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平衡成为主导 大幅顺差时代结束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3日 15:43 《财经时报》 | |||||||||
中国已成世界第四大出口国,没有必要进一步一味扩大出口规模;在进口政策上,应侧重由过去以先进技术设备为主,转移到进口国外资源与技术设备并重上来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财经时报 (执笔) 张峰 2004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连续10年贸易大幅顺差的局面即
这一局面的形成既符合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政策取向,又有利于化解人民币升值压力。“重出口轻进口”的对外贸易战略已不再适应新形势下的新需要,贸易战略应该对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都有所考虑。 新外贸局面有利 从中长期角度来考虑,经济增长有必要转向以内需增长为主的道路上来。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层次还比较低,扩大内需的潜力很大;另一方面,通过内需的增长,能够增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此前的很长时期,中国一直在实行实施“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战略,追求贸易顺差越大越好。同时,由于内需不旺,大量过剩生产能力寻找海外市场,使国民经济外向度越来越高。扩大出口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国比较优势,促进就业,增加税收,加工贸易产业的发展,外商投资会拉动投资需求的增加;从国外进口高新技术产品、资源性产品有利于提高投资的技术含量,改善供给,满足高端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贸易结构将发生由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向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服务产品为主,进口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转变。而一国欲从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就应使本国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因此,按照科学发展观所要追求的增长模式,在处理外需与内需的关系问题上,应该采取均衡的战略,在扩大内需的同时充分利用外需,释放潜在经济增长能力,将“千方百计扩大出口”转向加快启动国内需求,形成内外贸结合的发展态势。 外贸应采取均衡战略 在出口规模方面,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出口国,没有必要再进一步一味地扩大出口规模,出口政策转向侧重以质取胜,对于大量资源消耗型产品和能源消耗型产品,应该在产业政策上进行调整,减少这类商品的出口地位和比重,或者使其增长速度降低到合理的水平,这有助于缓解我们在资源和能源方面的压力,减轻出口与内需的资源争夺。 在进口政策上,应侧重由过去以先进技术设备为主,转移到进口国外资源与技术设备并重上来,从而形成内需与外需的对立统一局面。 过去,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品来推动;外汇储备的大幅度增加,主要依靠出口产品的绝对数量取得,“中国制造”依靠投入大量社会资源,取得诸多世界市场占有率第一,导致外需与内需资源利用矛盾日趋激烈。特别是一些地区一味地吸引外资、出口创汇,实行“超国民待遇”,在土地、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造成资源、水资源紧张,污染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