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为何推行工资指导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07日 07:11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采访人 本报记者 白天亮 解读人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司 黄霞 何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
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统一规范和制度要求,定期对各类企业中的不同职业(工种)的工资水平进行调查、分析、汇总、加工,形成各类职业(工种)的工资价位,向社会发布,用以规范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的行为,从微观上指导企业合理确定劳动者个人工资水平和各类人员的工资关系。 建立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是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做法。我国1999年开始在部分城市进行试点,今年将覆盖全国162个城市。在不少城市,发布指导价的工种已达上百个,且每年更新,成为企业确定工资水平、劳动者求职时的重要参照系。未来几年,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将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广泛覆盖各类职业(工种),由国家、省(区、市)多层次汇总发布,使其直接、及时、便捷地服务于企业和劳动者,成为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劳动力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 能起哪些指导作用 随着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深入,国家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将逐步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过渡,由调控工资总量向调控工资水平转变。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就是企业工资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有利于政府劳动工资管理部门转变职能,由直接的行政管理,转为充分利用劳动力市场价格信号指导企业合理进行工资分配,将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分配,为企业合理确定工资水平和各类人员工资关系,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提供重要依据;有利于促进劳动力市场形成合理的价格水平,为劳动力供求双方协商确定工资水平提供客观的市场参考标准,减少供求双方的盲目性,提高劳动者求职的成功率和劳动力市场运作的整体效率;有利于引导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调节地区、行业之间的就业结构,使劳动力价格机制与劳动力供求机制紧密结合,构建完整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指导价从何而来 指导价有信息采集、价位制订、公开发布3个阶段。 信息采集主要通过抽样调查。调查范围包括被选城市行政区域内的所有城镇企业。调查内容为上一年度企业中有关职业(工种)在岗职工全年工资收入及有关情况。调查行业通常以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10个行业为重点,根据当地产业结构进行选择。调查企业确定后,将企业按上年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从高到低排列,采取等距抽样办法抽取企业。企业户数应每个城市一般不少于100户。 工资指导价位的制定是将同一职业(工种)的全部调查职工工资收入从高到低进行排列,对有关数据进行检查、分析及作必要调整后,分别确定本职业(工种)工资指导价位的高位数、中位数和低位数。高位数指工资收入数列中前5%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为处于工资收入数列中间位置的数值。低位数为工资收入数列中后5%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工资指导价位每年6月底以前发布,每年发布一次。指导价位发布后,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将收集各方反映,以对工资指导价位的作用、科学性和代表性进行评价,不断修改、完善工资指导价位的调查和分析方法。 《人民日报》 2004年06月07日 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