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有形之手”激荡江苏民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09日 09:14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王云帆 罗小军

  江苏报道

  政府推手

E歌时代来临了!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2004环球小姐总决赛 新浪招商引资征代理商

  2004年,无锡破天荒地把一年一度的民营经济发展大会放到了浙江台州举行。市委书记带队、四套班子、32个有关职能部门倾巢而出,加上邀请的50余家民营企业代表,总计130多人远赴台州。

  台州而不是温州,本身就是一个微妙的选择。与温州政府早期的无为而治不同,台州近年快速崛起的经验,被归结为当地政府的“积极”——地方政府在制度变迁中形成的利益机制,正成为地方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动力机制。

  而2003年长三角居民收入排名出笼之后,江苏各地政府都面临居民富裕程度差距的压力,民企壮大生逢其时。

  4月28日,无锡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50条意见》,提出从规范政府行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和鼓励民众参与创业三个方面,确保将无锡建成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最佳成长区目标。

  这50条意见集中强调了放宽民营经济投资领域和准入条件,将原先由少数单位垄断的,如城市公用设施、基础设施、社会公益性项目向民营资本全面放开。

  今年苏州市委、市府的一号文件则是《关于促进民营经济腾飞的决定》。在今年的第一个重要会议“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将战略目标明确指向:经过3年努力,到2006年底,全市民营经济基本实现主要经济指标比2003年翻一番等。

  在苏北,南通祭出了打造江苏第一民营经济大市的旗号。当地一位百姓告诉记者,现在电视里每天都在鼓动大家“宁买机器不买电器,宁建厂房不建楼房”。这些口号虽有运动化嫌疑,却真地开始撩拨起苏北这片经济贫血土壤的活力,“受到激励后,大家的创业积极性明显提高了。”

  到2003年6月底,江苏省民营企业总户数已居全国第一。至今年4月底,全省私营个体企业注册资金共计4558.35亿元,较上年底增长15.2%。个私经济上交的税金同比增长9.7%。民资在江苏投资市场也撑起了“半边天”。今年一季度,江苏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23.28亿元,同比增长63.8%。其中民间资本投资达715.5亿元,增幅为82.4%。

  政府正用自己“看得见的手”,引爆江苏三股强大的民间力量。

  集体爆发

  江苏民资的第一股强大势力来自对乡镇企业的改造。

  在常州武进市寨桥乡蒋家村老人蒋兴荣的一张老式木桌抽屉里,藏着两张折叠着的油印纸片,尽管已经暗黄、残破,可标题“关于村办塑料厂股份制的具体实施协议”上,一枚红色印章令人心悸。

  蒋兴荣在1987年卖厂的故事,是关于苏南乡镇企业改制最早的记载,是历史深处的一记绝响。1997年后,苏南乡镇企业的危机被债务引爆,改制渐成燎原之势。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构思,90年代中期集中改制,90年代后期基本完成。至今,各地乡镇、村办企业改制面已接近100%,区县属企业改制面在95%左右,市属企业改制面也在85%左右。改制的形式有拍卖转让、租赁、租股结合、股份制等等。据统计,仅在无锡、苏州、常州、镇江、南京,完成改制的企业就在6万余家,涉及资产达2000多亿元。

  更大的突破来自,江苏内生的新兴民间力量。

  这股新势力的一个机遇在于江苏引进的大量外资带来的配套空间。

  2003年,苏州民企已经开拓了150个亿的配套空间,并且有100个亿落在台商聚集的昆山。虽然,通常台商被认为有抱团的习惯,本地资本很难挤入的它的产业链。据说,昆山的奥秘在于政府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参见本期周扬的《苏州:让外资生根民资生长》)。

  为此,在今年4月底苏州中心城市也召开了一次中外产业的鹊桥会。结果,有6个项目当场签约,协议金额11.7亿。

  而眼下这轮国企改制,正促生出又一批规模化的新兴民营企业。

  在率先宣布全面完成国资改革的苏州,市长杨卫泽日前宣布,该市实行的是多种改制形式。有大部分企业在通过规范的审计评估后,是由管理层、骨干、员工为主进行收购的。还有些企业则采取了由管理层、骨干、员工与内资、外资等外来法人共同收购持股的办法。

  据介绍,苏州改制后重新注册登记的新企业,平均股本结构为,地方国有股占5%,经营者占38%,中层骨干占15%,普通员工占11%,外来法人或自然人占31%。

  在南京、无锡等国资大市,也大多采取MBO的方式对中小企业改制,并积极吸纳有实力的本省民企参与当地大型国企的重组,比如南京斯威特对无锡小天鹅实施的收购。

  另一股势力则来自行政区外,特别是以浙江为代表的7000亿元游资正在江苏逡巡。

  据统计,2003年江苏民资增量的一半以上来自行政区外,区外的内资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外资”,但由于它和本土的交叉性更大、人脉结合更紧密,而稳定性更高,因此与当地经济更多地体现出一种竞合的关系。

  这样,乡镇企业传统产业焕发了体制的活力,外资高端产业释放着配套的空间,国资改革激发了民企重型化的步伐,而新生派则向信息服务等科技领域伸展。

  江苏的民营力量第一次出现了一个由低及高的清晰梯度,以往空悬的“孤岛现象”或将远去(参见本期罗小军《苏北民企孤岛现象调查》)。

  失衡的挑战

  不过,面对机遇时,挑战永远如影随行。

  尽管到2003年6月底,全省私营企业总户数居全国第一,但规模偏小,竞争力弱。据统计,江苏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仅占民企总数的3%,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占民企总数的1.1%。247家私营企业集团?注册资本超亿元的仅37户。

  而就江苏民营企业的行业分布现状来看,主要涉足的是初级产品加工、低附加值制造、简单粗犷服务,对于高科技、高资本的行业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则很少涉足。

  一项调查显示,江苏民营企业从事摊点零售和餐饮服务的占到45.65%,而浙江只有25.49%。特别是浙江民企从事生产制造以及相关配套的比重高达42.64%,高出江苏近14个百分点。

  这一方面受江苏传统产业布局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在于民企挤进外资产业链的过程远比想象的艰难而缓慢。

  记者观测到,在苏州园区注册的民企,除了纺织等本地传统行业外,大多都与外资配套有关。但一部分是游离于产业链本身之外的广告、网络等外围服务,另一部分即便挤进了产业链,也大多汇集在最尾末端,以印刷、包装居多。

  苏州统计局的调研显示,该市高新产业98.6%的出口集中在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只占0.2%

  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江苏民营企业经济效益严重滑坡。据全国工商联公布的资料显示,江苏省民营企业的经营效益同比下降了40%。增速最快的苏州也是一样,2003年,私营亏损企业达356家,同比增长近8%,亏损面近16%。亏损额2.37亿,同比增长20%以上。

  同样的,还有区域分布的不均衡。

  从2002年民营企业户数、从业人数、注册资金和实现总产值四个指标来看,苏北、苏中、苏南的民营企业户数比为1:0.92?3.42?从业人数比为1?0.79?2.79?注册资金比为1?1.15?5.48?总产值比为1?0.52?2.82。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差距更大,2002年全省有2356户,其中苏南有1900户、苏中237户、苏北仅219户。

  最后的一层忧虑,来自民间与政府的关系。

  相关的历史对苏南来说,是一个悖论,当年乡镇企业之兴之衰皆在于政府过于强势,近十年招商引资之利之弊,还是要归咎于强势政府的作为。

  或许,这才是江苏民资前路上最大的挑战,亦或是最大的机遇。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北京传递雅典奥运火炬
美国前总统里根逝世
八国首脑会议8日召开
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
北京煤矿发生坍塌事故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2004北京国际车展
孙燕姿全国巡回演唱会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