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施宏观调控 “点刹车”不是“急刹车”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07日 09:26 经济参考报 | ||||||||||
摘自香港《经济导报》2004年第22期 在外界对内地经济持续看好的情况下,中央突施重手进行宏观调控,引起普遍关注。为与1993年急刹车式的宏观调控相区别,也为了免去外界不必要的猜测,中央高层称此次调控为“点刹”。从近期的情况看,在控制总量指标和增长过热势头方面,“点刹”已“初见成效”,但结构调整任务仍然艰巨。
此次宏观调控,中央“三管齐下”,法律、行政、组织手段并用,以现时的国情而论,这是最易收立竿见影之效的方法,也是短期初见成效的原因。但这种包含一定选择性因素的调控措施,亦必然会有局部的阻力。从区域层面观察,与1993年宏观调控阻力主要来自南方相比,此次阻力似乎更多地来自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对此,温家宝总理近日视察上海已提出服从大局的要求。在采取强力手段、短期压抑过热的同时,宏观政策亦悄然调整。财政部长金人庆已表示,财政政策保持中性态度是合理的,而宏观调控,将视经济运行走势判断,历来不会保持一成不变。这暗示,未来的财政政策,将具有很大的松紧灵活性。 优化产业和投资结构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挥之不去、如影相随的问题,解决起来远比压抑经济过热要难得多。结构问题根源在于体制,难怪主导体制改革的“发改委”矢言必须尽快清除体制性障碍。 目前突出的结构问题似乎可以概括为三个“过度倾斜”,即投资结构过度向沿海地区倾斜;产业结构过度向重化工业倾斜;投资主体过度向地方政府主导倾斜。这种过度倾斜直接导致三个后果:其一,加剧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如任其发展,则西部开发、振兴东北战略势必受阻;其二,重化工业重复建设,造成能源供给严重紧张;其三,政府主导非生产性投资项目庞大,除进一步加剧能源原材料紧张外,还造成政府职能错位,行为偏差,中央难以规范。上述后果,最终会恶化产业结构和投资方向,增加银行呆坏账比例,不仅现有金融体制改革被拖慢,还可能引发金融危机。所以,压过热易,调结构难。结构和体制的确是内地经济发展的两个密切相关的深层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