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中国外贸战略当适度调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7日 09:04 中华工商时报 李锐 | |||||||||
□本报记者 李锐 外汇储备非常丰富“重出口轻进口”面临挑战 在经历了十余年的贸易顺差之后,中国的对外贸易在2004年经历了连续四个月的高额逆差,到5月份,顺差再次出现。随着出口退税率下调、宏观调控政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坚持的“重出口轻进口”的政策导向在这种情形下势必受到冲击。事实已经表明:我们应当重新审视当前的国内外环境,适时调整外贸战略。 进出口差额一波三折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已经成为毫无疑问的贸易顺差大国:1990-2003年间,除1993年出现122.2亿美元逆差之外,其余13年均为顺差,且1995年以来贸易顺差始终高于100亿美元,1999年以来贸易顺差一直高于200亿美元,1997年、1998年两年贸易 顺差更高达400余亿美元。 目前,我国的外贸顺差每年3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已经超过3000亿美元。在很多人还在为我们的大量贸易顺差而自豪的时候,今年前四个月的连续高额逆差却结束了这一长期的顺差记录:1-4月,中国货物贸易出口1627.4亿美元,增长33.5%;进口1735.0亿美元,增长42.4%;进出口总值为3362.4亿美元,同比增长38.0%。至此,2004年以来中国货物贸易累计逆差107.6亿美元。 这一态势引起了人们的种种揣测,有专家认为,今年会是个“逆差年”:在面临种种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全年的逆差数额会高于107.6亿美元。 近日,海关总署公布了5月份的统计数字。统计显示,今年连续四个月单月出现贸易逆差局面在5月份被打破,当月实现21亿美元贸易顺差。5月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876.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1%。其中出口448.7亿美元,增长32.8%;进口427.7亿美元,增长35.4%。 分析由逆差到顺差不停变化的原因:在这几个月中,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均保持在30%以上的较高增速。不过在出口相对平稳的状况下,进口增幅有所变化。在经 历了前四个月42.4%的高增速后,进口在5月份增速下降到35.4%。 从前四个月来看,我国经济正处在新一轮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国内经济过热导致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这是造成今年1-4月贸易逆差的最重要因素。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步入快车道,国内投资增长26.7%,2004年一季度增幅继续加快,达到43%,比上年同期加快15.2个百分点之多。 投资拉动的经济过热一方面急剧增加了对海外原料、能源和资本设备的需求,另一方面,加之2003年以来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一路走高的趋势,其结果是中国进口的商品数量和价格均显著上升,进口支出急剧增长。 目前,国家宏观调控已经初见成效。在强力控制信贷和土地供给的措施作用下,经济降温的迹象已经出现。国家统计局最新的统计表明,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增速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上月回落16.4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比上月扩大7.6个百分点。同时,银行信贷有所控制。 由于占据进口额很大一部分的都是投资型产品的进口,在今年的出口继续稳定增加的前提下,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一步一步到位,投资的减弱直接导致了对进口需求的减弱,贸易逆差状况也由此得到转变。 全年数字将趋于平衡 从全年来看,累计实现顺差或逆差还存在一些争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将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无论顺差或逆差,差额不会太大,进出口贸易将朝向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表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预计,2004年进出口总额将接近或突破1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左右。其中出口将达到5050亿美元左右,增长约15%;进口将达到4950亿美元左右,增长约20%。进口增幅将比出口增幅高5个百分点以上。 总体来看,以下因素将影响全年的外贸发展: 出口方面,世界经济增长的势头趋于强劲;2002年和2003年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连续超过500亿美元,形成了强大的出口生产能力;外贸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一大批集体私营企业异军突起,形成了新的出口增长点;同时,多年来困扰出口发展的出口退税拖欠问题得到解决,出口企业资金紧张的矛盾得到极大缓解。因此中国出口仍有快速发展的空间。 但与此同时,我国产品遭遇的反倾销调查和技术性贸易壁垒会呈递增之势,给出口企业带来的成本和风险将继续增加。国内投资需求旺盛,导致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企业出口成本不断攀升。另外,据估计,今年1月1日开始的出口退税率下调对我国出口的抑制作用,可能会在下半年显现。这些不确定因素,都对中国出口增长形成较大制约。 进口方面,国内经济较快增长,既为扩大出口提供了充足的货源,也拉动了进口增长速度的提高,预计2004年先进技术设备、资源和原料性商品的进口需求将继续增加;今年我国继续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关税水平、取消了一批商品的非关税措施以及增加部分商品的进口配额,也将促进进口增加。 随着宏观调控措施逐步到位,国内投资需求增势趋缓,进口增幅将逐步回落,回落幅度大小主要取决于宏观调控的力度和效果。 外贸战略面临冲击 近年来,在外贸政策上,我们一直在坚持改革开放之初制定的“创汇”战略。当时,主要是因为我国外汇短缺,没有能力进口一些国家急需的国外技术产品和战略资源。这种“重出口轻进口”的政策导向在上个世纪90年代确实取得了成功,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外贸从“逆差阶段”转变到“顺差阶段”。 在外贸问题上,“重出口轻进口”的思想占了上风。国家给出口企业免税政策,实施出口退税政策等等,目的就是追求贸易顺差。 如果在这种导向下,今后可能出现的全年贸易逆差一定让人担忧,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目前,专家学者已经开始就此提出不同的意见:大量的顺差未必是好事,而少量的逆差可能会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与一般意义上的进口增长快而出口出不去而导致的逆差有明显的不同,今年前四个月出现的逆差是在进口比出口的速度快很多,而且进出口都是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实现的,专家认为,这种在“双高”情况下出现的逆差是健康的。 另外,从贸易结构来看,原材料的出口很少,石油已从净出口变成净进口,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在进一步提高;进口方面,与其他国家进口最终消费品不一样,我国进口大量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弥补了国内资源、原材料方面供应的缺口,对满足国内经济增长需要,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雨时表示,贸易顺差赚回来的是美元,是增加外汇储备,从资源的角度讲,可能是一种浪费。而逆差实际上等于是买生产性的设备,相当于投资,只要选择比较好的投资项目,投资比存在银行里所带来的效益更高。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很快地提高生产能力、增加就业以及增加经济总量,另一方面,通过进口可以补充一些短缺的原材料。 如今,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相当丰富,在外汇短缺情况下制定的“重出口轻进口”对外贸易战略正面临挑战,我们应顺势进行贸易战略调整和贸易制度建设,由关注贸易顺差转向贸易平衡,由关注贸易额转向提高生产率、促进国际竞争力持续的贸易导向战略转变。 虽然我们没有听到来自政府部门的明确态度,但出口退税率下调事实上是符合新的战略倾向的。出口退税率平均下调3个百分点,让出口企业真正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的同时,财政也减轻了不少负担;同时,对于资源性的高耗能的产品,限制其出口,出口退税率调低甚至不予退税,同时鼓励机电以及高新技术等产品出口,基本上没有调低这些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政策上对于出口产品结构的影响将更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