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品市场悄然洞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6日 17:50 21世纪经济报道 | |||||||||
见习记者 文 静 重庆报道 民用企业的机会
不久前,在重庆市渝北区松鹤山庄,会议主题是军工企业的涉密网建设。 外界有所不知的是,这个本该清一色军工企业代表参加的会议,却来了一家民用企业——重庆宏声新思维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宏声新思维综合管理部一胡姓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已和军工开始了合作。 这是军品市场“解冻”的信号? 6月4日,重庆市经委军工处处长朱江告诉记者:“现在,民用企业可以做军品了!” 不久前,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主任于宗林和张华祝分别向外界宣称,除了保留部分核心技术外,要让民用工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的科研生产。 朱江说,军品生产由军工企业垄断已不利于竞争和发展。 据了解,某武器系统使用的加速度计,国家投资300多万元,可某军品研究所研制不出来。而某民营企业的加速度计,没花国家一分钱,产品就过关。 那么,民用企业如何才能进入军品这一神秘领域? 朱江说,生产许可证是民用企业进入军品市场的“通行证”。近两年,国防科工委已对部分军工系统的单位发放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今年将面向社会逐步发放。除核心技术外,有了“通行证”后,民用企业就可以通过招投标参与军品生产。 “民参军”机制待建 对军品蛋糕,其实重庆的企业早就垂涎三尺了。 高新区的杜克密封件公司董事长杜长春透露,该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压密封件可以装到坦克、舰艇等武器上,但至今还没和军方做成生意。 显然,除了政策“松动”,民用企业要赚到军品的钱,没那么容易。因为进入军品生产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官员称,不少民营企业尤其是从事IT的企业,往往拥有军民两用技术,能参与国防建设,利益共享是企业求之不得的事情。“但关键是军品竞争要平等,比如国家规定生产军品免税,而民用企业生产军品却不能免税。” 杜长春建议,尽快制定《国防科研生产法》和《国防采购法》,法律上给民用工业企业参与军品科研生产以合法身份。 重庆不少民营老板则谈到,从实际情况看,不少军事装备和军品的采购是不可能完全公开。民用企业参与军品竞争时,本身就处于信息弱势,如果需求信息不能公开化,民用企业进入军品科研和生产领域,无疑将成为空谈。 “国家将尽快出台支持民用企业参与军品科研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必须承认,仅是公开的信息发布不够,完善的机制还应由竞争、评价、监督、激励几方面构成。”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梁清文说。 “民参军”的反向推动 嘉陵、建设、长安在全国都是“牛气冲天”的军工企业。 早在1994年,嘉陵和建设生产的160万辆摩托车,就占全国摩托车总产量的40%以上。去年,重庆以长安集团为首的企业共生产汽车40.9万辆,稳居全国微车产销量第一,其品牌评估价值达52.3亿元。 而据兵装集团西南地区部有关负责人透露,直到去年兵装集团西南地区部才开始整体扭亏。 “军转民”已使军工行业扭亏为盈。如今国家允许民用企业参与军品生产,对仍有军品任务的军工企业,是不是在夺“饭碗”? 朱江说,“民用企业参与国防建设,其实也是军民结合的一种创新,反过来它推动了军工企业的发展”。 象嘉陵等企业一样,通过转型做得好的军工企业还有很多,“但是,能实现盈利的企业太少,大部分军工企业的经营状况很差”,一业内人士说,技术水平高是军工企业的一大优势但资金匮乏却是军工特困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 “国家允许民用企业进入部分军品,实质上借民用企业灵活的机制和富余的资金来解决一些军工企业所遇到的困难。”重庆某军工企业一部门负责人坦言。 6月2日,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传出消息称,对大部分的兵工企业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即抓好军民品的分立,通过多种所有制形式实现投资主题多元化。 朱江说,在这方面,长安集团已走在了前面,在发展民品方面有长安铃木、长安福特、长安跨越、长安汽车等多种品牌。 “军用技术转到民,民用技术也可转到军。这种军民互动的创新体系是我国国防工业发展的方向。”朱江最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