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中国实施宏观调控 “点刹车”不是“急刹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07日 09:26 经济参考报

  摘自香港《经济导报》2004年第22期

  在外界对内地经济持续看好的情况下,中央突施重手进行宏观调控,引起普遍关注。为与1993年急刹车式的宏观调控相区别,也为了免去外界不必要的猜测,中央高层称此次调控为“点刹”。从近期的情况看,在控制总量指标和增长过热势头方面,“点刹”已“初见成效”,但结构调整任务仍然艰巨。

E歌时代来临了!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2004环球小姐总决赛 新浪招商引资征代理商

  此次宏观调控,中央“三管齐下”,法律、行政、组织手段并用,以现时的国情而论,这是最易收立竿见影之效的方法,也是短期初见成效的原因。但这种包含一定选择性因素的调控措施,亦必然会有局部的阻力。从区域层面观察,与1993年宏观调控阻力主要来自南方相比,此次阻力似乎更多地来自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对此,温家宝总理近日视察上海已提出服从大局的要求。在采取强力手段、短期压抑过热的同时,宏观政策亦悄然调整。财政部长金人庆已表示,财政政策保持中性态度是合理的,而宏观调控,将视经济运行走势判断,历来不会保持一成不变。这暗示,未来的财政政策,将具有很大的松紧灵活性。

  优化产业和投资结构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挥之不去、如影相随的问题,解决起来远比压抑经济过热要难得多。结构问题根源在于体制,难怪主导体制改革的“发改委”矢言必须尽快清除体制性障碍。

  目前突出的结构问题似乎可以概括为三个“过度倾斜”,即投资结构过度向沿海地区倾斜;产业结构过度向重化工业倾斜;投资主体过度向地方政府主导倾斜。这种过度倾斜直接导致三个后果:其一,加剧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如任其发展,则西部开发、振兴东北战略势必受阻;其二,重化工业重复建设,造成能源供给严重紧张;其三,政府主导非生产性投资项目庞大,除进一步加剧能源原材料紧张外,还造成政府职能错位,行为偏差,中央难以规范。上述后果,最终会恶化产业结构和投资方向,增加银行呆坏账比例,不仅现有金融体制改革被拖慢,还可能引发金融危机。所以,压过热易,调结构难。结构和体制的确是内地经济发展的两个密切相关的深层问题。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宏观调控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企业家治理沙尘暴
泛珠三角区域整合9+2
美英向伊政府移交权力
美国中情局局长辞职
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孙燕姿全国巡回演唱会
法网公开赛 NBA总决赛
欧锦赛 AC米兰中国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