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中国GDP增长与宏观调控 > 正文
 
《经济》:不惧铁本下场 外资偏不买宏观调控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08日 11:44 《经济》

  本刊见习记者 刘建辉

  对于宏观调控的重点房地产、钢铁行业,外资是哪里热哪里钻。他们在冒天下之大不韪吗?他们会不会让宏观调控失效?

  江苏铁本公司事件让世人见识了中国中央政府此轮宏观调控之严厉。在中央视为“
E歌时代来临了!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2004环球小姐总决赛 新浪招商引资征代理商
投资增长过快”的祸首、点名重点调控的钢铁、房地产、水泥、电解铝四个行业里,目前可谓风声鹤唳。但是有一个投资群体,对此肃杀气象似乎毫无感觉,他们在这些行业里的投资行为依然故我。

  这个特立独行的群体是外资。外资对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毫无“买账”表现,在目前的环境中,似乎哪里热就往哪里钻。对于投资某个行业的风险和收益,他们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和行事规矩。

  进军房地产

  全球排名前五的欧洲最大金融机构之一——荷兰国际集团(ING)5月初在上海宣布,ING刚刚完成一项亚洲房地产基金收购项目,并将把该基金投放于中国市场。在此之前,ING在中国的房地产投资额为3亿美元,对于国内的房地产业内人士来说,已经不是陌生人了。新的基金投放中国市场后,使得ING在中国的房地产投资总额“瞬间”翻了一倍,达6亿美元。

  ING全球执行董事、亚太区主席金文洛(Rinnooy Kan)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ING已经和上海复地集团签约,共同投资兴建ING在上海的第一个商品房住宅项目,如果这个楼盘开发成功,ING肯定将追加在上海的房地产的开发投入。

  ING目前除和复地集团共建位于松江的“复地香堤苑”外,在上海的项目还包括上海网球俱乐部二期。据金文洛介绍,该俱乐部一期已有不错收益。

  “我们非常清楚,中国政府已经将房地产列入投资过热行业,但这并不影响ING继续追加它在中国的房地产业的投资,政府目前只是提出了行业警示,而且也并非所有内地城市的房地产业都出现过热。”

  金文洛的看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似乎可以解释为什么众多外资巨头会在宏观调控“声声紧”的环境下仍然钟情于中国的房地产。

  一些其他外资公司在印证着金文洛的思路。“五一”节前夕,总部在新加坡的东南亚最大房地产开发商凯德置地(Capital Land)也宣布,在北京成立凯德全资子公司,未来三年到五年内,将凯德的在华投资翻一番,达12亿美元。凯德置地已经在近期达成一项6000万美元的中国房地产投资基金交易,公司还在尝试,看近期能否将一个更大的基金项目投入市场。

  凯德方面的表态也很耐人寻味,他们说,中国政府对房地产业开展宏观调控“目的在于打压投机”,限制价格的飞速上涨。而他们认为,中国内地对住房的市场自然需求仍未得到满足。

  在一般舆论看来,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应该是聚积了很大风险的。去年年底,著名投行摩根士坦利的首席经济学家兼董事总经理史蒂芬.罗奇,在央视二套的《对话》节目中被问及:“如果您有一笔钱的话,您最愿意投资于哪个领域?我想跟着您。”当时正值房地产市场烧得厉害,楼市价格攀升不止。这位从头到尾面带笑容的投资银行业泰斗谈到房地产行业时表情严肃起来:“房地产行业一直非常强劲,央行对此有明确的目标,希望给房地产行业降温。对于将您来之不易的钱投资于房地产行业,我觉得要谨慎一些。”

  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摩根士坦利在中国房地产业中的行为似乎并不那么“谨慎”。今年2月有消息称,摩根士坦利将再闯上海楼市。摩根士坦利房地产基金(Morgan Stanly Real Estate Funds)将与上海复地集团共同投资5000万美元,计划在黄浦区开发一个500套公寓的地产项目。不仅如此,这家基金亚洲分区的负责人蒂莫西.格雷蒂(Timothy Grady)还放出话来:“我们的眼光不仅仅限于上海,我们同时还在中国其他城市里寻找投资机会。”

  以摩根士坦利无处不在的灵敏嗅觉,它有如此表现和表态,中国的房地产业应该是个飘着诱人气味的香饽饽,而不是令人退避三舍的风险聚积区。

  外资流入会不会制造地产泡沫

  熟悉房地产市场,或者学过经济学的人都不会忘记,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狂热的投资带着地产价格飞涨。“按土地价格计算,东京地区相当于整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事实证明,盲目的投资造成了巨大的市场泡沫,日本最终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5月21日,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在第七届中国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中国经济高峰会上发表演讲,提醒中国政府注意投资过热的问题。

  蒙代尔在说这段话时,表情严肃。虽然在提醒,可他并不担心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会走到这一步。他在演讲中充分表达了对中国政府能成功控制投资过热的信心。过去的几年里他曾多次造访中国,对于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持非常肯定的态度。蒙代尔似乎比其他外国经济学家更加相信中国政府的能力。

  泡沫经济破灭以前,日本的房地产市场非常开放,众多国际资本纷纷投身其中,意欲分一杯羹。有些是投资,有些则是纯粹的投机,结果造成了房地产市场的虚拟化。

  中国目前也面临着境外资本的流入,为什么蒙代尔不担心中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在接受《经济》杂志记者的专访时所说的话应该可以解答这一问题。

  投资房地产最主要的要素是什么?是土地。王珏林介绍说,中国的一些大中城市中,一手地,即政府拥有支配权的土地,已经很少了。地产商的大部分土地都是二手地甚至三手地,即从其他地产商处所购得。

  反过来就是说,在外资进入以前,中国的房地产商已经完成了一手土地的瓜分,这些土地的价值被远远低估了。外资现在想进入,就要从其他地产商那里买地,或者合作开发。国内一些地产商的资金也很雄厚,外资的资金优势无法显现出来。他们想在中国独立运作楼盘毫无优势可言。所以已经进入内地房地产市场的外资,大多是采取稳妥的合作开发的方式。荷兰ING即是一个典型案例。

  王珏林分析说,相对于汽车行业外资占据半壁江山,房地产行业内的外资在近几年内几乎不会有什么话语权。所以中国政府及专家学者并不担心“狼来了”,他们所看到了是体形庞大但是性格温和的骆驼。对于这些骆驼,王珏林认为,我们还是应该持欢迎态度的。

  另外一头值得注意的骆驼是总部设在美国休斯敦的汉斯地产。从1996年在中国设办事处以来,汉斯的步调异常谨慎。到目前为止,汉斯在北京市场上投资的项目包括万国公寓(共174套住宅)、盛世大厦(2.5万平米),以及公园大道。三者分别是外租公寓、写字楼及高档住宅,其中公园大道现在还在建设中。

  中国的外租公寓、写字楼与住宅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在北京投资的外资公司的项目大多限于前两者,对于后者,真正敢涉水的并不多。汉斯是一家保守的公司,投资取向以安全为首要标准。汉斯地产的高级副总裁莫瑞森对于为什么选择此时进入北京的住宅市场有着自己的见解。

  莫瑞森说:“北京的高档住宅价格与美国一些城市相比已经相差无几,但这里的购房者得到的产品品质却连美国现行的中高档住宅一半都没有。你没有看到中国的中产阶层在迅速地成长吗?他们是一批有国际眼光的人,中国也在迅速融入国际社会,因此中国需要国际化标准和品质的住宅。这种需求和变化就跟中国的轿车市场一样,经过多年蕴积之后,会突然性地爆发出来。”

  言下之意,汉斯地产的投资住宅是看中了市场上存在着旺盛的需求。这似乎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难以控制房地产行业的过热情况。房地产行业的国家宏观调控只能调控供给,对于需求的影响不大。只要有需求、有利润,就会有供给,这是明显的经济学常识。

  国家现在的宏观调控政策更多地放在了通过金融手段控制资金供给上。这对外资起不到什么作用。恰恰相反,这是他们的一次机会。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方面,此消彼必涨,给了外资乘虚而入的机会。

  结构性差异

  同样由需求主导外资不断进入的还有钢铁行业,而钢铁行业也同样属于宏观调控的重点对象。

  4月22日,全球最大的彩涂钢板生产企业之一——澳大利亚博思格钢铁落户苏州工业园,总投资2.8亿澳元(约合人民币18亿元)建立一条金属镀层与彩涂钢板生产线,预计2006年完工。这是该公司上市以来在亚洲地区最大的一项投资。

  除了直接投资建厂,钢铁巨头还在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同一天,全球铁矿石巨头哈默斯利公司已与上海宝钢集团公司签订一项为期10年的协议,将每年向宝钢供应最多为700万吨的铁矿石。

  世界一流的电炉炼钢设备制造商——意大利得兴公司副总裁蒂.卡佩尼亚前不久在韶钢参加电弧炉国际学术研讨会时透露,该公司在亚洲的制造基地选定天津塘沽,目前正与天津有关部门进行前期工作的洽谈,计划在3个月内成立合资公司,2005年春天国际一流水平的炼钢电炉将在中国制造。

  另外,外资钢铁巨头新日铁、阿塞洛、帝森克虏伯等也纷纷与中国本土钢铁企业合资开拓市场。

  钢铁行业的过热程度比房地产有过之而无不及,国家同样要对之降温。但是中国目前对钢铁业的投资禁令,针对的是中低端的钢板生产厂家,镀面钢卷和彩涂钢卷等外资公司集中生产的产品却是国内最紧缺的产品。难怪这些外资巨头们对于中国政府的禁令置若罔闻。

  2004年第一季度,国内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达到了42.8%,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3%(4月份为3.8%)。在外资和民营资本对以经济手段为主的国家宏观调控都不买账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过热”局面能否被消解,人们只能拭目以待。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铁本新闻 全部宏观调控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北京传递雅典奥运火炬
美国前总统里根逝世
八国首脑会议8日召开
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
北京煤矿发生坍塌事故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2004北京国际车展
孙燕姿全国巡回演唱会
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