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石油价格牵动各国神经 井喷状态属“良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2日 18:44 21世纪经济报道 | ||||||||||
章奇 在世界市场上,没有任何商品的价格波动能像石油价格的变化一样,能如此地牵动各国中央银行和经济管理部门首脑的神经。 油价上涨属“良性”
从2003年下旬开始,原油的价格就开始一路飙升。2004年2月上旬突破每桶30美元,3月下旬则接近每桶40美元。这一价格曾被许多媒体渲染为世界市场的心理底线。原因很简单,全球经济的收入和工作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石油价格的走势。过高的石油价格极可能会重新引发经济“滞胀”,即在通货膨胀率不断攀高的同时,却出现有效需求下降、失业增加的现象,正如同上世纪70年代主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因为两次石油危机所产生的经济“滞胀”一样。而每桶40美元的价格,已经相当于1999年石油价格处于谷底时的3倍。 不过迄今为止,这种担心被证明是多余的,因为:第一,从3月下旬到5月底,石油世界市场价格虽偶有波动,但基本保持在每桶40美元左右,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第二,也是更重要的是,事实表明世界经济不仅没有因为石油价格的上升而被拖累,反而继续保持了明显的增长迹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反证了目前石油价格的上升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强劲的需求所拉动的。换言之,世界市场上石油价格的上升,可能是经济良性增长的结果,而不是经济即将下滑的预兆。 但是,对石油价格的波动并不能掉以轻心。目前较高的石油价格之所以并没有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本质威胁,一方面是因为主要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已经转变为以信息产业和服务业为主,这些产业大多以低能源消耗为特点。例如美国在目前每增加一美元国内生产总值(GDP)所消耗的石油仅为上世纪70年代的一半。而整个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国家(OECD)的商品进口中,石油仅占4%,而在1970年代为13%。另一方面,如果按不变价格而不是现价计算,目前每桶40美元的世界石油价格并不算很高。据统计,如果以不变价格计算,那么现在的实际价格仅比1999年的水平高出不到1/3,这一上涨幅度,相对于石油价格在1970年代石油危机、1990年海湾战争以及1999-2000年阿富汗战争期间动辄上升3倍以上的历史纪录,简直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了。 因此,目前的石油价格上升之所以可以被诊断为“良性”,不是因为世界经济已经发展到了对石油价格上涨完全具有免疫力的地步,而是因为石油价格的上升幅度还没有高到真正足以损害全球经济增长的水平。按照一些著名投资银行和国际能源机构(IEA)的估计,一旦石油价格突破每桶50美元甚至更高(例如每桶60美元),全球经济增长受到打击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尤其对于那些对进口石油依赖比较大的国家,例如中国,受石油价格上涨的冲击将会更大。 石油价格的未来走势 石油价格的未来走势如何,关键在于世界石油市场供需力量的对比和变化。从需求方面来看,强劲的经济增长是目前石油价格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中国,2003年它的经济增长贡献了全球经济增长的1/3(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是美国增长贡献度的2倍,位居世界第一。而中国又是主要的石油进口国,今年它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因此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必定通过对进口石油需求量的上升而导致石油价格上升。另外一个进口石油的大主顾是美国,它的石油进口量占全球石油进口量的1/4。作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美国经济的继续增长,以及伴随着夏季这一用油高峰期的临近,必将给石油世界价格上涨平添不少动力。 不过,从历史上来看,需求上涨的压力基本上可以通过供给的放大来化解。虽然目前世界市场上石油净供应者数量不少(俄罗斯、巴西、尼日利亚、哈萨克斯坦等等),但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仍然保持着在供应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其中仅沙特阿拉伯一国就占有全球石油储量的1/4,超过了俄罗斯、巴西、尼日利亚等国石油储备量的总和。另外几个中东国家伊朗、伊拉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科威特各占约1/10的储量。尽管大部分OPEC国家已经开足马力在提高其石油日产量,但全球原油储备最高的沙特仍拥有近日产数百万桶原油的闲置生产能力。 这意味着一旦需要,沙特可以迅速启动日产近1000万桶原油的生产能力,从而起到平抑世界市场价格的决定性作用。实际上,最新的市场动向表明,当6月4日举行的OPEC部长级会议宣布该组织的石油日产量上限将从7月1日开始提高200万桶,然后从8月1日开始再提高50万桶的消息发布后,世界石油市场价格立即应声下滑。6月4日美国原油价格跌至每桶38.5美元,伦敦布伦特原油市场价格则跌至每桶36美元。 因此,能否保证世界石油市场的充足供应才是决定未来石油世界市场价格走势的关键。石油价格之所以在最近一段时间内一路上扬,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在需求上涨的条件下,OPEC国家迟迟不采取行动扩大石油供应;另一部分原因则在于投资者担心近期内可能会在中东爆发恐怖主义行动,危及到沙特正常的石油供应。 第一个原因并不真正构成威胁,因为OPEC国家不可能不顾及来自各方面的政治压力,这也是以往中东石油政治的历史所屡次证明了的。真正的威胁来自恐怖主义对中东——尤其是沙特——油田设施的攻击和破坏。虽然我们不太相信恐怖主义的能量真的会大到足以中断世界石油市场的正常供应,但考虑到目前的中东政治格局和安全形势,中国仍然有必要针对一些可能的突发性事件提前做好准备。这方面美国是个榜样,在目前油价高企的条件下,美国的石油进口量不降反升,还是比较有参考价值的。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