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救灾款去向审计是怎样突破的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30日 07:18 中国青年报 | ||||||||||
记者 刘世昕 本报北京6月29日电 李金华审计长的审计报告中关于云南省大姚县地震救灾资金被滞留、被挤占挪用的消息,近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审计署是怎样审计出这些问题的?今天下午,记者对审计署
总理指示对救灾资金专项审计 2003年7月21日、10月16日,云南省大姚县境内连续发生里氏6.2级和6.1级地震。“7.21”地震涉及楚雄州、大理州、丽江市的8县19乡159个行政村,受灾群众32万多人。“10.16”地震涉及楚雄州、大理州、丽江市的9县21乡161个行政村,受灾群众28万多人。两次地震发生后,云南省筹集的抗震救灾款物折合人民币3.6亿多元。 除夕前一天,温家宝总理在听取审计署的工作汇报时,明确指示要对救灾资金进行专项审计,以切实保障受灾群众的利益。审计署党组迅速做出决定,对大姚地震救灾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今年3月18日,以审计署社保司司长姜洪为组长的审计组,进驻云南省,开始对大姚救灾资金进行审计。审计组的22名审计干部分别来自审计署社保司、昆明特派办、长沙特派办、武汉特派办、太原特派办和山西审计厅6个单位。 审计组先后对云南省本级、楚雄州本级及所属大姚县、姚安县、永仁县、牟定县、元谋县和大理州本级及所属宾川县、祥云县以及丽江市本级及所属永胜县、华坪县安排和接收的2003年云南大姚“7.21”、“10.16”地震救灾资金进行了就地审计。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基本完成了审计任务。 调查底稿堆起来1米多高 姜洪司长告诉记者,李金华审计长的报告提及的是“云南大姚地震救灾资金”的审计,但实际上,审计干部走遍了受灾的9个县和大部分受灾乡镇,抽查了94个恢复重建项目,并对266户灾民接收恢复重建补助款和救灾物资情况进行了核实,行程5万余公里。可以说,整个审计过程都是严格按照审计署《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实施的,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反复核实、有充分证据支撑的,每项数据都是由众多数据汇总而来、经过反复计算、十分准确的。 审计长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报告中涉及“云南大姚地震救灾资金”审计的内容只有数百字,但是审计干部调查的底稿堆在一起有1米多高。 为掌握第一手资料,审计人员必须克服当地山高路险的困难,深入到受灾居民家中了解实情,按户核定。 参加审计的一位处长介绍说,有个审计小组一行两人,从丽江市永胜县期纳镇赶到东风乡政府,路程51公里,全是土路陡坡,一侧是悬崖峭壁,一侧是万丈深渊。审计人员坐在一台已使用14年、车门把手都掉了的车中。坐在颠簸摇晃的车上,审计人员发现,车每次转弯时,车尾都已离开了路面。 其中一位经历丰富的老审计说:“我从事审计工作20多年,这一次最苦最险。” 专人周旋抗干扰 大姚县昙华乡每户建筑补助10万元的标准引起了审计组的注意。什么人能够搬进居住,成为审计人员胸中的谜团。为此,审计人员不辞辛苦,三下小兴厂村,对已确定的入住户进行抽查,查出了昙华乡部分干部以权谋私侵占灾民住房问题。 该村地处群山环抱的半山腰,彝族同胞散住在山上、山腰、山下,有的地段连路都没有,需要爬过去。工作人员在小兴厂村委会前看见对面村民小组的灾民家人进人出,中间仅隔一个不算太大的峡谷,可来回却需要花4个小时。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他们终于查实了昙华乡副乡长李某以权谋私侵占三套高标准灾民住房和渎职等问题。 为了尽快打开局面,审计组借助新闻媒体在云南全省做了大姚地震救灾资金审计公告;为了婉拒少数民族的好客,审计组每到一地,总是反复重申“八不准”;为了摆脱便衣警察的跟踪,审计组直接指明这是不妥的行为,应当立即纠正;为了排除有些乡村干部对入户调查的干扰,审计小组安排专人与他们“周旋”,保证灾民能够讲出真实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