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中国GDP增长与宏观调控 > 正文
 
货币政策:科学还是艺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5日 09:09 新京报

  作为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货币政策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应当说,随着中国金融体制和金融监管的不断改革,货币金融政策已经初步实现从直接调节向间接调节的转变,对宏观经济调控发挥了重大作用。与此同时,对于货币政策合理性与有效性的质疑也时有耳闻。在政府宏观调控手段面临创新性改进与机制优化的迫切要求之时,对于货币政策的本质与内涵进行再定位,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NEC百万象素手机1元拍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2004环球小姐总决赛 新浪招商引资征代理商

  我们的出发点是要弄清楚,货币政策究竟属于科学还是艺术。我们知道,货币政策研究属于宏观经济学的范畴,而追求理论的科学性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梦想,并由此广泛引入数理方法来增强经济学的可检验性,来弥补经济研究不能进行可控实验的缺陷。一般来说,科学是客观而明确的,它自身具有和谐统一性,或者说有内部、外在的自恰性。而艺术则更多地体现出主观的审美效果,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感知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经济学的“伪科学性”,因为有很多类似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并不具有自然科学的内在特性。换句话说,货币政策更像是一门艺术,而非科学。

  首先,之所以强调货币政策的艺术性,是因为货币政策在多数情况下受到政策制定者的主观判断和价值取向所制约,而缺乏一般性的严谨规则。我们知道,货币政策目标就是通过多种手段调控特定的金融变量,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努力使货币供应量符合实体经济的需要。在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选择中,无非是通过影响数量指标或价格指标来达到最终政策目标。前者主要是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以通胀和产出作为最终目标;后者主要是把货币供应量作为政策中介,以经济增长和物价变动作为最终目标。虽然在这样的货币政策实践中总结出一些所谓的货币政策规则,但是,从根本上讲,最优的货币政策规则是不存在的。央行所能够作的,仅仅是在不同的货币政策目标与手段的组合中进行次优选择,即寻找政策效果最大而政策成本最小的组合。因此,考虑到实体经济变量与金融变量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以及金融创新和金融深化会导致原有金融变量的边界模糊,所以依靠既定理论和规则来执行货币政策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货币政策的艺术性特征,就要求政策制定者能够充分把握货币政策在一国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作用与传导机制,娴熟地运用相关工具来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和谐。

  其次,强调货币政策的艺术性,并非否认其内在规律性,也不是说政策制定者可以脱离现实,恣意选择政策手段。实际上,艺术的基本类型可以表现为酒神狄俄尼索斯型与太阳神阿波罗型,前者是感性的、奔放的、不拘常规的艺术表现形式,而后者则反映出理性的、内敛的、逻辑严谨的艺术特征。对于货币政策制定者来说,他们所掌握的艺术性,显然应当是后者。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则,相对于理性的艺术态度来说,感性的艺术总是暂时的,货币政策影响到虚拟经济和实际经济的各个层面,因此应当着眼于长期的、理性的视角。二则,从主观体验的角度来说,感性艺术虽然能够带来更大的暂时愉悦,但同样引起精神损害的可能性也要高于理性艺术,鉴于货币政策的影响结果深远而不易把握,因此在政策选择时更需要谨慎的理性。

  最后,我们明确了货币政策的理性艺术特征,还需要进一步认识其实践特征。可以说,从人们的主观理性来看,科学与艺术是既联系又有区别的。科学的理性发展到极致,可能会带来理性的沦丧与对现实世界的破坏。艺术的理性发展到极致,则可能会达到主观与客观的极度和谐,即中国古代老庄哲学所谓的“无为无不为”的境界。从货币政策理论来看,尚无法用来充分判断和比较不同政策选择的机会成本与潜在效果;从货币政策实践来看,当前各国的货币政策也更多地倾向于表达一种“货币姿态”,在直接影响经济可能会带来更多负面效果的情况下,央行往往致力于影响私人部门预期,或者通过建立特定的形象与威信力,来适时传递信息,展开与私人部门的合作博弈,使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最小。

  总之,回到中国的现实,我们认为,在市场化金融体制短期内难以建立起来,并且央行在政策调控艺术性有限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应当更加追求某种“积极的不作为”,而非“积极的作为”。

  □杨涛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雅典奥运圣火全球传递
美国前总统里根病逝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