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共同关注》:最后的三峡库区移民(三)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07日 17:54 CCTV《共同关注》 | ||||||||||
主持人:民生民情民意,观众朋友,中午好,欢迎您走进共同关注。今天我们继续关注《库区》。2000年,重庆万州区龙都乡沙梁村8组村民黄美英和她的100多位邻居,响应政府的号召,把家搬迁到比原来高几十米的山梁上。这里植被茂密,紧挨着公路,成为当时政府支持群众迁移的好地方。黄美英用政府给的1万多元移民款在这里盖了一幢三层小楼。
据黄美英介绍,今年5月29日晚上,一场暴雨引发山体大面积滑坡,整个房子被石头撞得咚咚响,第二天早晨黄美英出门一看,新房子被压跨了一大片,屋内墙体出现了许多裂缝,新房成了危房。 记者:像这种裂缝在你屋里有多少处啊? 万州区龙都乡沙梁村村民黄美英:五、六处。 记者:像这样的裂缝是墙皮裂,还是整个结构裂? 黄美英:是纯粹的(结构)裂缝。 黄美英家门前的公路已经被滑坡滚下的山石泥土阻断,现在,当地已经进入雨季,山体随时有可能再次出现滑坡,黄美英说,现在一到下雨,全家只能晚上在公路上搭棚睡觉,不敢进屋。 万州区龙都乡沙梁村村民黄美英:这上边还有接近50米左右,全部是石头缝口。 记者:你是说上面现在全是大裂缝? 黄美英:啊,全是大裂缝。 记者:如果一下雨会出现什么结果? 黄美英:再下雨就要滑坡,满满的一片就要滑下来。 记者:也就是说这一大片? 黄美英:啊,这一大片全要滑下来。 黄美英说,以前这里从来没有出现过滑坡,这么大的滑坡,当地人还是第一次看到。经粗略统计,这次滑坡滚下来的石头和土方量大概上万立方。对于家门口的灾难,黄美英也说不太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是把这一切和三峡水位上涨联系在一起。 记者:以前也下过比这还大的雨,为什么没有出现滑坡? 万州区龙都乡沙梁村村民黄美英:没有没有,一直没有,说的话还是三峡库区那个水淹很高了占一部分,是水涨的原因,从没涨过这么高的水位。 黄美英的说法,在专家那里也得到了一定的认同。三峡建设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重庆市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黄家愉,从事地质灾害研究43年。他认为,三峡工程的修建不可避免会破坏库区地质,引发地质灾害。 三峡建设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重庆市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黄家愉:比如说原来古的河床,它是经过几万年以后形成的一个稳定边(库)坡,现在水来以后,改变他原有的平衡状况,特别是在水的作用下,(流)动水的作用下,很多的边坡,以前处于稳定状况的边坡都将失去稳定,重新出现滑坡,客观的讲三峡库区对地质环境是一个严重的破坏,但我们从那个角度来讲,三峡库区的人民做了很大牺牲的。 在5月底的那场滑坡发生之后。黄美英等100多名移民的居住地随时都有危险。在这一地区,有的移民的家已经被滑坡摧垮,房屋地下的土壤也被雨水掏空。 虽然库区有关部门一直在研究对付山体滑坡问题,但由政府部门重新安置已不可能。因为这些房屋都是群众用政府支付的搬迁费盖的,当地政府有关人士表示,现在只能通过民政部门的救灾资金解决他们的困境。 其实,地处三峡库区中部的重庆万州,类似沙梁村这样的地质灾害并不少见。吊龙村距离万州市区约30公里,这里去年以来就出现了较大面积的滑坡,一些移民的房屋出现不同程度拉裂。 万州区吊龙村村民王明兴:都是库区水淹了以后,就有那种(滑坡)现象,但是原先还不存在好大的滑坡。 万州区大城管委会国土局黄贤忠:整个那一带的话有百多家,一百多家都是这样,都出现变形迹象,这是去年的房屋裂缝,全都起来了,全都掉开了。 吊龙村的绝大部分村民都是库区蓄水前,从靠近江边的坡岸就地后靠,搬迁到山腰公路边上的,库区蓄水175米后,村民们以前居住的地方和耕作的坡地都将被淹没。虽然现在的水位只达到135米,但靠近江面的果园、庄稼地已经出现了大面积滑坡。听村民讲,从前这里都是平整的山坡地,现在也都塌陷成了斜坡,一些庄稼也被泥流冲倒。 记者:往年都是这样的吗? 万州区吊龙村村民:往年都不存在。 记者:那今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村民:今年是库区的这个水涨起来了,它一涨一落的,这个地势就往下坠得很,原来这里做了一家房子的。 记者:那前面是吧? 村民:很多村民都在那里做房,现在都搬走了,房子被摧垮了。 记者:你也是吊龙村的是吧? 村民:我(以前)也在这边住。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次出现的滑坡长800多米,宽500多米,总面积约0。5平方公里,涉及100多家农户。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吊龙村如此大面积的滑坡呢?国家三峡建设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高级工程师,现任重庆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顾问的彭先孚向记者分析了其中的原委。 国家三峡建设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重庆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顾问彭先孚:它的前沿就是江水这一带泡着,原先江水涨上来之前,应该说有一定程度的变形,那么135水位涨上来以后,把前面抗滑段后面推起来,前面是抵挡是吧,把这个抗滑段浸泡软化了,它的顶的力小了,相当于后面一推,前面以后退水的话,可能就形成牵引(力),我们这个滑坡滑动就是有牵引式的,推移式的。相当以后175水位蓄上来以后再一退下去,相当于前面拉后面推,就容易产生大面积滑坡。 专家认为移民后靠也是造成滑坡的一个主要原因。移民从淹没区后靠搬移更高的位置后,人为的建筑施工破坏了山体地质结构,并且加重了江边库坡的负荷,加上降雨、江水的浸泡以及库区水位的上升下降的牵引力,极易造成大面积滑坡。 国家三峡建设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彭先孚:三峡库区这种情况应该是比较普遍的,现在比较普遍,特别是175水位以后,非常担心,我现在心里非常担心这个,不及时治理的话,有两方面情况,一个是(滑坡)下去以后,(库区)瘀积 产生很大的淤积,这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老百姓丧失生产资料了,我没地种了,现在这个要是搬远了,移民搬远了,他没法(种地),他不能搬的太远,他要种那个地,地损失了,老百姓以后生活就困难了。 其实不仅仅是专家的担心,吊龙村的滑坡情况也引起了库区和当地国土部门的重视,并多次组织专家现场勘察调查,研究解决方案。 记者:那现在主要是采取一些什么样的防护措施? 万州区大城管委会国土局黄贤忠:这个地方一个是加强监测,另一个现在准备把它纳入治理,库区的来看过几次了,因为滑坡的面积比较大,滑坡的范围比较大,可能采取治理的方式花的经费比较多,后面大家趋向于把它纳入搬迁避让,把最严重的住户,准备把(让)他搬迁避让。 不过在一些专家那里,他们更倾向于工程治理。三峡建设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彭先孚认为,搬迁避让的方式并非治本之策,如果工程治理费用和搬迁避让相当,或搬迁避让费用略高于工程治理,应该对地质灾害点进行工程治理。 国家三峡建设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彭先孚:我们曾经有两个项目,它的搬迁避让(费用)可能要五百多万,治理费用可能要七、八百万,那么搬迁避让费用(与治理费用)只相差两三百万,差个两三百万,我把他治理好了以后,水土不流失,我这块地保住了,这块地长期的发挥作用,以后多少年发展下去,他的效益加起来可以超过你这个治理费用,要是不治理,不治理就没有(费用)这个事。 主持人:其实,吊龙村的滑坡和黄美英所在的沙梁村滑坡一样,都是属于需要搬迁避让的项目,而这样的项目在整个三峡库区共有232个。按照国家规划,这批搬迁避让项目应该在三峡蓄水前就启动治理。但是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这也使得这些地质灾害多发区的库区移民没能及时搬迁,受到地质灾害的威胁。 今年6月上旬,连续几天的暴雨致使万州城区西北的首立山发生了滑坡险情,一块巨石悬在了半山腰上,接到报告后当地地质灾害防治部门迅速组织人员赶到现场,采用爆破的办法将巨石炸碎,解除了隐患。当地国土部门介绍,这次的滑坡不仅对山下的居民造成了威胁,山腰上的居民房屋和地面也不同程度出现了拉裂和下沉现象。 万州区首立山居民:从那公路那边过来的,那个砀砀(坑)从那边一直裂过去,这整个的,这整个都是。 记者:你们住在这里不害怕吗? 居民:都是办事处(地灾治理部门),他们来把那个石头弄了,看到国家都有人来治(理)滑坡。 这里的居民告诉记者,当地政府对这里的滑坡情况非常重视,还进行了治理,这让他们很欣慰,住在这里他们也不感觉害怕了。为了做好进一步治理工作,当地的国土部门还在这里设置了简易的群众观测点,随时掌握滑坡动向。 万州县国土局地质环境科林兴和:这两个点是观测点、群测群防观测点,对于这个滑坡是不是在活动、活动的程度,就是由我们的群众观测,观测后向地灾办报告,我们来判断它的活动情况。 从2001年6月到2003年6月,两年时间内,国家共投入40亿元用于防治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对197处滑坡、81处塌岸防护工程以及其他地质灾害进行防治和处理。国家花这么多钱库区地质灾害进行治理,效果怎么样了呢? 在万州区的第二丝织厂下位置有一条长江支流竺溪河,这里曾是一个很大的滑坡带,竺溪河南岸的房屋和地面因为滑坡被拉裂得非常厉害,属于库区二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之一。经过两年的治理,记者到这里时已经很难看到滑坡的痕迹。 国家三峡建设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彭先孚:治理之前这一带拉裂变形都很厉害,有一部分房屋垮塌了,后来的那部分房屋也拉裂得很厉害,更主要的是蓄水(175米)以后,这一片都可能失稳,房屋保不住,防护堤加抗滑桩,加这排抗滑桩主要是治这个滑坡,然后这个护岸就是保护这个岸坡和这个桩,本身就起一定保护作用。 万州下游的云阳县位于三峡库区中部,这座新兴县城是从30公里以外的老城区搬迁过来后重新修建的。据当地国土部门介绍,下拨到云阳县的地质灾害治理资金总共1个多亿。记者沿江看到,这里的各种防灾护坡工程已经基本完工,各种坡岸防护工程不仅有效防止了各种可能对县城造成威胁的地质灾害,也成为这个移民城市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云阳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原来这里是七沟八梁,都是一些村沟,并且有很多这种塌岸,所以库区蓄水过后,这种原来是土山,土山坍塌造成一些地质灾害。 记者:现在这个护坡主要的作用是什么? 汪光学:现在作用就是整个跟我们城市,将这些坍岸、滑坡全部都拦截在一头,如果不写这个防护堤的话,到时候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如果说不修这个防护堤,将来可能就是我们整个沿江沿岸。地质灾害特别严重,特别是对我们的滨江路和我们沿江的城市建筑,肯定都会造成很严重的危害,现在国家真正能治理的也就在城区 就是在城区也还有一部分没有治理。 记者从权威部门了解到,库区各区县在2003年6月1日蓄水前完成了135米水位线下的水下工程施工任务,确保了三峡工程按时蓄水、通航、发电。但专家同时也指出,虽然灾害治理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经费不足仍然是目前库区地质灾害治理面临的突出问题。 记者:那你觉得在治理自然灾害方面,目前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云阳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汪光学:作为我们三峡库区二期地灾治理存在的最大的问题,第一是资金的问题,因为国家40个亿,切块包干到重庆和湖北两省市,但是原来规划的项目也比较多,要包干使用。这个包干使用就把整个投资固定死了,虽然灾害很严重很大,对于这一块,现在还存在一定的资金缺口。 国家三峡建设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黄家愉:确实经费太少,太少了以后,可能对我们的治理有一定的影响,可能就出现了,就是说本来我们该全面治理的,由于没有钱我们只保护这一段,保护这一段的结果,可能只出现这个情况,就是说,治理的这个点,两个点之间的连接部分没有治,如果连接部分垮塌,就会影响其它点,由于没有钱就只保护了重点,这是我当前感觉最大的问题。 记者:那你们住在这里不害怕吗? 吊龙村村民王明兴:怕有什么办法呢,它不可能一下子滑跑了撒。 记者:那以后万一有一天,就是说比这个滑坡大,或是影响这个房屋安全怎么办?王明兴:到时再想办法。 主持人: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存在了千百年,直接影响的人口有几百万。国家在三峡建设的同时也投入了几十亿元的资金,用于治理地质灾害。据了解,三峡库区第三期治理工程也即将上马,这将为库区地质灾害的治理工作带来新的动力和希望。 到今天为止,三集系列节目《库区》就要结束了。据我们的记者说,离开重庆的那天,又是一个大雨天。他一直惦记着那天夜里,被滑坡威胁着的黄美英一家人是不是又要在马路上过夜了。我们衷心地祝愿在那里生活的人们都能平安。感谢收看,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