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04年宏观调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1日 08:26 中国经济时报 | |||||||||
本报记者 孙超 2004年是中国宏观经济运行非常复杂的一年,中国经济是否过热的话题再次引起了全国各界乃至世界的广泛关注。人们最关心的是中国经济到底能否实现“软着陆”。 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不可能骤然停顿,中国经济也是如此。中国政府在今年之内采
三大行业投资过热 经济学家们对当前的经济形势都有不同的看法?其实是出于不同的角度。吴敬琏认为经济已处过热状态;厉以宁则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怕冷不怕热;萧灼基则表示不要轻言经济过热;林毅夫认为是局部投资过热。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丁元竹用一句话概括,所谓经济过热就是一些行业和部门的投资过度。就目前中国出现经济过热的态势,在于投资需求热、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热、房地产与城市化建设的过热。作为上游产业的钢铁、水泥、电解铝三大行业在发展中,投资增长过快,生产能力超出市场预期需求。 有关部门统计显示,在去年投资增长接近翻番的基础上,今年前两个月,钢铁工业投资增速达到172.6%;水泥行业在建项目计划总投资786亿元,同比增长133%;电解铝行业在建能力仍有310万吨。近年来,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三大行业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三大行业在发展中投资增长过快,生产能力超出市场预期需求,产品结构不合理,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问题十分严重。重复投资是市场竞争中的合理现象,新进入的投资应该比先进入的效率更高、素质更优,后来居上、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但是,低水平的重复投资如果过度集中,给宏观经济造成的损害却是巨大的。以钢材为例,当市场需求急骤增大,钢材价格大幅上升,大量低水平投资受到高盈利的强烈刺激,就会以比高水平投资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如果需求增长过快过大,以至于普通正常技术的生产能力增长都难以应付时,就会有大量不合格的低劣投资蜂拥而入。 丁元竹说?“经济有巨大惯性,投入的资本要运行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收益。中央虽采取重大措施,地方政府投资的欲望仍很强烈。”他用亚洲金融危机做了比较,当时的日本、韩国、印尼、泰国等国家,虽然货币管理体制不同,但是问题的实际性质是一样的。整个亚洲发展模式都是投入资金低效率、低水平、重复建设。相当一部分资金会转入不良资产,中长期的影响将会导致金融体制出现问题。 国内消费市场有待扩大 中国GDP的增长,已经越来越多地依靠投资来拉动。尤其在1998年之后,国内经济基本上是靠投资来推动的。2000年之后,投资似乎有加速倾向。即使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的投资也没有超过40%,现在达到了43%以上。投资规模扩大、速度加快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统计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中央项目投资只增长12.1%,而地方项目投资增长却高达64.9%,增幅同比提高24.7个百分点。丁元竹介绍说,为此,国务院在4月27日发出通知,决定适当提高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开发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钢铁由25%及以上提高到40%及以上,水泥、电解铝、房地产开发?不含经济适用房项目?均由20%及以上提高到35%及以上;同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同时发出两份紧急通知:一、决定集中半年左右的时间,继续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二、对所有在建、拟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清理,重点清理钢铁、电解铝、水泥、党政机关办公楼和培训中心、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高尔夫球场、会展中心、物流园区、大型购物中心等项目,以及2004年以来新开工的所有项目,时限为1个半月。 相对于43%以上的投资增长率来讲,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消费是偏低的。据国家统计局的分析,如果扣除价格因素,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0.3%,1-4月累计实际增长9.4%。另有数据显示,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9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1%,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人均消费性支出1839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2%,实际增长7.9%。可支配收入增幅较去年同期(8.9%)有所上升,而消费支出增幅比去年同期(8.3%)有所下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消费性支出增长慢于收入增长,居民消费倾向下降。一季度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为69.7%,比去年同期的70.9%下降了1.2个百分点。 “我们经济增长的60%依靠国际市场。目前我国消费水平低,人均1000美元,这个数字在国际上是比较低的。而且消费者都集中在东北沿海和大城市,加在一起也不过是一两亿所谓的中产阶级。13亿的人口如果不包括广大西部和农村市场,消费市场有多大,大家可以想象。印度与我们不同,可以依靠国内2.5到3亿中产阶级拉动内需。我们主要是依靠国际市场、靠出口拉动内需。”丁元竹说。 调控的另一个原因是,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存在。今年一季度,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8%。4月,CPI涨幅再度提高,比去年同月上涨3.8%,创下7年以来新高。去年的第四季度,GDP的增长出现了几乎两位数的高水平,全年达到了9.3%。紧接着,在今年第一季度达到9.7%的高位,达到或者超出了参照值。在经历了10年的宏观稳定之后,经济可能开始重新恢复了高增长的能量。 调控是为了过滤经济增长的风险 尽管目前经济过热仍局限在个别行业和局部地区,但其危害不可小觑。针对目前部分行业投资过热,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近日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同时推出了《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 专家们说,国务院针对某些行业投资过热采取的紧急措施,对重复建设起到相当大的遏制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既控制住部分行业的过度投资,又注意把各地方、各方面及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宏观调控的力度该如何把握都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教授明确表示,“现在不是我们在纠缠在经济是否过热的时候了,应该把更多注意力集中讨论措施能否让经济平稳回落和运行。也就是一系列措施是否奏效、即使奏效了政策能达到什么效果。”他说,现在实行的政策实际上是在不断减少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风险,使得经济增长更平稳。 宏观调控的措施正在出见成效,赵锡军说。4月份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7%,增幅比3月份回落了8.8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幅下降较明显;贷款增速下降明显;新开工项目得到初步控制;中国市场上钢材和电解铝价格终于大幅下跌;4月份中国贸易逆差从3月份的5.4亿美元扩大到22.6亿美元;4月份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9.1%,已是今年以来连续第三个月滑落。根据国际信贷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的预测? 尽管不能排除硬着陆的可能性,中国高飘但仍较切实际的经济更有可能会经历一次软着陆。美国华尔街公认的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也表示中国极有可能在2004年迎来“软着陆”。 丁元竹也表示“运用好经济手段和市场手段,同时保证行政手段的有效,年底实现经济软着陆没有太大问题。但是更要着眼于更长期的经济发展。” 赵锡军说:“大家要牢记一件事,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所有经济政策的目标是使人民收入水平更好、生活更富裕,而不是限制经济的发展。从这个角度上讲,所有的调控政策都不是长期的,主要起到过滤经济增长中风险因素的作用。经济发展才是长期的目标,也是头等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