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开发热晕高尔夫球场 专家呼吁应严格选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08日 08:39 中华工商时报 | ||||||||||
本报记者 陆昀 地方政府出卖“家底”乱规划城市生态遭受破坏难查处 近年,以高尔夫球场为卖点的房地产项目可谓风生水起。特别是在非典之后,声称具有“绿色生态”优势的“高尔夫公寓”、“高尔夫别墅”以及“高尔夫社区”接连涌现。
目前,在北京无论东南西北、市内市外,人们都能看到大片的高尔夫果岭绿地以及许多与高尔夫球场毗邻而居的高端楼盘。 违规圈球场目的卖房产 高尔夫球场目前在我国是一个高投入、高税收、高亏损的项目。据了解,一个标准的18洞高尔夫球场,需占用土地近2000亩,一般投资成本需达1.5亿元以上,如果加上场地建设、会馆建设、球场维护等投入,大约要3亿元。高尔夫球场的营业税高达23%,尽管很多高尔夫球俱乐部的会员卡卖到几十万元一张,嘉宾每次打球的消费需要600元至千余元,但无规划的球场建设使球场数量不断增加,有限的会员费如杯水车薪。而且,后期运营每年还需拿出几千万元人民币的草坪维护费及员工工资,如此高额投入、高额运营使几乎50%的球场处于亏损状态。 然而,据建设部有关方面的数据,目前国内已有300多家高尔夫球场。北京市目前能从114查号台查找到的高尔夫球俱乐部就有31家。为何有如此多投资者热衷建设难于赚钱的高尔夫球场? 北京市国土房管局的有关人士透露,高尔夫球场的投资成本中有一半是土地出让金,而目前绝大多数高尔夫球场都是开发商借用绿化隔离带、体育休闲公园等名义搞起来的。据北京市环保局方面提供的数据,北京真正立项的高尔夫球场只有3个。国土房管局的相关人士说,从当前的清查结果看,北京高尔夫球场所占土地全是租赁性质的。开发商以绿化、休育休闲为名目,与地方政府以租赁方式协议开发,一方面逃避了用地超过1000亩以上,需报国务院审批的征地规定;另一方面,也不用交土地出让金了。同时,以球场圈地,打高尔夫的招牌,可在房地产项目上获得比同类产品高得多的利润。 很显然,高尔夫球场热,实际上是经营性土地实行招、拍、挂政策后,开发商奏出的一个圈地“变奏曲”。 高尔夫球场污染严重 “绿色”、“健康”、“鲜氧”、“生态”,几乎所有依傍高尔夫球场开发的房地产项目都在向购房者描绘着高尔夫球场赋予人们的美好生活环境。然而,有关专家指出,高尔夫球场由于需长年施用大量的农药化肥,人为改变地块面貌,对环境污染、生态资源破坏严重。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生态学家董翔说,绿地系统在城市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效益,它具有降噪、除尘、过滤、杀菌、放氧、吸收有害气体以及保持土壤、涵养水源等价值。植物物种在多样化的“适地适树”原生状态下,可以解决一般的虫害问题。但高尔夫球场选用单一草种,而且国内的高尔夫球场大多采用的进口草坪,抗病性差,需大量喷施农药、化肥,其大量未被吸收的氮、磷渗入地下,流入河、湖,对水质会产生很大影响,同时化肥、农药在地表的蒸发也很强,对环境形成污染。 据了解,目前国内高尔夫球场大多种植国外引进的矮生天堂草或夏威夷草,必须对果岭上不断修剪的草频繁施肥、杀菌。有资料显示,占地千余亩的18洞高尔夫球场,每月至少需喷施农药、化肥13吨,这其中,只能有不到一半的农药、化肥被草体吸收,其它的大量渗入地下或流入水库、河流。 尽管有一些高尔夫球场强调其使用的是菌肥,但专家指出,即使减少污染,并不意味着高尔夫球场能增加生态功能,承载城市绿地生态效益。董翔介绍,有组织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是城市呼吸的命脉。有资料表明,同等面积下,高尔夫球场的草坪比一般城市绿化草其农药用量要高出6-7倍。有人比喻,高尔夫球场种植的草坪如同“绿色鸦片”,虽然危言耸听,但也不无道理。 另外,由于人造果岭破坏了土地现状,原有的倒虹吸管道,地面水系被改变,高尔夫球场要完全依赖于人工灌溉,对水资源的耗费量相当大,这对水土保持,地下水的回补、回控都带来了相应的问题。 专家呼吁应严格选址 清华及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的生态专家们提出,地方政府在追求GDP硬指标的同时,应将生态资源损益值考虑进去,应本着协调共生的发展观,对高尔夫球场严格选址。 专家们指出,目前,北京很多大规模高尔夫球场建在了水库边、河流旁或城市中心区,如在十三陵水库和直接担负着城市生态环境调节的中关村万柳城市中心绿地几个大型高尔夫球场已经在运营中,北京山后南沙河湿地保护区也有人正在谋划建造大型高尔夫球场,这将使城市的生态系统遭到毁坏。 专家呼吁,应遏制当前地方政府这种卖“家底”的做法,严格高尔夫球场的选址,以保证城市的生态安全。 北京市环保局负责建设项目监督的有关人士也提出,高尔夫球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是一个长久的问题,但由于目前缺少对高尔夫球场的环评监测,对高尔夫球场的选址,规范管理均滞后。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已建高尔夫球场“环境影响评估”的管理力度,严格新建项目的选址。 建设部城建司的有关人士提出,目前,在国内300余家高尔夫球场中,只有深圳有一两家是对普通人群消费的,绝大多数球场资源仅为极少数人享用。应该对涉及公众利益的高尔夫球场建设在审批过程中设立听证程序,避免社会公共资产成为某些利益集团或少数富有阶层的私产。 法律法规亟需健全 今年,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接连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对土地违法行为要严格查处,高尔夫球场被明列其中。然而,除了东方大学城高尔夫项目被公开曝光、停建,不少没有立项的高尔夫球场仍在建设、运营。 北京市房管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不无感慨地说,当前,对高尔夫球场的执法检查很困难,主要原因是法规法条不健全。虽然官方称1997年出台的“土地管理法”是最为严厉的土地管理法规,但北京至今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目前,只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实施条例》中规定的,对违法占地者处以每平方米30元以下的罚款,这对开发商来说太少了。由于难于对土地违法行为落实“法律责任”,使土地监察缺少威摄作用,每年土地流失仍很严重。 目前,对高尔夫球场种植草皮是否属于非农建设的问题始终存在争议,有人认为高尔夫球场的草皮不等于绿化草皮,应为非农建设,但有人认为高尔夫球场草皮为绿化草,这给高尔夫球场的定性、查处造成困难。 该官员说,能干高尔夫球场的几乎都有人脉背景,此外,乡镇政府从农民就业的角度对土地查处抵触。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政府应该划出“硬红线”,拿出可具操作的治本之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