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下“第一民营钢铁企业”的困惑与渴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07日 07:58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杨瑞法 张家港报道 2004年7月2日上午9时,国内一家民营钢铁企业董事长一行驱车来到沙钢“参观学习”。为迎接他们的到来,正在北京出差的沙钢集团董事长沈文荣特地提前一天回到了工厂。
上午10时,双方进行“工作交流”。“当前的宏观调控及其对民营企业的影响,应是他们交流的主要内容。”沙钢的一位管理人员说。 “搞钢铁企业不是容易的事” 在部分民营企业主心目中,沙钢和沈文荣多少带有一层传奇色彩——在作出重大投资决策前,他们常常会前往张家港,向沈文荣请教投资“秘笈”。甚至连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这样的人物,两年前决定上马电解铝项目之前,也曾与沈文荣探讨:“我手中现有电解铝和钢铁两个项目,你看投资哪个为好?” 沈文荣清晰地记得,两年前,江苏常州市政府一位领导也来问沈文荣:“铁本想搞1200万吨规模,你看行吗?”沈淡淡一笑:“搞钢铁企业不是容易的事。” 这一切都缘于沙钢是中国民营钢铁企业的龙头之一。沙钢提供给国家有关部门的一份汇报材料显示,近30年来,沙钢已建设成为拥有总资产212亿元、净资产超百亿元、职工9500余名,年产铁、钢和钢材能力分别达300万吨、600万吨和650万吨的特大型工业企业。然而其前身却是1975年靠45万元自筹资金创办起来的作坊式轧钢车间。 这份材料称,2003年,沙钢的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为502万吨和564万吨,位居中国钢铁企业第13位和第6位;其人均钢产量、人均利润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则分别位居行业第2、第4和第2位,综合竞争能力仅次于宝钢。沈文荣也因此成为民营企业中屈指可数的中共十六大代表。 然而,此次宏观调控和对钢铁业的治理整顿,沙钢同样难以躲过冲击。根据沙钢内部统计数据,虽然今年1月至5月,沙钢的产品销售收入、利润和利税指标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1.28%、120.97%和79.12%,但其库存量也同比大幅增长了196.55%。 今年5月,沙钢的螺纹钢和普线平均价格分别从2月份的每吨4121元和4206元跌落至3217元和3089元。“但最近钢材价格已经回升,库存也开始下降”,沙钢群宣处巫处长说。 宏观调控对沙钢的另一个影响是资金。多年来沙钢一直以“依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为豪,但如今也感受到了资金的压力。“去年上半年,一家家银行到企业来,都要给钱,但现在又不借钱了”,沈文荣说,“幸亏我们没借多少钱”。 有一个现象让沈文荣尤感困惑:社会上对民营企业的怀疑和偏见重又抬头。前不久,张家港市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主持者请沈文荣发言。“我无言可发。”沈文荣对与会者直言,“原来讲发展是硬道理,要企业做大做强;我们真正做大做强了,有人却说三道四。” 沈文荣的心病 沈文荣还有一块心病。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沙钢虽已形成一定规模,但发展后劲不足的隐患逐渐显现。为此早在2001年,沈文荣就开始谋划将企业的生产工艺从短流程向具有炼铁和炼钢能力的长、短流程结合过渡,产品结构从长材向扁平材过渡。 2001年12月28日,对沙钢具有历史意义的工程——总投资达150亿元的热轧板卷项目终于开工建设。根据去年6月沙钢向本报记者提供的资料,该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为:330万吨焦化项目、1250万吨烧结矿和200万吨酸性球团项目、800万吨炼铁项目、850万吨炼钢连铸项目、450万吨热轧板卷项目、200万吨宽厚板项目、70万吨高线项目。同时配套建设电厂、制氧厂、水厂等一批公用辅助项目。 这份材料称,“上述项目将分两期进行建设,到2005年项目全部建成后,沙钢集团将形成1000万吨铁、1200万吨钢、1250万吨钢材的生产能力,成为工艺装备先进、产品结构合理、技经指标一流的世界知名钢铁联合企业。” 记者在工地现场看到,热轧板卷工程已初显规模,一座座焦炉、高炉、热风炉、转炉依江而立。 “我们的实际投入已经超过100亿元,70%的工程已经完工,包括焦化、原料、码头、电厂和部分炼铁、炼钢在内的项目都已投入运营,明年上半年轧钢工程竣工后即可全面投产。”沈文荣介绍说。 然而,就是这个对沙钢未来发展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项目,迄今却没有获得一个正式“名份”。记者获得的一份内部资料显示,“沙钢目前正在实施的钢板项目”,获得了“省有关部门批准,国家商务部备案同意”。 另有知情人士透露,两年前,沙钢曾给江苏省报过一个200万吨钢的建设规划,“他们当时也没明确报宽厚板,是报的钢产量”。 接受记者采访时,沈文荣也一再申明:“我们的宽厚板项目正在等待国家发改委审批,其它项目则已获批准。” 一个事实是,去年9月至今,国务院调查组已三进三出沙钢。具体调查内容,则不得而知。 为使宽厚板项目尽快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最近沈文荣在不停地奔波,前几天他还特地去了国家发改委。“这个项目我们上报已近一年,但至今没有审批通过。”沈文荣说,“我们不报,他们说你违规;我们报了,他们又不批。” 但国家发改委一位官员在电话中解释:“很可能它某个环节上手续不全,国家不批有国家不批的道理。”“国家宏观调控要考虑整体布局,批了唐钢不一定要批沙钢。” 这位官员说:“新的《国家行政许可法》已经实施,如果我们不批,会给不批的理由。” “希望不要出现大的挫折” 在沈文荣看来,沙钢不但有发展热轧板卷项目的迫切需要,而且有发展钢铁工业得天独厚的环境和条件:张家港位于中国经济最活跃、钢材需求量最大的长三角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充沛的工业水源是发展钢铁工业的必备条件,长江之滨的沙钢正可以坐享其成;沙钢还坐拥长江深水码头的运输优势。此外,沙钢的资本充足率达60%以上,远超出国务院“45%”的规定;而且沙钢上马的又是国家鼓励的具有高附加值的钢板项目。 为节省投资成本,沙钢的热轧板卷项目主体设备是从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引进的二手设备。为使工程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沙钢又与世界知名的奥钢联工业技术设备有限公司签订了热轧板卷项目技术升级改造协议。“同样的项目规模,我们的投资成本只有国企一半。”沈文荣为此不无自豪。 尽管沈文荣对自己的项目胸有成竹,但现实却令他沮丧。“十六大文件讲要推进民营化进程,鼓励民企参与竞争,但同样的项目,有的国企资本金没有到位,又处于缺水地区,项目却获得批准,民营企业就批不到。”沈文荣快人快语,情绪略显激动,“民营企业是后来者,对他们要讲公平竞争。” 对社会上的另一种说法:沙钢的钢板项目采取了类似铁本的做法——分拆上报,沈文荣认为,“钢铁联合企业的项目没有不分拆的,制氧厂、石灰厂、焦化厂、码头、电厂都是独立的投资主体,都是独立法人。” 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原总经济师柳克勋2002年下半年曾三次前往沙钢调研,他对沙钢跨越式发展的经验表示认可,称沙钢是“世界一流水平的短流程钢厂”。 近日获知沙钢的热轧板卷项目迄今尚未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的消息,柳克勋有些着急:“沙钢应实话实说,赶快补办手续,如有违规之处,应当检讨。” 同时他劝沈文荣不要埋怨,“宝钢的宽厚板项目也是3-4年才批下来。” “铁本冲击波”犹存 在此次宏观调控中,铁本事件给整个钢铁业界带来的冲击不言而喻。“中国钢铁业确实存在着重复建设的过热现象,低水平建设的钢产量至少有6000万吨。”沈文荣说?“虽然目前不少钢铁企业已停产,但我担心钢材价格回升后,它们会死灰复燃。” 两年前,听说铁本雄心勃勃的计划后,沈文荣就有一种感觉,其“资金链要出问题”。 铁本当时的目标是“三年赶超沙钢,五年赶超宝钢”,规模做到1200万吨钢。后来尽管铁本将规模压缩到840万吨钢,沈仍认为戴国芳承受压力过大:“180亿元也建不成这个项目,但铁本的资本充足率不到10%。” 沈文荣说,戴国芳的另一个失误是投资经验不足,6个高炉全面开花,而不是分步实施。为了赶时间和进度,图纸尚未出来,工程就已开工。同时管理顾此失彼,买设备价格高出沙钢20%-30%。“他太急于求成。” 事实上,早在国务院查处铁本前,戴国芳已感到力不能支。“他在被调查之前,就想将发电厂卖给我们,他已经知道自己做不上去了。” 沈文荣对戴国芳的评价是,“苦出身,很勤奋,整天工作,不会潇洒;胆子大,有闯劲,但投资经验不足,法制观念落后。” 但沈希望不要因为铁本被查处,政府有关部门就此标准对待其他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发展中有一些违规行为,国家应当批评教育。”沈文荣由衷地说,“希望国家经济稳定发展,不要出现大的挫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