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谁来解开江苏的资本之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09日 08:52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王云帆

  在这组江苏报道中,我们把目光集中在江苏的现在和未来,追问和寻找江苏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在哪里”和“往哪里去”的问题。

  下一步江苏该往哪里去?也许,后十年的成败取决于当下江苏对外资、民资、国资
E歌时代来临了!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2004环球小姐总决赛 新浪招商引资征代理商
三种资本的新一轮改造能否成功。

  以苏州为代表的外资迅猛发展是江苏经济近年来的最大斩获,到2003年底,江苏已经拥有外商投资企业57297个,实际利用外资达776.7亿美元,占全国13%以上。

  但是,土地等自然资源的枯竭,正逼迫苏州、无锡等地对早期规模化的扩张方式作出反思。而苏南领跑者的觉醒,又当为苏中苏北等后来者鉴。

  苏州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东莞?这是外资篇要回答的一个核心命题,也是外界对苏州前些年外资单极推动模式最尖锐的一种质疑。

  尽管值得警醒,但我们也关注到了一些新的现象,比如去年迁入无锡的外企中有相当比例来自国内其他的“成本盆地”。零点最近的调查也发现,如今越是大的外企越是不看重单纯的优惠政策。

  更重要的是,苏南依托的长三角,不同于东莞依托的珠三角,特别是紧靠上海龙头的战略位置,使得苏州与东莞尚存有客观的本质差别。如果苏州能成功地把嵌入式的外资变为草根式的外资,它的发展前景依然会为人所期待。

  使外资生根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让本地资本渗透进外资产业链,配套体系的成熟可以弥补商务成本的劣势。通常,配套体系的建全冀望于民间资本——但此前,民资正是江苏的短腿。

  不过,这一届江苏省委已经把喊了多年的强省富民的口号,改成了富民强省。

  观察者发现,在最近的一年时间里,江苏各地的民企发展之迅速,政府扶持力度之大,确实大大超乎了外界的想象。

  2002年底,江苏省私营企业总数就达到了28.6万家,居全国首位,注册资本2170亿。私营个体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全省GDP的28.3%。

  虽然从企业的平均规模和技术品牌含量看,江苏的民资仍远远落后于浙江,但前景依然可期。一是可以仰仗良好的乡镇企业基础,二是可以依赖外资产业带来的配套空间,三是可以利用相对开明高效政府的创新能力——这种期望来自于与苏南路径相似的浙江台州,在近几年依靠政府推动,获得了较崇尚无为政府的温州更为成功的产业升级。

  只要这一步跟上了,若再能嫁接前些年外资带来的资金、技术溢出效益,江苏民资的竞争力必有飞跃。

  江苏民资大发展的另一大机遇在于当下这轮国资改革释放出来的契机。

  在国资方面,江苏此前存量较大,改革较晚。但好处是,重压之下迈出的这一步,政策到位、思路开放,正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南京是个典例,作为省会它前些年经济增速和经济总量在全省的排名一直在下跌,连续几年落后于苏锡,一个省会在本省的城市经济实力排名列第三的尴尬,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沉重的国企包袱是南京的一个重要桎梏,但也正是由于有这样的压力,使得它去年出台的国资改革三联动政策成为我们视野中最透明、开放、务实、最具操作性的地方国改政策。

  而且江苏国资产业结构较为高端,正踩准了这一轮中国民企重型化的节拍,或有华美的乐章奏出。

  我们看到三股巨大的资本力量正在江苏富饶的土地上奔突。但这并不就意味着1+1+1就一定能大于3。

  眼下,这三种资本仍是割裂的。外资以大资金、高技术挤占了大量的资源,单骑突入产业的最高端,但多为大出大进的加工贸易,这犹如一条悬河,并不能真正恩泽当地百姓。

  乡镇企业正艰难地转身,而新生的本土民资,一方面尚需仰外资鼻息,另一方面还受到了行政区外内资的挑战,至少浙江就有7000亿热钱在江苏发挥着资本的先发优势。

  国资改革的每一步本就复杂艰巨,虽然正释放着机遇,但民企的重型化的第一步迈得并不轻松。眼下的铁本事件对江苏正在重新酝酿的经济跳跃是个巨大的考验。

  当然,只要江苏自己不丧失信心,这一切都不是致命的。它现在所需要的,只是一点耐心和平衡的技巧。

  让外资释放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效应,使民资在吸纳中坚韧地生长;

  让国资为民资打开快速升级的芝麻之门,使民资的骨骼健康坚实;

  让民资通过反向并购的海外战略,使自己更深地挤进外资的躯体;

  ——惟其如此良性循环,能挽江苏资本之狂澜于即倒。

  不过,还有另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尽管江苏的资本在形态上相对均衡,但在地理分布上,却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

  一条淮河,一条长江,拦腰把江苏分成了三段。长江以南,是富裕的苏南,淮河以北,称作苏北,中间是苏中。

  2003年,长江南岸的江阴市人均GDP将近50000元,对面江北的靖江市为14900元。苏北占江苏49%的地域,人口大致占江苏省的1/2,GDP却只占全省1/4不到,财政占1/5,出口占1/20,利用外资占1/15。

  “江苏实现全面小康,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苏北”,作为苏北人的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说。

  地区平衡,更准确地说是地区的不平衡,是江苏资本放量的又一个天敌。

  目前,资本形态的真正冲撞发生在苏南,国资、民资、外资,无论是增量,还是存量,都在苏南出现了历史性的交汇而相互碰撞,结果是挤出式的还是共存型的?这个结果,包括这种过程本身,不但决定着苏南繁荣的延续,亦当为辽阔的苏北鉴。

  苏南直面一个明确但艰难的改造任务,苏北则面临一个科学的态度和路径选择的问题。

  苏北对苏南的学习如果只是一种简单的路径重复,差距一定是不减反增的,马太效应会将这种级差继续放大。

  总之,面对资本的相对均衡与地区的绝对失衡,江苏尚需在平衡木上谨慎前行。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使命单纯而重要——通过对这些城市的命运、企业的命运,乃至个人命运的忠实记录,我们为大家连缀资本的缝隙、地域的沟堑,及历史的空白。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北京传递雅典奥运火炬
美国前总统里根逝世
八国首脑会议8日召开
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
北京煤矿发生坍塌事故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2004北京国际车展
孙燕姿全国巡回演唱会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