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中国复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2日 16:37 经济观察报

  黄亚生

  G-8峰会包括了几个不重要的国家,却把其他几个重要的国家排除在外。中国属于后者,印度也越来越是。但不幸也不公平的是,中国的影响常常只在对她的批评中体现。当中国出口时,她是在向全世界出口通货紧缩;当中国进口时,又是在出口通货膨胀。如果中国用其巨大的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的话,她是在试图控制美国的金融市场;而当中国只要一
NEC百万象素手机1元拍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2004环球小姐总决赛 新浪招商引资征代理商
出售美国债券,又肯定被认为是金融勒索;当中国打开FDI的大门,她是想圈那些“叛徒CEO”的钱;当中国试图保护其国有产业时,她又是在违背国际准则。诸如此类,举不胜举。

  中国已经进入了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的争论之中。高唱自由贸易的布什政府,在刚刚拒绝美国劳工联盟及产业工会联合会因涉嫌剥削劳工而要求对中国进行制裁的请求后,却又提出了对中国的进口电视征收反倾销税(之前还对中国的钢铁征收了反倾销税)。之所以采取这些保护主义政策,是因为大家认为,中国对美国的失业负有某些责任。

  世界对中国感到不安也情有可原。最可以理解的理由是中国太大了,再加上变化速度之快——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2003年实际人均收入是1978年的7倍。这真是史无前例的。在中国之前,有两个国家也在一段时间内增长得和中国一样快,一个是韩国,一个是博茨瓦纳,但就规模而言,则相形见绌。

  另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是,中国是世界上惟一可以同时和美国与非洲竞争的国家。中国已经而且正在迅速形成一些扎实的R&D能力,也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理工科学生。另一方面,中国又有大量没有技能、便宜的劳动力,对工资水平产生向下的压力,这就让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有成本竞争力的公司选址地之一。

  中国与其说是一个经济体,不如说是一个政治体。中国是由几个各不相同的经济体组成。最富的地区,比如上海,人均收入大约在5000美元,而贵州则不到400美元。除去地区差异不说,中国现在是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农村两亿富余劳动力成为了收入很低的产业工人。就因为此,中国崛起所带来的影响能在马萨诸塞和墨西哥这些地方感受到,这实际上折射出上海和陕西之间在技能和工资水准上的巨大鸿沟。

  我们应该寻找合适的角度来看待中国快速且可能找不着方向的崛起。首先,中国崛起这个看法就具有相当误导性,更恰当的看法是中国在复兴。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中国实际上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经济史学家Angus Maddison指出,1820年,中国占全世界GDP的1/3,而中国在13世纪的时候人均收入超过欧洲。即使根据其他的比较法,比如城市化和农业技术的先进程度,在19世纪之前中国都远远超过欧洲。甚至晚到1960年的时候,中国在机械工具制造方面也只比日本落后几年而已。

  我们不是在这里追忆光荣历史,而是揭露一个突出的事实:中国拥有巨大的经济潜力,但中国的经济成就并没有达到她的潜力。这并不是否定过去20年的非凡成就,事实是,中国正在达到而不是提高自己的经济潜能。2002年,就购买力而言,中国的GDP占世界GDP的12%。如果通过汇率换算之后,这个比值降到4%,而1952年该比例为5%。

  对经济史学家来说,搞不懂的并不是中国在过去20年里为什么成长这么快,而是首先她为什么这么穷。二战后追赶上西方的每一个国家都是东亚国家和地区——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只有两个国家例外,那就是中国和朝鲜。也就是说,在20世纪早期的时候,中国的很多工作机会都流向了那些现在抱怨中国抢走了他们的工作机会的地区,比如南卡莱罗纳的纺织厂或者意大利的皮革业,因为中国选择了拥抱计划经济和经济自给自足等不好的政策。目前这种工业资源重新布局的加速显示了这些错误所带来的巨大成本。尽管这些分析不能缓解调整带来的阵痛,但确实阐明了为什么现在西方的工人,而不是他们的父母们,正在承受由中国崛起带来的成本调整。

  第二个合理的观点是,中国的崛起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好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由于中国飙升的需求带动了日本经济的复苏。但由于某些原因,西方的媒体和政策圈把中国的崛起固定在负面影响上。

  造成对中国的这种颠倒看法的原因之一是,中国选择了用最不被人看到的方式给世界带来好处,而以最能让人看到的方式从世界获利。就拿贸易来说,美国对中国有巨大的贸易逆差,这点被商业媒体和政策分析师广为传播。先别说贸易逆差是否真的对美国有伤害,就说中国把贸易顺差中的大部分又用来购买美国的国债,这就给美国带来了低利率环境。但是,西方却很少有买房者因为低利率受益而向中国的崛起干杯,可他们中的很多人在说起中国贸易政策的不公平上却毫不犹豫。

  第三个观点是,中国的崛起,本质上和西方的利益是互补而不是竞争。中国不像七、八十年代的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而是选择了更多地依靠FDI而不是培育国内的民营企业作为发展和贸易的一个来源。2003年的前三个季度,美国公司在大中国区的全部利润超过了从日本这个大得多的经济体中所获得的利润。2002年,中国前15大出口企业中,有5家,包括第一和第二家,都是外国公司。摩托罗拉、罗技和戴尔分别排名第二、第十和第十一,为常常被称为“中国的出口奇迹”做贡献。因此,“中国制造”本质上是误导的,“中国加工”更准确。

  西方国家应该用合理的分析,而不是歇斯底里和夸张来面对中国的崛起给世界带来的影响。这种态度在美国进入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总统大选季时更加需要。

  (冰水/译)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雅典奥运圣火全球传递
美国前总统里根病逝
八国首脑会议
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