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增产农民能否增收?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1日 09:03 新京报 | |||||||||
据新华社6月8日报道,今年我国夏粮生产将扭转自2000年以来连续4年减产的局面。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夏收小麦占夏粮的90%,夏收小麦增产意味着夏粮丰收大局已定。今年,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降低农业税税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了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积极性。这也是今年粮食增产的重要原因。但是,粮食增产了,农民能否增收?
要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国家的政策最终只能起导向作用,最根本的还是要使农民真正能够从种粮中获得收益。我们都应该知道,增产不增收,是导致之前粮食产量连续下滑的根本原因。早在1989年至1991年期间,在农业生产喜获大丰收的情况下,扣除物价因素,农民1989年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只有不到2%,到1991年甚至成了负增长。这样的情况也不止一次,第二次出现在1996年以后,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两年大幅度跌落,从9%的增长率跌至4.6%,到1998年落到了4%。考察这些历史数据,我们应该警惕,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贫富差距,就是在“增产不增收”的情况下加剧的。 国家的新政策告诉农民,国家不仅需要粮食,而且种地也是有利可图的。但是,种地到底有多少利可图,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半月谈》最近有篇题为《千里追踪粮价上涨》的报道披露,在全国新一轮粮价上涨的背后,是“粮价走着涨,农资跑着涨”,最终的结果是“粮农获利少,粮商获利多”、“种粮的喝汤,倒粮的吃肉”。农民是一个弱势群体,一家一户式的分散经营使得其参与市场博弈的“话语权”极其微弱,甚至无权选择粮食到底卖给谁。这种博弈角色缺席的地位,再加农民信息不灵通,又急于回收资金以备来年生产之需,必然使其在整个粮食流通环节中分得的利润最少。 面对这种“丰收的悖论”,目前的状况是处在一种“市场失灵”的状态,仅以单纯的市场来公平地分配利润,是不实际的。如果政府还在其中无所作为,在“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双重困境下,将会产生又一轮的“增产不增收”。 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在他的《正义论》里面曾提出第一正义原则和第二正义原则,他不仅仅主张在市场经济中的机会平等和程序平等,而且主张有限的结果平等。当然,这种结果平等,不是一种“强制”,也不是一种平均主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认识当前粮食市场中的博弈格局,针对农民在整个流通环节中收益最少的问题,笔者认为,为了使“分配不公正” 这种“结果不平等”得到合理的救济,国家就应该首先完善农村的各种“种粮”保障制度。只有从制度上保障了农民能增产也能增收,才能真正有“种粮积极性”。以市场为主体来形成粮食价格,前提首先是一个“好的市场经济”,好的市场经济的好,就在于要有好的法治基础。此外,好的市场经济还在于政府能够较好地履行其约束经济人的职责。 就拿粮食流通领域来说吧,产生“种粮的喝汤,倒粮的吃肉”这种状况,很大程度就在于一些地方职能机构未能真正做好一个农民产权的“守夜人”角色,以致农民的财产遭到粮商的掠夺。“粮食增产,农民能否增收”,这不仅仅取决于市场,也取决于政府职能的到位。 □彭兴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