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茅于轼 > 正文
 
经济学界的鲁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1日 16:26 中评网 王建国

  为茅教授七十而作               

  王建国

  鲁迅以杂文为最。他对中国人性的了解,对中国文化的深知,对社会腐败的批判,对正义的呐喊,对愚昧的启蒙,对灵魂深处的解剖,对社会黑暗的揭露,深刻、淋漓、一针
NEC百万象素手机1元拍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2004环球小姐总决赛 新浪招商引资征代理商
见血、入木三分。读后让人热血沸腾。然而鲁迅的分析以感性为多,从文学入手。鲁迅的文章,批判性多于建设性,激情多于理性,文学性多于科学性,鼓动性多于指导性。不过从艺术的角度达到鲁迅的深刻,便算得是登峰造极了。

  茅教授以经济学随笔拔萃。他对中国制度的了解,对自由市场的深知,对国民贫困的分析,对社会腐败根源的探究,对计划经济的解剖,对日常生活经济本质的揭示,对民富国强方案的建议,所到之处,无不文章。深刻,冷静,明析,逻辑井然,深入浅出。读来有茅塞顿开,然来如此之感。经济学本为枯燥的科学赋予茅教授手中,却能写得趣味盎然,行云流水。

  茅教授的随笔科学性、建设性极强。理性远胜激情。字里行间的那种疾恶如仇,为民请命,哀其不怒,怒其不争的激情,虽不及鲁迅先生以嘻笑怒骂,皆成文章来得痛快,却因借助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手段,更显冷傲深刻,让人从逻辑的结论中折服。凡读过茅教授经济学随笔的人,无不感到茅教授深厚的经济学功力。无不感受到他的那种见人所不见,道人所不言的洞见,态度与品格。

  同茅教授交往,不仅能感受到他的知识的影响力,也能感受到他年轻的心态和谦逊的态度。君子之风而不淡于水,学者之尊而不凌于人。

  要读书者,岂可不读茅教授的随笔?要作学者劝君学学茅教授的为人。

  九九年二月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第三轮六方会谈将举行
河南高考舞弊案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