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茅于轼 > 正文
 
人民币不会贬值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1日 16:42 中评网

  茅于轼

  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的汇价从1993年的5.7连续五年攀升到了8.3。在此过程中美国还指责中国故意压低币值,要求中国进一步提高人民币的汇价。可是今年以来风向忽然转了180度,一股人民币贬值的风吹遍了国内外的外汇市场。有许多人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如何判断汇市的走势,真的以为贬值将成定局,甚至把自己的人民币资产转为美元。

NEC百万象素手机1元拍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2004环球小姐总决赛 新浪招商引资征代理商

  回答人民币的汇率走势问题,最基本的分析工具,是微观经济学的供应和需求理论。这个理论极简明的结论是供需均衡价是对供应方和需求方最有利的价格。整个市场经济之所以能有效地配置资源,纯粹是因为价格随供需形势变化,供不应求时涨价,供过于求时落价,价格信号引导资源流向效率最高的用途。汇价只不过是一国货币在外贸外资市场上的价。它的最优价格就是供需均衡价,或称做市场出清价格。联系到我国的外汇市场,外币连续五年一直是供过于求。我国的外贸从1994年起连续四年顺差,从1994年的54亿美元稳步上升到去年的403亿美元。利用外资(包括借款及直接投资等)从1994年的432亿美元连续攀升到去年的644亿美元。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吸引外资的国家。虽然在非货物贸易中我国略有逆差,但总的平衡下来外汇储蓄逐年稳定上升。近两年来中央银行每天平均购进一亿美元。在外汇如此供大于求的形势下,根本不存在人民币贬值的任何根据。

  当然,今年情况有所变化,因为东南亚金融危机,导致东南亚诸国购买力降低,进口减少。同时因汇价降低使他们的出口商品大幅度降价。这对中国的外贸产生了不利影响。在过去9个月的外贸中可以看到这样的变化。但这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为从外贸而言,我国依旧保持着相当大的顺差,外汇供过于求的形势并未从根本上扭转。

  另外一种猜测是认为我国今年的宏观经济面临着明显的总需求不足的压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将从去年的8.8%将降到今年的8%以内。为了刺激总需求,增加出口是一种选择。正因为有这种估计,许多人预期人民币会贬值。这种预期引起一些人用人民币去购买美元,使美元的黑市汇价涨到9元左右。固然降低币值是可以增加出口的,但从总量均衡来看,总需求不足是国内投资不足造成的。如果不从纠正投资不足去弥补总量不均衡而用贬值来刺激出口,又会造成新的不均衡,并不是良策(从全球经济而言,最理想的均衡状态是每个国家的外汇收支平衡)。而且增加出口除了贬值还有许多其它办法。如增加出口退税,改革外贸体制,发挥进出口银行的出口信贷作用,以及改进保险、商检、验关等多种措施。何况贬值还会引起东南亚金融的全面调整,加深金融的不稳定性,于人于己都不利。

  贬值所引起的直接受害者是我国广大的消费群体。自从亚洲邻国货币贬值之后,这些国家的出口商品在我国市场上的价格已大幅度降低,普遍降价1/3到1/2。我国人民前往这些国家旅游的费用也以同样幅度在降低。人民币虽然不是硬通货,但在国外普遍受到欢迎,在新、马、泰、香港等地用人民币就可以以极优惠的汇率买东西。这是我国人民从来没有体会过的享受一个具有稳定币值的经济大国的尊严。贬值也对从事进口原料、高新技术、专利以及支付版权费的企业不利,使他们的成本上升,最后是使他们的产品涨价,吃亏的仍旧是国内的消费者。

  什么情况下人民币应该贬值?只有我国的外汇帐户支大于收,使得外汇储蓄下降到危险的水平,在支付到期外国债务方面可能发生困难时,人民币才需要贬值。这种情况在一两年之内是不可能出现的。

  有一个现象是值得注意的,即除了外汇的经常帐户和资本帐户之外,还有漏损。这是指民间各种换汇渠道以及各种骗汇手段造成的外汇收支。过去人民币利息高,汇价坚挺,持有美元的人纷纷将美元换成人民币。现在则发生了相反的情况。据说今年上半年国内居民的外汇存款增加了60亿美元,约相当于外币存款的1/5。正是由于这类漏损,我国外贸虽有盈余,外汇储备却没有增加。还有一个因素是进口走私用汇,这部分用汇全部要从非正规渠道获取,它造成了对美元等外币的额外需求,使黑市美元汇价上升。最近大力打击走私,使这部分外币的需求有所减少,有助于减轻投机心理所造成的对人民币贬值的压力。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雅典奥运圣火全球传递
美国前总统里根病逝
八国首脑会议
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