。温州将如何寻找新的突破,成了记者温州之行特别关注的问题。

  培育新的软性战略资源

  记者:温州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度取得了“先发优势”,在新一轮发展中,温州如何寻求新的突破?

  李强:在新一轮发展中,我们感到温州仍保持一定优势,但也存在明显的不利条件;既有加快发展的一些潜力,也有影响发展的制约因素。过去,我们主要靠温州人和温州人精神、靠比较灵活的机制体制。现在这个时候,它所产生的效应和优势正在弱化。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在机制体制创新和培育新的软性战略资源上下功夫。

  在机制体制创新上,我们有这么几个应该突破而且也有条件突破的方面:

  一是民营企业制度创新。近年来,我市民营企业已经出现了“正泰集团”、“强强集团”、“夏梦服饰”、“家具集团”等一批“内联外合”、“做强做大”的典型,它们的合作模式具有方向性、突破性意义,我们正在总结经验,积极推广。二是金融体制改革。温州是全国惟一的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已经启动这方面的改革,进展比较顺利,下一步要做好深化的文章。三是投融资体制改革。这项改革对温州来讲非常重要。

  我们将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放开市场准入条件,让民间资本进入一切可以进入的投资领域。这方面,我们要做好三件事情:第一,要抓住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内设立中小企业板块这个机遇,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改变目前融资渠道单一的状况。第二,要紧紧抓住最近我市一些民营企业共同出资组建“中瑞”、“中驰”等财团控股公司,计划进入基础设施建设等其他领域这个好现象,筛选和推出一批项目,让各种民间资本进入。第三,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尝试建立区域性的资本市场。四是进行技术创新。在这方面,政府主要是加强引导,做好服务,积极创造条件。前几天,我们刚刚举办了中国(温州)科技成果交易会,目的就是促成科技成果与民营企业能够更好地进行对接。

  在培育新的、替代性的软性战略资源方面,我们主要做好四篇文章:一是搞好信用建设。前年开始,我们提出建设“信用温州”。二是改进政府服务。去年开始,我们搞“效能革命”。因为发展软环境特别是政府部门的服务,也是一种战略资源。我们将以“效能革命”为载体,深入持久地进行机关效能建设。三是加强品牌建设。今年开始,我们正式提出打造“品牌温州”。温州到现在这个时候,必须把过去的“质量立市”提升到“品牌立市”这样一个新的高度,以品牌去赢得声誉、赢得竞争力,走品牌型为主的发展道路。我们讲的品牌,包括产业品牌、城市形象品牌、政府服务品牌和温州人品牌。四是加强生态建设。我们的想法是,大力提倡创造环保型的绿色GDP,减少大量消耗资源型的黄色GDP,不能再要严重污染环境的红色GDP。

  解决瓶颈制约

  记者:温州是一个要素资源比较缺乏的地方,如何更好地坚持科学发展观,解决发展中存在的资源不足问题?

  李强:在这方面,我们特别注意把握这么几方面:第一,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大量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避免出现“经济腾飞、环保透支”的现象。第二,坚持以人为本,把依靠人和为了人更好地结合起来,特别要把温州人这个最独特、最重要的优势发挥好。这是我们加快发展的一个指导思想。第三,想方设法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提升产业层次。

  记者:我们知道温州人多地少,并且目前温州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比重比较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企业的日益壮大,温州如何解决土地、人才的瓶颈制约问题?

  李强:的确,现阶段,温州发展面临的一个深层次问题,就是经济快速增长与要素资源稀缺的矛盾,其中土地和人才这两个方面尤为突出。

  近年来,全市每年工业用地需求量大约是15万亩,如果都满足,不到20年时间,温州所有的耕地都将全部消耗光。实际上,我们现在每年的新增二、三产业发展用地在25000亩左右,就是这样的用地量,也感到压力很大。我们考虑,解决土地资源紧缺问题,总的要求是“开源节流”。开源方面,我们正在加紧实施海涂围垦工程,计划在5年之内围涂造地15万亩以上。建成后,可以缓解用地紧张的矛盾。节流方面,我们主要是通过盘活存量土地,搞好标准厂房建设,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投资密度和产出率,加强土地执法等途径,使有限的土地得到更好地利用。我们不能无限制地用土地来揽企业,否则,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

  至于解决人才瓶颈问题,我们总的思路是,把“人才强市”作为一个战略加以推进,努力把温州建设成为区域性人才集聚、创业的中心。在具体措施方面,我们要尽可能多搭建一些人才引进平台,促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向温州集聚。今年我们将专门举办“中国民营企业引进国际智力洽谈会”,使民营企业成为吸纳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载体。同时,在人才引进机制创新、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和人才培育基地建设方面多做一些工作,不断优化人才环境。目前,温州正在加紧建立“中国民营企业培训基地”。

  保持轻工产业优势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温州被誉为“小商品、大市场”,轻工产品在全国竞争中占有很大优势。在国际和国内都在进行产业转移、重化工业在整个工业中的地位逐步提升的背景下,温州的轻工产业优势还能持续发展吗?

  李强:我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选择,既要遵循工业的一般规律,更要因地制宜、突出地域分工和产业特色,不必要也不可能过于追求地方工业体系的自我完善。温州的轻工产品,我们一直看好,我认为这是一个朝阳产业。有些人觉得轻工产品好像马上被重工产品取代,这是不可能的。即使重化工业时代到来,也并不意味着轻工就没有了。生产轻工产品并不意味着落后,它不是落后的代名词。现在,轻工产品也有很多科技含量高的。另外,只注重高科技的附加值是不够的,品牌的附加值实际上也很重要,而且越来越突出。我们真正要把轻工产品做好、做强、做大、做优,那也是非常有希望的。因此,我们提出建设国际性轻工城,把温州建设成为世界重要的轻工产品生产基地、销售基地和创新基地,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比较优势,也是温州的传统优势。但是,我们也并不排除发展其它优势产业。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聚焦航班延误补偿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欧洲杯落幕 美洲杯
全国治理超限超载行动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青少年教育 网络妈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