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过于求矛盾正显现 高投资行业遭遇高库存之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0日 09:28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6月9日电 (记者黄全权 丁海军) 投资一度高涨的中国钢铁业正面对高库存之痛。来自权威部门的最新统计显示,在价格大幅回落的同时,国内钢铁企业的库存开始呈现快速上升的势头。 统计显示,一季度,钢材库存比年初增长超过20%。有着同样遭遇的还有玻璃、电解铝等行业。二者库存均比年初增长30%以上。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信息统计部主任王华俊说,1至4月中国电解铝产量20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6%。一季度库存33万吨,比去年末上涨8万吨,上涨30%左右。 钢铁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行业。5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初见成效,近期钢材价格明显回落”的消息,线材、螺纹钢价格每吨较3月初下跌750元以上。同时,钢材库存比年初增长23%。这一降一升,将钢铁行业的尴尬处境尽显无疑。 “在盲目投资之下,价格回落、库存增加几乎是必然的结果。”一位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人士分析说。与上述两大行业库存急剧上升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公布的2004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去年中国钢铁、电解铝行业的投资分别增长96%和92%。今年第一季度,这两大行业投资又分别增长107%和39%。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盲目投资造成的供求失衡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结构性库存”更值得人们关注和警醒。目前钢铁等行业的库存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相对过剩”,低水平重复建设是最大的“元凶”。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指出,库存增加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前中国钢铁业的结构、节奏失调问题突出。 以钢材为例,一方面低端钢材生产过剩,另一方面板材等高档产品需要大量进口。一个极有说服力的对比数字是,在中国钢材库存快速增加的同时,今年1至4月,中国进口钢材1347万吨,同比增加150万吨。电解铝亦是如此,去年全国净进口铝材26万吨,进口废杂铝51万吨,除去净出口电解铝36万吨,还净进口铝41万吨。 如何看待目前钢铁、电解铝等行业库存骤增的现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戚向东认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所带来的市场心理变化是目前钢材库存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王华俊说,造成电解铝库存大幅上涨的原因有:盲目投资带来生产能力过剩;将电解铝加工成铝材的生产能力不足,造成电解铝积压。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从更宏观的层面上阐释了这一现象。他说,今年以来,有关部门连续出台紧缩银根和加大对部分过热行业整治力度的有关政策,对钢材等市场的影响逐步显现。 此间专家认为,目前部分工业产成品价格回落、库存增加有一定合理性,也有利于大家更加清醒地认识市场。“更为重要的是,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相继出台的背景下,问题和矛盾集中暴露,正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有效遏制低水平扩张的大好时机。”(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