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教育、人力资本与中国经济的未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03日 17:01 南方周末

  国民的教育水平不仅是评判一国经济增长潜力的关键要素之一,而且早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如今的全球经济竞争,表面上看是GDP创造能力、投资水平与市场完善程度的竞争,实质上则是人力资本的竞争,而人力资本的竞争归根结底又是教育制度与人才市场体制的竞争。5月30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2004)”上,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教授迈克尔.斯宾塞(A.Michael Spence)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教科文体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韦钰就此话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E歌时代来临了!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缤纷彩音风暴免费听 上网实用手册

  迈克尔.斯宾塞:教育投资决定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

  ●中国在未来20年面临着许多挑战,要想成功应对这些挑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需要对教育进行大量投入。不是说有了教育就能实现经济增长,但是教育却是经济增长一个必要条件。在任何国家资产负债表上,最大的一块资产都是投资教育所形成的人力资本。

  教育、信息技术革命、人力资本,以及所有这些与中国经济在未来20年能否持续快速增长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们看看中国8%的经济增长持续20年意味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面临哪些挑战和困难。

  每年8%到9%的增长率,意味着人均收入每10年增长1倍,每20年时间会增长4倍,这样快速的增长会带来很多挑战,这种挑战在美国和欧盟这样的低增长率经济体中是没有的。

  一个国家经济增长保持较高的水平的话,这个国家居民的工资会很快增长,这是一件好事,同时也会带来这个国家不同行业在全球经济竞争当中的不同变化,这样这个国家经济的结构、整个经济运行的方式会有一系列的变化。在这儿我给大家举个例子,耐克公司首次选择的生产基地是日本,随着日本要素价格的上升,耐克将生产基地转向台湾,现在它的生产基地是中国大陆和越南。

  根据我在斯坦福的一个同事的研究,工业革命期间的年平均增长率,英国是1%,美国和欧洲大陆是2%,韩国达到5%以上,中国在过去25年达到了9%。在英国这样一个增长速度的国家中,对工人而言,从他开始工作到退休的整个工作周期中,不大可能出现某个产业从这个国家消失的情况。但是,在增长率达到7%到10%的国家,在工人的工作周期内,某种经济活动可能会从这个国家搬离出去,而且这种情况还会出现不止一次。

  如此一来,工人们会觉得没有保障,会产生焦虑感。应对这个挑战有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降低经济发生剧烈变化的速度,这会牵扯到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的问题。另一种途径是通过教育培训和再培训提高这些工作人员的就业灵活度。后一种途径的前提是实现劳动力自由流动,这在美国已经实现了,在中国也要逐步实现。

  产业结构调整只是中国未来将面对的一个挑战,其他挑战还有:实现合理的收入平等,管理好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克服在人力资本、基础设施等方面所存在的瓶颈,还有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要想成功应对这些挑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需要对教育进行大量的投入,不是说有了教育就能实现经济增长,但是教育却是经济增长一个必要条件。在任何国家资产负债表上,最大的一块资产都是投资教育所形成的资产。中国需要将其人口的平均入学年数增加到12年,还需要建立相应的职业培训,需要增加再培训机构,需要加强高等教育,在科技工程方面、公共管理和语言教育方面也要增加公共投资。

  信息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对提高生产力至关重要,美国的生产率在最近五到六年间实现了战后的最高增长,这是因为美国经济的IT化是一致的,美国已经是一个建立在IT基础设施之上的经济体。

  中国能否在未来20年保持9%的年均增长率?我的答案是可以保持,虽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前所述,中国面临着许多挑战,但这些挑战都不是不可战胜的。作为一个外部观察者,我对中国充满信心,中国1978年以来的改革都非常成功,没有理由相信中国不能在未来解决这些挑战。尽管如此,我还是想再强调一遍,在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中,教育投资是最重要的因素,它决定中国未来的经济走向。

  韦钰:增加教育投入是改善人力资本的关键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把中国沉重的人口负担变成宝贵的人力资源,走“科教兴国”之路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国未来20年能否还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上基本国策的实施情况。

  1950年代经济学家T.W.Schultz首先提出了人力资本概念。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指对教育、培训、健康的投资而形成的就业能力。也有人建议把它解释为就业者的素质和能力。这种能力存在于人脑之中,和人密不可分。

  接受和完成教育是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这一点已经成为世界共识。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现在许多国际会议上开始讨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转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这是非常不同的两个概念。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首先面临的任务是发展基础教育,因为基础教育是社会安全和稳定的基础,没有基础教育,就谈不上文明、健康、环境保护、民主等等。这个任务中国基本完成了。

  接下来是职业教育和培训,这主要是提供实现工业化所需要的劳动力,也是当前中国解决就业最主要的渠道。中国要成为“世界工厂”,职业教育和培训是非常艰巨的任务。

  对于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来说,需要受过第三阶段教育的高层次的人才,特别需要在创新上、在决策上有高智慧的人。现在信息有的是、知识也有的是,互联网上一搜什么都有了,但是怎么样运用知识、运用信息创造出新东西,这就是智慧,智慧比知识比信息更重要,我们要培养有智慧的人。

  我们有五个基本国策,这五个基本国策有三个和人力资本有关:“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把中国沉重的人口负担变成宝贵的人力资本;“科教兴国”战略;以及最近提出的“人才强国战略”。中国未来20年能否还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上基本国策的实施。

  我们先看看人口。如果我们能保持现在计划生育的水平的话,2043年中国人口达到16亿后将实现零增长。我觉得最重要的两个挑战,第一个是人口结构的矛盾,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男女比例已达117∶100。在0至9岁的人群中,男性比女性多1277万。长期这样下去,将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第二个挑战是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65岁以上老年人口,2020年将占全国总人口的11.8%,21世纪中叶将占全国总人口的1 / 4。更为严重的是,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发达国家一般在人均GDP10000美元时进入老龄社会,中国是在不足1000美元的情况下进入老龄社会,因此,老年健康和保障问题面临严峻挑战。

  再讲教育。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国,有3亿多在校学生。基础教育方面,不管大家怎么有意见,我们的确做出了了不起的成就,小学入学率和保留率基本上在90%多,初中的升学率和保留率在80%多。高等学校这几年发展非常快,现在接近两千万在校生,18岁到22岁的人群中,高校入学率已经达到17%左右。正因为我们取得了这些成就,我们才有比较好的投资环境,人家才到我们这儿来投资。很多对比中国和印度的文章都认为,中国工人的基本素质比较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投资环境。最近建设部对于农民工进行了学历调查,统计数据是平均受过8年教育,这是比较不容易的,很多发展中国家现在连基础教育也还没有普及,只有平均四五年的教育水平。

  教育是投资而不是消费,这一点至关重要。教育是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对未来的投资,对教育的投入是一种长期投资。教育主要是公共事业性的社会活动,而不是商业性的消费行为,不能让受教育者承担所有的责任。不明确这一点,我们的教育发展就会很难。

  第二个观点:合适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简单地和发达国家的指标做比较是很危险的。前苏联和东欧国家20年前都达到40%的大学生比例,但是他们的经济发展了吗?

  第三个观点,能让每个能力各异的人,获得他所需要的、能充分发展他的能力的教育,这才是最公平的教育,即使在义务教育阶段也是这样。用同样的办法对待不同需要的人是最不公平的教育,这里我不能展开,但这是我们应该讨论的。

  中国的教育应和就业市场协调起来,因为中国的就业压力非常巨大,失业率根本算不清楚,光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有2亿多。所以我觉得要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要建立灵活多样化的终身教育体系。

  当前的高校热要降温。在中国,不同阶段的教育的成本差异是非常大的。教育经费以小学为100,中学就是200,大学要1600,培养一个大学生要比培养一个小学生多15倍的钱,这是世界上最高的比例。想想我们的中西部还有那么多需要接受基础教育的人,还有那么多需要职业培训的人,我们是不是应该研究高等教育怎样发挥效益?

  中国教育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最大的挑战就是要增加教育投资。教育投资要占GDP的的4%,努力了十年也没有达到。教育投资的资金来源可以是国家投资,也可以是私人投资。由于政府教育投入不足,中国的私人投资占教育总投资的比例是44%,而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是12%。所以增加公共投资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个最大的挑战,是我们需要培养一批真正的顶尖人才。我们的大学入学率已经到了17%,绝对不能再扩大规模了,要提高质量。我讲一个现实,1997年1月到2003年5月,在顶尖的学术刊物《科学》和《自然》上,中国26所高校以第一作者身份一共发表了24篇论文,而2001年一年哈佛大学在上述杂志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5篇。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美英向伊政府移交权力
关注2004年高考
美进入恐怖袭击高危期
基地在沙特发动袭击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孙燕姿全国巡回演唱会
AC米兰中国行
飞人乔丹中国行全记录
豫剧大师常香玉逝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