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企掀起整合潮流 突破传统温州民企运作模式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4日 14:04 解放日报 | |||||||||
温州又一次成为焦点。 后天,温州的中瑞财团控股有限公司将正式挂牌。这并非一家普通公司:它是我国首家无地域限制,并以“财团”命名的公司;它的九个股东无一不是各自行业内呼风唤雨的人物。中瑞财团副董事长、新闻发言人王振滔侃侃而谈:“我们是在探索温州民营企业运作模式脱胎换骨之路。”
来自民间的掌声,也异乎寻常的热烈。许多关注温州的经济学家说:“民营经济要继续发展壮大,联合是一个有效途径,这是对传统温州模式的突破。” “九九八十一” “九个大腕儿穿着清一色的法派西服和奥康皮鞋,手拉手一字排开向大家致意”,在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瑞财团9个股东的亮相方式,暗示了他们“合九为一”的坚定信心。 这的确是一个超级航母。在当地颇有实力的神力集团、奥康集团、法派集团、国光房产、耀华集团、泰力实业、星际实业、新雅集团和远洋眼镜等9家民营企业,共同发起设立了中瑞财团。根据公司章程,中瑞财团将适时不断按需增加股本,9家股东均以货币方式增加相同的出资额,以确保9家股东股权平等。所以,虽然公司的创始资金仅为5580万元,但王振滔的话却底气十足:“我们可运作的资金将超过100亿元。” 9个行业翘楚捆绑成一个利益共同体,绝非心血来潮。据了解,早在酝酿之初,股东们就聘请了国内知名学者组成“中瑞财团战略发展委员会”,就中国民营经济的历史、现状、发展和制度创新等设立课题研究小组,完成了一批专题研究论文,为中瑞的出世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为股东之一,王振滔对中瑞寄予厚望。在他看来,9家企业的联手不是“联合舰队”,而是“舰队的联合”,“中瑞财团将放大9家企业的品牌效应,这不是简单的一九得九,而是九九八十一。”话里话外豪情满怀,的确代表了不少温州老板的心态———单枪匹马纵横江湖的时代已是明日黄花。 据了解,中瑞将集9家民企的有形和无形资产,以实业运营和资本运营为主要方式,积极参与国家重点建设、企业并购和转股改制。而财团运作的敏感性,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有关人士透露,8日,银监会、工商局等部门专门召集了中瑞的相关负责人开会。 “合”流汹涌 无独有偶,就在中瑞财团大赚媒体“眼球”同时,又一家温州财团———中驰财团也悄然浮出水面。据了解,中驰由温州柳市的长城集团、华通集团、民扬集团、永固金具等7家企业组成,注册资金1亿元,总资产30亿元。中瑞、中驰两大财团仅一字之差,更是引起人们浮想联翩。 电话那头,传来中驰财团行政主管魏清宇平静的声音:“我们与中瑞没有任何关系,也并非跟风,在去年3月我们就开始筹划财团事宜了。”他认为此举乃水到渠成,温州资本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程度,需要联手创业,需要寻找新的投资领域和利润空间。“财团成立后,7家企业还将集中精力做主业,而多元化则交由财团来完成。” 事实上,这股联合潮流早在去年就已风生水起。去年3月,温州五金商会一次例会上,10个锁业老板愁眉不展———低价竞争只有死路一条,想提升档次却又有心无力,怎么办?两个月后他们似乎找到了出路。5月23日,温州8家制锁企业合成一家,新公司名称颇具深意,叫“强强集团”。 一向挟财自重的温州老板们,怎肯舍弃“鸡头”地位?强强集团董事长黄聪弟举例说道,上世纪90年代,温州灯具业由于没有及时提升产业层次,很快在与外地灯具业的竞争中全军覆没了,“若不联合,必然重蹈灯具业覆辙,到时恐怕连‘鸡头’也做不成。” 眼下,温州行业内的整合和民间资本的自发整合蔚然成风:60多家家具企业组建起“家具航母”,统一品牌经营、统一市场服务、统一兴建生产基地;40家拉链企业投资3.5亿元,扛起了联合大旗;模具业也筹划组建温州模具实业总公司,联手进行技术攻关…… 突破商业传统 在温州,“人人当老板”是最大的经济文化传统,过去几十年里,温州人凭借这种独立、勤奋、拼搏的文化资源,创造了带有传奇色彩的“温州模式”。但在这种经济文化传统中,同时也蕴涵着“宁为鸡头,不做凤尾”的商业心理,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成熟发展,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史晋川认为,温州人的生意集中在温州人的商业网络里,集中在低端制造业,而一旦需要产业升级或进入其他产业,温州人就缺乏力量。有人比喻,一个家庭中老大做布料,老二做纽扣,老三做服装,妹妹管销售,每天接触的购销网络也大多是温州人,他们自成体系并传给下一代。这样的商业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日渐成熟的市场经济。史晋川认为,这逼迫我们反思温州经济和温州文化,反思结果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固然需要独立的精神,但更需要整合的力量。 中瑞和中驰的成立,无疑是这种整合的一个风向标。温州经济学会会长马津龙评价说,就资本运作而言,阵容强大的多家企业共同投资组建财团,可以突破单个企业资本薄弱的局限,从而有助于温州民营经济进入一些资本密集型行业。这对温州企业的整体形象和温州经济的综合实力,都将是一次较好的提升。 不过,史晋川教授也同时表达了自己的两点忧虑,其一,财团股东都是温州人,出资企业也都是温州企业,这虽然有利于培育统一的企业文化,但无疑打上了“人格化交易”的深刻烙印;其二,出资企业当中,没有一家来自于IT等高新技术产业,这使财团可以获得的高端支持相当有限。(记者 谭新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