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公信力”规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1日 07:13 中国青年报 | |||||||||
刘以宾 陕西省省长贾治邦在严厉斥责“宝马彩票案”时指出:案件曝光后,政府公信力急剧下降,老百姓现在能相信谁?本来最相信政府,可体彩案让政府失信于民。政府都在干什么?公信公证单位在干什么?这对我们党和政府的形象是极度的损害。有趣的是,早一天,陕西另一位高级官员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相信通过对“3·25即开型彩票造假案
仔细琢磨一下,两位陕西省领导在评价同一重大事件时,其立场、角度、思维方式、感情色彩都有所不同。另一位官员的说法固然也很“正确”,符合“坏事变好事”的辩证法,在公众且舆论导向上很“正面”,但听起来总让人觉得不是味道。原因之一,大概是其没能把握并认真尊重“公信力规律”。 做出“公益性事业的彩票公信力也会越来越高”的判断,明显缺乏客观依据。公信力这种东西,其建立、增长、损毁以及恢复重建有自身规律。规律总是客观的,它不由人的主观愿望所决定。假如说在“宝马假彩票”案被揭露之前,“即开型彩票”有一定的公信力也许是真的,百姓竞相购买的事实可为证明。但是,黑幕被揭穿了,且不是一次作假而是次次作假,公信力怎么可能不下降?相关责任人受到惩处,仅仅是假彩票案处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种结果,它出现于公信力遭遇严重损毁的阶段,根本不能作为判断公信力回升的依据。再说,公信力即使回升,也是以“低谷”为起点慢慢“爬升”,爬升到比黑幕揭穿前更高的水平,谈何容易! 若说案发前,“即开型彩票”的公信力中,加杂有彩民盲目相信的成分,那么案发后,多数彩民一定会从盲目转为清醒。况且,一连串的作假事件肯定会严重伤害彩民的情感。如果政府把彩民乃至广大百姓“情感创伤”的痊愈看得过于简单,过于轻易,其骨子里所透出的,不啻是对大众情感分量的轻视,是对大众人格尊严的轻慢。 “因噎废食”的人固然应该被嘲笑,但那种不去寻找被噎原因、完全不接受教训、固守原有不科学进食方法的人,也许更值得嘲笑乃至鄙视。因为他可能一次比一次噎得更严重,甚至因噎而死。 曾在若干省份出现的假婴儿奶粉事件已过去,但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处理该事件的原则、态度、思路、方法,却很值得在彻底整治彩票业弊端中仿效、借鉴。对于假婴儿奶粉,政府的确是果断、负责的:地毯式清剿处在流通环节中的现存假货、彻查假货经销渠道和生产地、对案发地所有婴幼儿实施体检、在未彻底甄别幼儿奶粉质量之前一律禁止销售……上述种种做法是否也有“因噎废食”嫌疑呢?事实证明:在这场“废食”的过程中,真正受损的不是广大消费者,而只能是那些不法商家和“嫌疑”(也许是被暂时冤枉的)商家。 随着又一桩数额惊人、黑幕重重的假彩票即“彩世塔”彩票舞弊案浮出水面,人们似有理由认为:假彩票有着更复杂深刻的体制背景和社会背景。假如政府能以对待假奶粉受害者那样高度负责任的精神整治假彩票,就一定会循着这样的价值取向和原则、思路行事:首先不是考虑公信力如何回升、彩票业如何继续做大以及经济回报,而是把一再诱发假彩票案件的多种因素连根拔出,灭绝其生存环境。至于公信力,就像企业信誉和消费者忠诚度一样,是消费者在长期享受优质产品和服务之后的一种客观累积的结果,而绝非一厢情愿地鼓吹和想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